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缝纫机供油装置,包括泵体、转轴、接头、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均可拆卸地设置在泵体的两端,所述转轴转动设置泵体、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形成的容腔内,且转轴贯穿第一固定板,所述泵体上开设有接孔,所述接头安装在接孔上,还包括柱脚、柱盖及柱弹簧,所述泵体上设置有圆形的塞孔,所述柱脚为圆形柱脚,所述柱盖为圆形柱盖,所述柱盖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配合在一起,所述柱盖上开设有六角螺孔,所述柱脚活动设置在塞孔内,所述柱弹簧一端抵住柱脚,柱弹簧另一端抵住柱盖,所述柱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Sewing machine oil suppl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缝纫机供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缝纫机供油装置。
技术介绍
缝纫机上的诸多设备需要用到油来润滑,所以现在的缝纫机上都会安装油泵来给缝纫机供油,专利CN206245033U提供了一种缝纫机油泵,这种缝纫机油泵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即每个柱塞(文献中附图标记序号为3)对转轴(文献中附图标记序号为2)的夹紧作用都是依靠弹簧(文献中附图标记序号7)以及定位板(文献中附图标记序号为4)的夹紧作用,实际在使用中发现,每个柱塞由于在加工时精度差异,在装配到泵体上每根柱塞于转轴之间的配合间隙是不一致的,依靠几个弹簧和一块定位板来统一调节,无法做到每根柱塞都能贴紧转轴,导致循环油路的油量调控精度差,且存在一定的漏油概率。为了能够事先对循环油路油量的精确调节,杜绝漏油事件,就必须实现每根柱塞都能够单独调节与转轴之间的位置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缝纫机供油装置。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缝纫机供油装置,包括泵体、转轴、接头、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均可拆卸地设置在泵体的两端,所述转轴转动设置泵体、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形成的容腔内,且转轴贯穿第一固定板,所述泵体上开设有接孔,所述接头安装在接孔上,还包括柱脚、柱盖及柱弹簧,所述泵体上设置有圆形的塞孔,所述柱脚为圆形柱脚,所述柱盖为圆形柱盖,所述柱盖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配合在一起,所述柱盖上开设有六角螺孔,所述柱脚活动设置在塞孔内,所述柱弹簧一端抵住柱脚,柱弹簧另一端抵住柱盖,所述柱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本方案中通过在每一个塞孔上安装柱脚、柱盖以及柱弹簧,利用柱盖以及柱弹簧使得柱脚贴紧转轴,通过调节柱盖在塞孔内的位置即可调节柱脚与转轴的配合间隙,方便快捷。可选的,所述柱盖上开设有圆形的沉槽,所述柱脚上开设有圆形的凸起柱,所述柱弹簧套设在凸起柱上,所述柱弹簧的一端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柱脚上。设置沉槽与凸起柱的目的是为了对柱弹簧起到限位与保护作用,避免柱弹簧发生偏转。可选的,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塞孔的孔壁上设置于圆环型缺口,所述密封环设置在圆环型缺口内,所述密封环的内外两侧分别贴紧所述柱脚及圆环型缺口。因为柱脚是需要在塞孔内移动的,而柱脚与泵体之间都是刚性接触,而柱脚在移动的过程中泵体与柱脚之间会逐渐发生磨损,所以在泵体的圆环型缺口内设置密封环,利用密封环与柱脚接触,减少柱脚在移动过程中发生的磨损。可选的,所述接孔为圆形台阶式接孔,所述台阶孔内设置有单向导流结构,所述接头安装在接孔上,且所述单向导流结构用于使液体单向流进泵体或单向流出泵体。可选的,所述单向导流结构包括圆板型的阀块、阀球及阀弹簧,所述阀块上开设有圆台孔,所述阀块上固定有滤网板,且所述滤网板位于圆台孔的窄孔口处,所述阀球位于所述圆台孔内,所述阀弹簧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与所述滤网板及阀球粘接固定在一起,且所述阀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相对于专利CN206245033U所展示的方案,本方案中增加单向导流结构,使得液体只能单向流进或单向流出泵体,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泵体更换润滑油种类时不同种类的润滑油在泵体内发生混合。具体滤网板也是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固定在阀块上的。可选的,所述阀块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环,当所述单向导流结构位于所述接孔内时,阀块两侧的密封环分别贴紧接头及接孔上的台阶。可选的,所述转轴的轴侧壁上开设有圆弧槽,所述转轴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圆弧槽与连接槽在CN206245033U中已经有了详细的描述,本案中不再进一步具体陈述。可选的,所述沉槽的槽底处开设有圆环槽,所述柱弹簧一端位于所述圆环槽内。设置圆环槽的作用是当柱盖转动时降低柱盖与柱弹簧之间的摩擦,并且保证柱弹簧不会发生偏转。可选的,所述凸起柱为正方形凸起柱,所述沉槽为圆形的沉槽。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的方式与与泵体配合在一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每一个塞孔上安装柱脚、柱盖以及柱弹簧,利用柱盖以及柱弹簧使得柱脚贴紧转轴,通过调节柱盖在塞孔内的位置即可调节柱脚与转轴的配合间隙,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缝纫机供油装置结构示意简图;图2是泵体上各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01、第一固定板,102、第二固定板,2、接头,3、泵体,301、接孔,302、塞孔,4、转轴,401、圆弧槽,402、连接槽,5、柱盖,501、六角螺孔,502、圆环槽,503、沉槽,6、柱脚,601、凸起柱,701、柱弹簧,702、阀弹簧,8、密封环,9、阀块,901、圆台孔,10、阀球,11、滤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描述。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缝纫机供油装置,包括泵体3、转轴4、接头2、第一固定板101及第二固定板102,第一固定板101及第二固定板102均可拆卸地设置在泵体3的两端,转轴4转动设置泵体3、第一固定板101及第二固定板102所形成的容腔内,且转轴4贯穿第一固定板101,泵体3上开设有接孔301,接头2安装在接孔301上,还包括柱脚6、柱盖5及柱弹簧701,泵体3上设置有圆形的塞孔302,柱脚6为圆形柱脚6,柱盖5为圆形柱盖5,柱盖5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配合在一起,柱盖5上开设有六角螺孔501,柱脚6活动设置在塞孔302内,柱弹簧701一端抵住柱脚6,柱弹簧701另一端抵住柱盖5,柱弹簧701处于压缩状态。本方案中通过在每一个塞孔302上安装柱脚6、柱盖5以及柱弹簧701,利用柱盖5以及柱弹簧701使得柱脚6贴紧转轴4,通过调节柱盖5在塞孔302内的位置即可调节柱脚6与转轴4的配合间隙,方便快捷。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柱盖5上开设有圆形的沉槽503,柱脚6上开设有圆形的凸起柱601,柱弹簧701套设在凸起柱601上,柱弹簧701的一端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柱脚6上。设置沉槽503与凸起柱601的目的是为了对柱弹簧701起到限位与保护作用,避免柱弹簧701发生偏转。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还包括密封环8,塞孔302的孔壁上设置于圆环型缺口,密封环8设置在圆环型缺口内,密封环8的内外两侧分别贴紧柱脚6及圆环型缺口。因为柱脚6是需要在塞孔302内移动的,而柱脚6与泵体3之间都是刚性接触,而柱脚6在移动的过程中泵体3与柱脚6之间会逐渐发生磨损,所以在泵体3的圆环型缺口内设置密封环8,利用密封环8与柱脚6接触,减少柱脚6在移动过程中发生的磨损。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接孔301为圆形台阶式接孔301,台阶孔内设置有单向导流结构,接头2安装在接孔301上,且单向导流结构用于使液体单向流进泵体3或单向流出泵体3。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单向导流结构包括圆板型的阀块9、阀球10及阀弹簧702,阀块9上开设有圆台孔901,阀块9上固定有滤网板11,且滤网板11位于圆台孔901的窄孔口处,阀球10位于圆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纫机供油装置,包括泵体、转轴、接头、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均可拆卸地设置在泵体的两端,所述转轴转动设置泵体、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形成的容腔内,且转轴贯穿第一固定板,所述泵体上开设有接孔,所述接头安装在接孔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柱脚、柱盖及柱弹簧,所述泵体上设置有圆形的塞孔,所述柱脚为圆形柱脚,所述柱盖为圆形柱盖,所述柱盖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配合在一起,所述柱盖上开设有六角螺孔,所述柱脚活动设置在塞孔内,所述柱弹簧一端抵住柱脚,柱弹簧另一端抵住柱盖,所述柱弹簧处于压缩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纫机供油装置,包括泵体、转轴、接头、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均可拆卸地设置在泵体的两端,所述转轴转动设置泵体、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形成的容腔内,且转轴贯穿第一固定板,所述泵体上开设有接孔,所述接头安装在接孔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柱脚、柱盖及柱弹簧,所述泵体上设置有圆形的塞孔,所述柱脚为圆形柱脚,所述柱盖为圆形柱盖,所述柱盖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配合在一起,所述柱盖上开设有六角螺孔,所述柱脚活动设置在塞孔内,所述柱弹簧一端抵住柱脚,柱弹簧另一端抵住柱盖,所述柱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盖上开设有圆形的沉槽,所述柱脚上开设有圆形的凸起柱,所述柱弹簧套设在凸起柱上,所述柱弹簧的一端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柱脚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塞孔的孔壁上设置于圆环型缺口,所述密封环设置在圆环型缺口内,所述密封环的内外两侧分别贴紧所述柱脚及圆环型缺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孔为圆形台阶式接孔,所述台阶孔内设置有单向导流结构,所述接头安装在接孔上,且所述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益品,池也,杨寿敏,谢芙蓉,王佑愫,陈学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乔治白校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