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钻孔内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124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冲击钻孔内除尘器,包括外管、内管,外管的下端开口;内管的下部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封堵环,封堵环与内管下部的外壁之间密封连接,封堵环圆环上表面外圆周处设有对应外管下端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Ⅰ,外管的下端的内壁压紧密封圈Ⅰ实现密封;外管的上端设有限位环;内管的上端伸出外管上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密封圈Ⅱ套在该部分的内管外壁上;内管上端外壁上的外螺纹处旋入紧固环;内管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外管上部的外侧壁上设有进水管接口,内管的外侧壁上间隔设有多组喷雾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型小,重量轻,操作简便,装卸简便,除尘效果好,便于在边坡支护工程中推广使用。

A kind of dust remover in percussion dri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钻孔内除尘器
本技术属于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冲击钻孔内除尘器。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地边坡支护工程施工中,风动冲击造孔因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低等优点已广泛被人们所采用,但施工过程中引起的粉尘,严重污染工作环境,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为了适应新常态下施工企业发展的需要,满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减少空气环境污染,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在风动冲击造孔作业施工中采取有效的除尘措施,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外现有的除尘器种类或品种繁多,如机械力除尘器、静电或磁力除尘器、洗涤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以及喷雾除尘机等,其中有的除尘器存在体型较大而搬运费时费劲,尤其在狭窄的施工作业面上转运困难的问题;有的则存在结构较复杂的问题;还有的除尘器存在除尘费用较高和除尘效率不佳的问题。尤其是在边坡或者高陡边坡工程环境下,现有的除尘器除存在上述问题或缺陷外,还存在难以适应的问题,也难以做到将除尘器置于狭小的钻孔内进行有效除尘。因此,迫切需要根据边坡的施工环境和粉尘产生的特点,研制一种适用于边坡工程风动冲击造孔的孔内除尘器,以填补现有除尘技术研究方面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冲击钻孔内除尘器,结构简单,体型小,重量轻,操作简便,装卸简便,能耗小,使用成本低,除尘效果好,便于在边坡支护工程中推广使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冲击钻孔内除尘器,包括外管、内管,所述的外管的下端开口;所述的内管的下部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封堵环,所述的封堵环与内管下部的外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的封堵环为圆环型,其圆环的上表面外圆周处设有对应外管下端的环形凹槽;所述的外管的下端装入环形凹槽中,整体被封堵环托起;所述的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Ⅰ,外管的下端的内壁压紧密封圈Ⅰ实现密封;所述的内管的上伸出外管的上端之外,内管的上下两端开口;所述的外管的上端设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限位环,所述的限位环的内圆面与内管的外壁接触;所述的内管的上端伸出外管上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密封圈Ⅱ套在该部分的内管外壁上,所述的密封圈Ⅱ与限位环接触;所述的内管上端外壁上的外螺纹处旋入紧固环,通过旋紧紧固环压紧密封圈Ⅱ;所述的内管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外管上部的外侧壁上设有进水管接口,所述的内管位于限位环和封堵环之间的外侧壁上间隔设有多组喷雾装置。进一步,所述的喷雾装置包括喷嘴座、喷嘴,所述的座固定设于内管的外壁上,所述的喷嘴设于喷嘴座上,喷嘴的前端喷口穿透内管的侧壁朝向内管的内腔,喷嘴的后端设有进水口与外管的内腔和连通。进一步,所述的喷雾装置沿内管的轴向方向在其外侧壁上间隔均匀设置6排,其中包括3个单数排和3个双数排,各个单数排上沿内管外侧壁圆周间隔均匀设置4组喷雾装置,各个双数排上上沿内管外侧壁圆周间隔均匀设置3组喷雾装置,所述的单数排和双数排间隔设置,并且单数排和双数排上的喷雾装置交错分布。进一步,所述的紧固环的外圆面上沿其周向间隔设置4个装卸孔Ⅰ。进一步,所述的装卸孔Ⅰ为圆孔。进一步,所述的外管上部的外壁上设有装卸孔Ⅱ。进一步,所述的装卸孔Ⅱ为方孔。进一步,所述的内管的下端设有连接头,所述的连接头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将内管两端设计成开口的方式,既充分地利用了内管自身所具有的内侧空间作为喷雾除尘空间,也有利于减小本除尘器的体型尺寸,又能方便钻具或钻杆穿行,可有效地捕捉来自孔内的粉尘。本技术的限位环、外管、内管、封堵环组成封闭的储水空间,内管的内腔作为喷雾除尘空间,并在限位环、封堵环处分别设置了密封圈Ⅰ、密封圈Ⅱ,使得本技术结构紧凑、密封性能好、构件之间连接坚固、装卸简便。本技术的喷嘴安装在喷嘴座上,便于装卸或更换,采用喷雾方式,能够降低用水量并增加雾化效果,并且用水量和雾化效果可通过供水的水量和水压加以调节或控制,除尘效果稳定。本技术的装卸孔Ⅰ可用半圆多功能异型勾型扳手作为装卸工具,装卸时可选择其中的任何一个孔;装卸孔Ⅱ可用自制的方形套塞扳手作为装卸工具。本技术在边坡尤其是高陡边坡支护工程环境中,对风动冲击造孔作业所产生的粉尘可在排出孔口前进行有效的捕尘,将除尘器设于钻孔内,可有效地减少扬尘对大气的污染,也明显地降低了因风动造孔所产生的粉尘对现场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的影响,符合国家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的要求。本技术所需要的配套设备单一,且联结简单,即仅需配置1台小型水泵,并可快速联结进入运行状态。使用本技术,基本可以创造无扬尘的作业环境,既不影响正常的钻孔作业,还可间接地提高生产效率,对预防职业病、降低职业病风险可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型小,重量轻,操作简便,需更换的配件少,装卸简便,能耗小,使用成本低,除尘效果好,便于在边坡支护工程中推广使用。为验证本技术能达到的除尘效果,在边坡支护工程作业现场对除尘前后的空气含尘浓度采集多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除尘前,因造孔引起的粉尘排出孔口后,作业面很快出现了粉尘飞扬的场景,测得的空气含尘浓度值为1958~2165mg/m3;在使用本除尘器后,测得的空气含尘浓度值仅为7.5mg/m3~19.4mg/m3,其空气含尘浓度降低明显,除尘率可达96%以上,可见本技术除尘效果非常显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喷雾装置布设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和名称如下:1-外管;2-内管;3-限位环;4-密封圈Ⅰ;5-封堵环;6-密封圈Ⅱ;7-进水管接口;8-喷嘴座;9-喷嘴;10-紧固环;11-装卸孔Ⅰ;12-装卸孔Ⅱ;13-连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冲击钻孔内除尘器,包括外管1、内管2,所述的外管1的下端开口;所述的内管2的下部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封堵环5,所述的封堵环5与内管2下部的外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的封堵环5为圆环型,其圆环的上表面外圆周处设有对应外管1下端的环形凹槽;所述的外管1的下端装入环形凹槽中,整体被封堵环5托起;所述的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Ⅰ4,外管1的下端的内壁压紧密封圈Ⅰ4实现密封;所述的内管2的上伸出外管1的上端之外,内管2的上下两端开口;所述的外管1的上端设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限位环3,所述的限位环3的内圆面与内管2的外壁接触;所述的内管2的上端伸出外管1上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密封圈Ⅱ6套在该部分的内管2外壁上,所述的密封圈Ⅱ6与限位环3接触;所述的内管2上端外壁上的外螺纹处旋入紧固环10,通过旋紧紧固环10压紧密封圈Ⅱ6;所述的内管2的外壁与外管1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外管1上部的外侧壁上设有进水管接口7,所述的内管2位于限位环3和封堵环5之间的外侧壁上间隔设有多组喷雾装置。所述的喷雾装置包括喷嘴座8、喷嘴9,所述的喷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钻孔内除尘器,包括外管(1)、内管(2),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外管(1)的下端开口;所述的内管(2)的下部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封堵环(5),所述的封堵环(5)与内管(2)下部的外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的封堵环(5)为圆环型,其圆环的上表面外圆周处设有对应外管(1)下端的环形凹槽;所述的外管(1)的下端装入环形凹槽中,整体被封堵环(5)托起;所述的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Ⅰ(4),外管(1)的下端的内壁压紧密封圈Ⅰ(4)实现密封;/n所述的内管(2)的上伸出外管(1)的上端之外,内管(2)的上下两端开口;所述的外管(1)的上端设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限位环(3),所述的限位环(3)的内圆面与内管(2)的外壁接触;所述的内管(2)的上端伸出外管(1)上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密封圈Ⅱ(6)套在该部分的内管(2)外壁上,所述的密封圈Ⅱ(6)与限位环(3)接触;所述的内管(2)上端外壁上的外螺纹处旋入紧固环(10),通过旋紧紧固环(10)压紧密封圈Ⅱ(6);所述的内管(2)的外壁与外管(1)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外管(1)上部的外侧壁上设有进水管接口(7),所述的内管(2)位于限位环(3)和封堵环(5)之间的外侧壁上间隔设有多组喷雾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钻孔内除尘器,包括外管(1)、内管(2),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管(1)的下端开口;所述的内管(2)的下部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封堵环(5),所述的封堵环(5)与内管(2)下部的外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的封堵环(5)为圆环型,其圆环的上表面外圆周处设有对应外管(1)下端的环形凹槽;所述的外管(1)的下端装入环形凹槽中,整体被封堵环(5)托起;所述的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Ⅰ(4),外管(1)的下端的内壁压紧密封圈Ⅰ(4)实现密封;
所述的内管(2)的上伸出外管(1)的上端之外,内管(2)的上下两端开口;所述的外管(1)的上端设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限位环(3),所述的限位环(3)的内圆面与内管(2)的外壁接触;所述的内管(2)的上端伸出外管(1)上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密封圈Ⅱ(6)套在该部分的内管(2)外壁上,所述的密封圈Ⅱ(6)与限位环(3)接触;所述的内管(2)上端外壁上的外螺纹处旋入紧固环(10),通过旋紧紧固环(10)压紧密封圈Ⅱ(6);所述的内管(2)的外壁与外管(1)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外管(1)上部的外侧壁上设有进水管接口(7),所述的内管(2)位于限位环(3)和封堵环(5)之间的外侧壁上间隔设有多组喷雾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钻孔内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雾装置包括喷嘴座(8)、喷嘴(9),所述的喷嘴座(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平安李永丰袁东方龙志明张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中南水电水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