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杆锚索成孔施工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2596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锚杆锚索成孔施工除尘装置,包括除尘装置壳体、套管卡箍和进水管,除尘装置壳体呈圆柱形,底部设有圆锥底座;除尘装置壳体的内壁设有喷水管,喷水管上设置有喷头,除尘装置壳体上与提手相对称位置还设有排渣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除尘装置壳体与施工套管通过套管轴承及套管卡箍连接,将钻杆成孔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岩土渣封闭在除尘装置壳体腔室内,并在腔室内通过喷头喷出的水雾降尘,沉积形成的泥浆通过除尘装置壳体上的排渣管排出,大大降低了钻孔成孔施工产生的空气污染。

A dedusting device for hole forming construction of anchor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杆锚索成孔施工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锚杆锚索成孔施工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锚杆或锚索在岩土工程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但其钻孔成孔施工过程中如遇基岩、卵石等地层时会持续有大量粉尘、岩土渣从套管与钻杆之间的缝隙吹出,造成污染。如施工场地位于人口密集的城镇中,其污染影响将更为严重。目前,针对锚杆或锚索成孔施工的除尘方式多为大面积喷淋,该方法会造成施工场地湿滑、泥泞、积水等情况,并会使钻杆、套管湿滑,会影响工人正常施工,且该方法用水量大、除尘效率低、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锚杆或锚索的成孔施工会持续产生粉尘污染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锚杆锚索成孔施工除尘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锚杆锚索成孔施工除尘装置,包括除尘装置壳体、套管卡箍和进水管,所述的除尘装置壳体呈圆柱形、其底部设有圆锥底座;圆锥底座的底部中心设有套管轴承,除尘装置壳体顶面中心设有钻杆孔;所述的除尘装置壳体的内壁设有喷水管,所述的喷水管上设置有喷头,喷水管与除尘装置壳体腔室外的进水管相连接,所述的套管轴承的内圈与圆锥底座连接、其外圈与套管卡箍连接;除尘装置壳体侧壁上设有排渣管。进一步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套管卡箍包括两个半圆弧形结构,其中一个半圆形结构与套管轴承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的两个半圆弧形结构之间采用螺栓连接。采用两个半圆弧形结构,可以实现与套管的快速安装、拆卸和位置调整。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喷头为沿除尘装置壳体内壁圆周均匀排布的两排。可在除尘装置壳体腔室内形成均匀的水雾,达到很好的降尘效果。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喷头为雾化喷头,可针对不同的岩土地质状况起到更好的降尘效果。作为优选的,所述的钻杆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刷毛,可阻挡施工粉尘逸出除尘装置壳体腔室外造成空气污染,同时,刷毛可以避免钻杆施工时旋转而对钻杆孔产生的相互摩擦,影响除尘装置壳体的稳定性。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排渣管连接有真空泵,可在除尘装置壳体腔室内形成负压,进一步有效防止施工粉尘从钻杆孔处逸出产生的污染,实现更加快速和及时排除在除尘装置壳体腔室内的粉尘和泥浆。作为优选的,所述的除尘装置壳体外侧壁上还设有提手;提手设于除尘装置壳体外侧壁与排渣管相对称位置,便于更换套管施工过程拆卸和安装操作。作为优选的,所述的除尘装置壳体为铝合金材质,除尘装置壳体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和较轻的重量,施工人员操作轻便。锚杆锚索成孔施工除尘过程中,套管轴承内径大于套管外径,其内圈与圆锥底座固定连接、外圈与套管卡箍的一个半圆弧形结构固定连接。将除尘装置套接在套管上后,通过套管卡箍的两个个半圆弧形结构螺栓连接,拧紧套管卡箍上的螺栓将其固定在套管的尾端。除尘装置壳体通过圆锥底座上套管轴承和套管卡箍配合与施工的套管连接,可保持除尘装置壳体不随钻杆和施工套管产生转动,保持装置的稳定。钻杆通过除尘装置壳体顶面中心的钻杆孔后伸入套管;钻机在通过钻杆成孔过程中,进水管向喷水管加压供水,喷头持续喷水,在除尘装置壳体腔室内形成水雾,钻杆在钻孔过程产生的粉尘和岩土渣在除尘装置壳体腔室内遇水雾后沉积,沉积形成的泥浆通过除尘装置壳体侧壁上设有的排渣管排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除尘装置壳体通过套管轴承和套管卡箍配合与施工套管连接,将钻杆成孔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岩土封闭在除尘装置壳体腔室内,并在腔室内通过喷头喷出的水雾降尘,沉积形成的泥浆通过除尘装置壳体侧壁上的排渣管排出。大大降低了钻杆成孔施工产生的空气污染。既能达到施工除尘目的,又可减少施工用水量,提升除尘效率及效果,并且不会对施工场地造成影响。除尘装置壳体通过圆锥底座上套管轴承和套管卡箍与施工套管连接,可保持除尘装置壳体不随钻杆和施工套管产生转动,保持装置的稳定。钻杆通过除尘装置壳体顶面中心的钻杆孔后伸入套管;钻杆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刷毛。可阻挡施工粉尘逸出除尘装置壳体腔室外造成空气污染,同时,刷毛可以避免钻杆施工时旋转而对钻杆孔产生的相互摩擦,避免影响除尘装置壳体的稳定性。本技术克服了锚杆或锚索的成孔施工会持续产生粉尘污染的技术难题,且方便施工过程中的安装、拆卸及调整位置,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套管卡箍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示意图。图中零部件及编号:1-除尘装置壳体;11-圆锥底座;12-提手;2-套管卡箍;3-套管轴承;4-钻杆孔;41-刷毛;5-喷水管;51-喷头;6-进水管;7-排渣管;8-套管;9-钻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锚杆锚索成孔施工除尘装置,包括除尘装置壳体1、套管卡箍2和进水管6,所述的除尘装置壳体1呈圆柱形、其底部设有圆锥底座11;圆锥底座11的底部中心设有套管轴承3,除尘装置壳体1顶面中心设有钻杆孔4;所述的除尘装置壳体1的内壁设有喷水管5,所述的喷水管5上设置有喷头51,喷水管5与除尘装置壳体1腔室外的进水管6相连接,所述的套管轴承3的内圈与圆锥底座11连接、其外圈与套管卡箍2连接;除尘装置壳体1侧壁上设有排渣管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套管卡箍2包括两个半圆弧形结构,其中一个半圆弧形结构与套管轴承3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的两个半圆弧形结构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套管卡箍采用两个半圆弧形结构,可以实现与套管的快速安装、拆卸好位置调整。所述的喷头51为沿除尘装置壳体1内壁圆周均匀排布的两排,可在在除尘装置壳体1腔室内形成均匀的水雾,达到很好的降尘效果。所述的喷头51为雾化喷头,可针对不同的岩土地质状况起到更好的降尘效果。所述的钻杆孔4的孔壁上设置有刷毛41,可阻挡施工粉尘逸出除尘装置壳体1腔室外造成空气污染,同时,刷毛可以避免钻杆9施工时旋转而对钻杆孔4产生的相互摩擦,避免影响除尘装置壳体1的稳定性。所述的排渣管7连接有真空泵,可在除尘装置壳体1腔室内形成负压,进一步有效防止施工粉尘从钻杆孔4处逸出产生的污染,实现更加快速和及时排除在除尘装置壳体1腔室内的粉尘和泥浆。所述的除尘装置壳体1外侧壁上还设有提手12;提手12设于除尘装置壳体1外侧壁与排渣管7相对称位置,便于更换套管施工过程拆卸和安装操作。所述的除尘装置壳体1为铝合金材质,除尘装置壳体1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和较轻的重量,施工人员通过提手12操作较为轻便。实施过程:锚杆锚索成孔施工过程中,所述的套管轴承3内径大于套管外径,其内圈与圆锥底座11固定,其外圈与套管卡箍2的一个半圆弧形结构固定连接。将除尘装置套接在套管上后,通过套管卡箍2的两个个半圆弧形结构螺栓连接,拧紧套管卡箍2上的螺栓将其固定在套管的尾端。套管轴承3的内圈与圆锥底座11连接、其外圈与套管卡箍2连接,可避免岩渣、粉尘进入套管轴承3。钻杆9通过除尘装置壳体1顶面中心的钻杆孔4贯通除尘装置壳体1后伸入套管8;除尘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杆锚索成孔施工除尘装置,包括除尘装置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卡箍(2)和进水管(6),所述的除尘装置壳体(1)呈圆柱形、其底部设有圆锥底座(11);圆锥底座(11)的底部中心设有套管轴承(3),除尘装置壳体(1)顶面中心设有钻杆孔(4);所述的除尘装置壳体(1)的内壁设有喷水管(5),所述的喷水管(5)上设置有喷头(51),喷水管(5)与除尘装置壳体(1)腔室外的进水管(6)相连接,所述的套管轴承(3)的内圈与圆锥底座(11)连接、其外圈与套管卡箍(2)连接;除尘装置壳体(1)侧壁上设有排渣管(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杆锚索成孔施工除尘装置,包括除尘装置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卡箍(2)和进水管(6),所述的除尘装置壳体(1)呈圆柱形、其底部设有圆锥底座(11);圆锥底座(11)的底部中心设有套管轴承(3),除尘装置壳体(1)顶面中心设有钻杆孔(4);所述的除尘装置壳体(1)的内壁设有喷水管(5),所述的喷水管(5)上设置有喷头(51),喷水管(5)与除尘装置壳体(1)腔室外的进水管(6)相连接,所述的套管轴承(3)的内圈与圆锥底座(11)连接、其外圈与套管卡箍(2)连接;除尘装置壳体(1)侧壁上设有排渣管(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锚索成孔施工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卡箍(2)包括两个半圆弧形结构,其中一个半圆弧形结构与套管轴承(3)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的两个半圆弧形结构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锚索成孔施工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双峰李国民吴焕恒袁磊胡孝荣向明智张茂淳黎绵东龚丕仁马艳波杨进何海清徐铮赵海涛刘鹏慧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