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灵芝三萜含量的共培养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灵芝三萜含量的共培养方法及应用,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和生物转化的
技术介绍
灵芝在我国常作为中药材使用,首载于2000多年前的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神农本草经》,并被列为上品,其甘、平。归心、肺、肝、肾经。主治: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心悸、肺虚咳喘、虚劳气短,不思饮食。灵芝三萜是灵芝中发现的一类三萜类化合物,学名灵芝总三萜,是灵芝的主要药理成分,是灵芝发挥抗炎、镇痛、镇静、抗衰老、毒杀肿瘤细胞、抗缺氧等作用的主要功效成分。灵芝三萜作为灵芝中的关键活性成分,提高其在灵芝子实体中的含量已成为灵芝研究的重要内容,但目前采用的提高灵芝三萜含量方法大多工艺复杂,栽培时间长,成本高,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灵芝三萜含量的共培养方法及应用,该方法成本低、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灵芝三萜含量的共培养方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灵芝三萜含量的共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蛹虫草-灵芝液体共培养发酵太子参,包括以下步骤:/n(1)将蛹虫草B1528和灵芝菌B1.4进行活化:取斜面保存的灵芝菌种和蛹虫草菌种,用接种针接在改良PDA培养基上,写上编号、标记及接种日期,用封口胶密封,倒置培养皿,放20℃人工气候培养箱内培养,待菌丝长满培养皿即可;/n(2)蛹虫草种子液制备:用接种针向含200mL改良马铃薯液体培养基的500mL三角瓶中接入大小均匀的5-7块/100mL块待用的培养皿蛹虫草菌种,置摇床上,于200r/min,温度25℃±1℃,避光培养5-7d,至培养液澄清、粘稠、含有大量大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灵芝三萜含量的共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蛹虫草-灵芝液体共培养发酵太子参,包括以下步骤:
(1)将蛹虫草B1528和灵芝菌B1.4进行活化:取斜面保存的灵芝菌种和蛹虫草菌种,用接种针接在改良PDA培养基上,写上编号、标记及接种日期,用封口胶密封,倒置培养皿,放20℃人工气候培养箱内培养,待菌丝长满培养皿即可;
(2)蛹虫草种子液制备:用接种针向含200mL改良马铃薯液体培养基的500mL三角瓶中接入大小均匀的5-7块/100mL块待用的培养皿蛹虫草菌种,置摇床上,于200r/min,温度25℃±1℃,避光培养5-7d,至培养液澄清、粘稠、含有大量大小均一的菌丝、且三角瓶的瓶壁上出现外圈为白、内圈为淡黄色的菌膜,即可;
(3)灵芝种子液制备:用接种环向含1000mL改良马铃薯液体培养基的3000mL三角瓶中接入大小均匀的5-7块/100mL块待用的培养皿灵芝菌种,于120r/min摇床上,温度28℃±1℃,振荡避光培养12h,然后静止避光培养12h,共培养5-7d,直至培养液澄清、含有大量细小星芒状菌球、大小均匀,且三角瓶瓶壁上出现一圈白色菌膜,即可;
(4)太子参药性培养基的配制:将太子参药材,60℃热风干燥,粉碎,药典七号筛,往培养瓶中加入30%体积的大米,浸泡过夜,然后称取20%体积的太子参粉末于其中,加水适量,使整个培养基含水量达20-30%,混合均匀,写上编号、标记及日期,灭菌条件:12l℃,90min;
(5)太子参药性基质的接种及发酵培养:将高压灭菌90min的太子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建东,田维毅,郭兴,冯丽娴,陈万浩,代永东,张鑫,向丽,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