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模型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893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模型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型桩上的桩头在进行不同试验时需要拆卸更换的问题。及其技术要点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模型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多用桩头与桩端,所述多用桩头两端分别设置有抗压桩头以及抗拔桩头,所述多用桩头与所述桩体转动连接,所述桩体上固定设置有用于转动连接所述多用桩头的连接件,所述桩体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多用桩头的固定组件。通过上述方案,实现了模型桩可借助其端部的多用桩头进行不同的检测试验,避免拆卸更换。

A new multifunctional model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功能模型桩
本技术涉及土工试验模拟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模型桩。
技术介绍
模型试验是一种重要的土工试验,它是在室内以现场桩基为原型,通过缩小一定的比例来近似的模拟现场桩基受力、变形的情况。桩所受到的荷载按方向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下压荷载、上拔荷载和水平荷载,现场桩基的受力比较复杂,常常受到下压荷载和水平荷载的耦合作用,或者上拔荷载和水平荷载的耦合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在做室内模型试验时,不仅要考虑模型桩的单向受力,而且还有综合考虑模型桩在多向作用力耦合作用下的承载力和变形。基于上述考虑,授权公告号为CN20530106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模型桩,包括桩头、桩身和桩端,桩头由桩头顶座和上部连接件构成,桩头顶座呈圆筒状,桩头顶座外侧壁下部设有凹槽,桩头顶座底部开口,顶部中央设有螺纹孔一种新型多功能模型桩,上部连接件与桩头顶座通过螺纹连接,桩身整体为两端带外螺纹接口的圆形桩身,桩身由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半桩身构成,各半桩身内沿桩身轴向均黏贴有多个电阻应变片,桩身上部设有导线出口,桩端由桩端底座和下部连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功能模型桩,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多用桩头(2)与桩端(3),所述多用桩头(2)两端分别设置有抗压桩头(7)以及抗拔桩头(6),所述多用桩头(2)与所述桩体(1)转动连接,所述桩体(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转动连接所述多用桩头(2)的连接件,所述桩体(1)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多用桩头(2)的固定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功能模型桩,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多用桩头(2)与桩端(3),所述多用桩头(2)两端分别设置有抗压桩头(7)以及抗拔桩头(6),所述多用桩头(2)与所述桩体(1)转动连接,所述桩体(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转动连接所述多用桩头(2)的连接件,所述桩体(1)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多用桩头(2)的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模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沿所述桩体(1)轴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桩体(1)端部的两根连接柱(8),两根所述连接柱(8)间隔设置且所述连接柱(8)上开设有贯穿所述连接柱(8)的穿槽(9),两所述穿槽(9)轴向一致,所述穿槽(9)内滑动设置有沿所述桩体(1)轴向移动的连接块(11),所述多用桩头(2)中部两侧分别与两所述连接块(1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模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桩体(1)顶部用于限制所述多用桩头(2)的限位件以及用于定位所述连接块(11)的控制螺栓(14),所述连接柱(8)远离所述桩体(1)一端贯穿开设有与所述穿槽(9)连通的安装孔(13),所述安装孔(13)轴向同所述桩体(1)轴向一致,所述控制螺栓(14)与所述安装孔(13)螺纹配合并穿过所述安装孔(13),所述控制螺栓(14)尾端同所述连接块(11)转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谢良尚华玲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