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软水性湿法革贝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5105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软水性湿法革贝斯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超软水性湿法革贝斯包括分散剂、填充料、乳液状分散体、柔软剂、发泡剂、色浆、增稠剂与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革贝斯拥有超软的手感。

A kind of super soft water-based wet process leath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软水性湿法革贝斯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氨酯
,具体涉及一种超软水性湿法革贝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在水性合成革领域人们对产品多样化需求逐渐增大,水性合成革在软质产品方面的欠缺阻碍了水性合成革市场的发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款超软水性湿法贝斯的制备方法,为软质水性合成革发展提供了可靠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超软水性湿法革贝斯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所述乳液状分散体与所述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生成的水溶性高分子的孔壁上形成1-10μm孔径的微孔,使得生成的水溶性高分子革贝斯由于具有固定构象化的水性聚氨酯作为柔软性基体,进而利用乳液状分散体进行改性,基体与乳液状分散体相互配合使得生成的革贝斯的孔壁上形成1-10μm孔径的微孔,进而改变泡孔结构,从而使本专利技术制得的贝斯拥有超软的手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软水性湿法革贝斯,包括:其中,所述乳液状分散体与所述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之间通过协同作用,在酸性凝固液中所述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凝固形成泡孔壁,所述乳液状分散体通过化学反应使得所述泡孔壁上形成1-10μm孔径的微孔。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乳状液分散体为碳酸盐乳液或碳酸氢盐乳液类物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为使用分子量为2000-4000的醇羟基封端硅油进行改性的水性聚氨酯。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醇羟基封端硅油包括醇羟基双封端烷基硅油、双醇羟基单封端硅油和醇羟基单封端硅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柔软剂为聚硅氧烷、聚乙烯、琥珀酸十八醇酯磺酸钠、十八醇酯硫酸酯和季戊四醇脂肪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超软水性湿法革贝斯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将分散剂、填充料、乳液状分散体、柔软剂、发泡剂、色浆、增稠剂与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混合,获得贝斯浆料;将所述贝斯浆料进行发泡,获得发泡后的贝斯浆料;将所述发泡后的贝斯浆料涂覆在基布上并进行表面处理步骤,使所述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在酸性凝固液中凝固形成泡孔壁,所述乳液状分散体通过化学反应使得所述泡孔壁上形成1-10μm孔径的微孔,获得所述超软水性湿法革贝斯。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泡的倍率为1.8-3.0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布为麂皮绒、单面弹力绒、针织拉毛布和四面弹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涂覆的厚度为80-150μm。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表面处理步骤包括经过凝固槽凝固、水洗、烘干和收卷。所述凝固槽中的凝固液为酸溶液,包括不但限于盐酸、磷酸、硫酸、草酸、酒石酸等水溶液。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所述乳液状分散体与所述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之间的协同作用,在酸性凝固液中所述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凝固形成泡孔壁,所述乳液状分散体通过化学反应使得所述泡孔壁上形成1-10μm孔径的微孔,进而改变泡孔结构,从而使本专利技术制得的贝斯拥有超软的手感。在传统发泡浆料中添加了乳状液分散体,乳状液分散体与酸性凝固液反应,使水性湿法贝斯除了拥有传统的发泡直径为50-150μm泡孔外,还在水性聚氨酯革贝斯的泡孔壁上拥有1-10μm的微孔,改善了泡孔结构,提高了手感柔软度。本专利技术使用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其中,相对C-O键来说SI-O键较长,部分离子化,使硅氧键具有独特的固有构象柔顺性,增加了手感柔软度。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结果等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注意,如没有特别说明,本文中描述所示的“%”是指“质量份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软水性湿法革贝斯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所述乳液状分散体与所述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生成的水溶性高分子的孔壁上形成1-10μm孔径的微孔,使得生成的革贝斯由于具有固定构象化的水性聚氨酯作为柔软性基体,此处固定构象化例如为构象柔顺性,进而利用乳液状分散体进行改性,基体与乳液状分散体相互配合使得生成的革贝斯的孔壁上形成1-10μm孔径的微孔,进而改变泡孔结构,从而使本专利技术制得的贝斯拥有超软的手感。请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超软水性湿法革贝斯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1、将分散剂、填充料、乳液状分散体、柔软剂、发泡剂、色浆、增稠剂与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混合,获得贝斯浆料;S2、将所述贝斯浆料进行发泡,获得发泡后的贝斯浆料;S3、将所述发泡后的贝斯浆料涂覆在基布上并进行表面处理步骤,使所述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在酸性凝固液中凝固形成泡孔壁,所述乳液状分散体通过化学反应使得所述泡孔壁上形成1-10μm孔径的微孔,获得所述超软水性湿法革贝斯。具体的在步骤S1中,所述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为100质量份,所述分散剂为0.5-3.0质量份,所述填充料为5.0-40质量份,所述乳液状分散体为2.0-40质量份,所述柔软剂为0.5-4.0质量份,所述发泡剂为3.0-6.0质量份,所述色浆为0.2-2.0质量份,所述增稠剂为0.2-2.0质量份。所述乳状液分散体为碳酸盐乳液或碳酸氢盐乳液类物质。所述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为使用分子量为2000-4000的醇羟基封端硅油进行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所述醇羟基封端硅油包括醇羟基双封端烷基硅油、双醇羟基单封端硅油和醇羟基单封端硅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柔软剂为聚硅氧烷、聚乙烯、琥珀酸十八醇酯磺酸钠、十八醇酯硫酸酯和季戊四醇脂肪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乳液状分散体与所述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之间通过协同作用使所述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在酸性凝固液中凝固形成泡孔壁,所述乳液状分散体通过化学反应使得所述泡孔壁上形成1-10μm孔径的微孔,使得水性湿法革贝斯除了拥有传统的发泡直径为50-150μm泡孔外,还在革贝斯泡孔壁上拥有1-10μm的微孔,改善了泡孔结构,提高了手感柔软度。本专利技术例如将乳液状分散体换成金属粉末,也能相应改善泡孔结构。具体的,在步骤S2中,所述发泡的倍率为1.8-3.0倍。具体的,在步骤S3中,所述基布为麂皮绒、单面弹力绒、针织拉毛布和四面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涂覆的厚度为80-150μm。所述表面处理步骤包括经过凝固槽凝固、水洗、烘干和收卷。所述凝固槽中的凝固液为酸溶液,包括不但限于盐酸、磷酸、硫酸、草酸、酒石酸等水溶液。下面列举一些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在一实施例中,选择碳酸钙8-10kg,分散在12-15kg80℃纯水中,制得碳酸钙乳液待用。取100kg模量为0.8MPa的2000分子量醇羟双封端烷基硅油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在搅拌状态下,向水性聚氨酯树脂中加入分散剂0.5kg、填充料10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软水性湿法革贝斯,其特征在于,包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软水性湿法革贝斯,其特征在于,包括:



其中,所述乳液状分散体与所述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之间通过协同作用,在酸性凝固液中所述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凝固形成泡孔壁,所述乳液状分散体通过化学反应使得所述泡孔壁上形成1-10μm孔径的微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软水性湿法革贝斯,其特征在于,所述乳状液分散体为碳酸盐乳液或碳酸氢盐乳液类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软水性湿法革贝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为使用分子量为2000-4000的醇羟基封端硅油进行改性的水性聚氨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软水性湿法革贝斯,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羟基封端硅油包括醇羟基双封端烷基硅油、双醇羟基单封端硅油和醇羟基单封端硅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软水性湿法革贝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剂为聚硅氧烷、聚乙烯、琥珀酸十八醇酯磺酸钠、十八醇酯硫酸酯和季戊四醇脂肪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彬戴家兵李维虎魏念旺唐朋朋付廷旺张早亮王永乐朱有奎赵曦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兰州科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