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桩码头的抗震复合型高度可调钢支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桩码头的抗震复合型高度可调钢支座,属于建筑抗震
技术介绍
港口是必不可少的交通枢纽,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多数沿海城市处于地震区,以往震害实例表明,一旦港口工程遭受地震灾害,不仅会给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同时还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由于港口工程地基的土质松软,地震作用下若地基土发生液化,不仅会放大地震作用还会使桩基发生严重剪切破坏,因此开展港口工程的减隔震抗震研究十分必要。目前工程实际中多考虑在桩基和上部结构之间或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之间安装弹簧隔震支座以消耗地震能量;或安装铅芯橡胶支座,利用橡胶材料吸收地震能量,以阻止地震能量从下部基础传向上部结构。但此类支座具有造价高、功能单一、组装复杂以及高度不可调节等缺点,且在地震作用下,此类支座大多不适用于港口工程抗震技术的高要求,也不能达到同时消耗水平地震能量和竖向地震能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桩码头的抗震复合型高度可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桩码头的抗震复合型高度可调钢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座(1)、标准模块支座(2)、顶部支座(3)、两个纤维增强高阻尼弹性环(7)、两个水平抗震轴承(8)以及多个竖向承压弹簧(6),所述顶部支座(3)、标准模块支座(2)以及底部支座(1)上下叠放设置,所述底部支座(1)下端与桩帽固定连接,顶部支座(3)与标准模块支座(2)之间以及标准模块支座(2)与底部支座(1)之间均固定有纤维增强高阻尼弹性环(7)且均通过水平抗震轴承(8)以及多个竖向承压弹簧(6)弹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桩码头的抗震复合型高度可调钢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座(1)、标准模块支座(2)、顶部支座(3)、两个纤维增强高阻尼弹性环(7)、两个水平抗震轴承(8)以及多个竖向承压弹簧(6),所述顶部支座(3)、标准模块支座(2)以及底部支座(1)上下叠放设置,所述底部支座(1)下端与桩帽固定连接,顶部支座(3)与标准模块支座(2)之间以及标准模块支座(2)与底部支座(1)之间均固定有纤维增强高阻尼弹性环(7)且均通过水平抗震轴承(8)以及多个竖向承压弹簧(6)弹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桩码头的抗震复合型高度可调钢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座(1)、标准模块支座(2)以及顶部支座(3)均为圆柱形钢支座且三者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桩码头的抗震复合型高度可调钢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座(1)以及标准模块支座(2)上表面的中部均设有圆柱形凹槽(101),底部支座(1)以及标准模块支座(2)上表面的边缘沿周向设有多个竖向承压弹簧下卡槽(102),且底部支座(1)上表面的边缘沿周向还设有多个螺帽卡槽(103),底部支座(1)的所述多个竖向承压弹簧下卡槽(102)以及多个螺帽卡槽(103)一一交替设置,每个所述螺帽卡槽(103)的槽底面均贯穿底部支座(1)的底面设有螺栓通孔(104),所述标准模块支座(2)以及顶部支座(3)下表面的中部均设有圆柱形凸起(202),标准模块支座(2)以及顶部支座(3)下表面的边缘沿周向设有多个竖向承压弹簧上卡槽(302),底部支座(1)的多个竖向承压弹簧下卡槽(102)与标准模块支座(2)的多个竖向承压弹簧上卡槽(302)以及标准模块支座(2)的多个竖向承压弹簧下卡槽(102)与顶部支座(3)的多个竖向承压弹簧上卡槽(302)均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桩码头的抗震复合型高度可调钢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座(1)的多个竖向承压弹簧下卡槽(102)以及多个螺帽卡槽(103)沿其周向均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桩码头的抗震复合型高度可调钢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模块支座(2)的多个竖向承压弹簧上卡槽(302)以及多个竖向承压弹簧下卡槽(102)均沿其周向均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桩码头的抗震复合型高度可调钢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座(3)的多个竖向承压弹簧上卡槽(302)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亮,张征,凌贤长,李雪伟,满孝峰,张毅,刘书幸,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