一种注浆式钢管螺旋桩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5173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桩基础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浆式钢管螺旋桩,包括引导部分焊接螺旋叶片的实心方杆或钢管、环形挤土装置、延长部分钢管、护壁套管、水泥基浆体和连接钢套筒;本发明专利技术注浆式钢管螺旋桩通过设置环形挤土装置和护壁套管,保证钢管螺旋桩旋进施工时在上部形成稳定的桩身孔,然后在护壁套管内进行注浆,形成注浆式钢管螺旋桩,一方面增大了桩身横断面,提高了桩身稳定性及结构承载力,另一方面还形成了防腐护套,提升了螺旋桩的耐腐蚀性能,因此,注浆式钢管螺旋桩能够在钢管螺旋桩的基础上提高抗弯刚度和结构承载力,且能够一定程度提高桩的耐腐蚀性能。

A grouting steel pipe spiral pil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浆式钢管螺旋桩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基础
,特别是一种注浆式钢管螺旋桩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的输电线路也在不断发展,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对于加强国家电网建设,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输电线路的建设、维护、抢修以及架空线路拉线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做一定的地下基础。现有的基础以钢筋混凝土桩为主,施工周期长,程序繁琐,造价不菲,且对当地环境有较大的破坏。针对钢筋混凝土桩的缺点,输电建设行业近些年加快了钢管螺旋桩的推广使用,钢管螺旋桩是一种具有复杂几何表面的异形桩,由单周螺旋叶片或多片螺旋叶片焊接在方钢杆或钢管上,通过施工机械在桩顶端施加一定扭矩和竖向轴力,使其旋入地下土体,主要用作抵抗竖向上拔或下压荷载,钢管螺旋桩具有施工速度快,可回收,且对环境影响小以及适用性较好的优点。但是,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如沿海软土区,钢管螺旋桩桩身稳定性差和耐腐蚀性差的缺点也呈现出来,所以我们需要对当前的钢管螺旋桩进行改进,以便应对特殊地区输电工程建设的需要。当螺旋桩应用于软土地区时,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浆式钢管螺旋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部分焊接螺旋叶片的实心方杆或钢管(1)、环形挤土装置(2)、延长部分钢管(3)、护壁套管(4)、水泥基浆体(5)和连接钢套筒(6);所述引导部分焊接螺旋叶片的实心方杆或钢管(1)的顶端与环形挤土装置(2)相固定连接,环形挤土装置(2)的顶端设置有一段或一段以上延长部分钢管(3);最底段延长部分钢管(3)通过连接钢套筒(6)及螺栓与环形挤土装置(2)相固定连接,相邻两段延长部分钢管(3)通过连接钢套筒(6)及螺栓相固定连接;每段延长部分钢管(3)的外侧均设置有相对应的护壁套管(4),最低段护壁套管(4)的底端与环形挤土装置(2)的顶端相连接,相邻两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浆式钢管螺旋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部分焊接螺旋叶片的实心方杆或钢管(1)、环形挤土装置(2)、延长部分钢管(3)、护壁套管(4)、水泥基浆体(5)和连接钢套筒(6);所述引导部分焊接螺旋叶片的实心方杆或钢管(1)的顶端与环形挤土装置(2)相固定连接,环形挤土装置(2)的顶端设置有一段或一段以上延长部分钢管(3);最底段延长部分钢管(3)通过连接钢套筒(6)及螺栓与环形挤土装置(2)相固定连接,相邻两段延长部分钢管(3)通过连接钢套筒(6)及螺栓相固定连接;每段延长部分钢管(3)的外侧均设置有相对应的护壁套管(4),最低段护壁套管(4)的底端与环形挤土装置(2)的顶端相连接,相邻两段护壁套管(4)通过连接板(7)相连接;在延长部分钢管(3)与护壁套管(4)之间注入水泥基浆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式钢管螺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分焊接螺旋叶片的实心方杆或钢管(1)的顶端通过焊接或螺栓与环形挤土装置(2)相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式钢管螺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挤土装置(2)包括环形钢板(8)、挤土钢板(9)和限位钢板(10);所述环形钢板(8)的中心开方孔或圆孔,所述环形钢板(8)的底面设置有若干块挤土钢板(9),每块挤土钢板(9)与环形钢板(8)相垂直;所述环形钢板(8)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限位钢板(10),限位钢板(10)沿环形钢板(8)四周环向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浆式钢管螺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钢板(8)的底面设置有两块挤土钢板(9),两块挤土钢板(9)对称平行布置于环形钢板(8)中心孔两侧,每块挤土钢板(9)呈上厚下薄的楔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注浆式钢管螺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土钢板(9)为直板或S形曲线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式钢管螺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部分钢管(3)和连接钢套筒(6)的两端均对称开穿孔;最底段延长部分钢管(3)插入至连接钢套筒(6)内,且最底段延长部分钢管(3)通过螺栓与连接钢套筒(6)相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伏祥运林祥军宗钟凌张魁宋海勇朱立位赵成昆朱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江苏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