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性硅油硅脂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74871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性硅油硅脂清洗剂,其组成成分及重量份数为:助洗剂0.5‑2.0份;络合剂0.5‑2.0份;渗透剂0.2‑0.8份;铜材缓蚀剂0.2‑1.0份;铝材缓蚀剂0.2‑2.0份;钢铁防锈剂0.2‑6.0份;增溶剂0.2‑2.0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20.0份;混合型表面活性剂0.0‑20.0份;其余加水至100份。本清洗剂的作用机理简单科学,通过各清洗组分的协同作用,对硅油硅脂污垢产生渗透、乳化和剥离作用,各金属的缓蚀剂或保护剂之间相互协同,对清洗剂清洗的金属表面产生保护作用,使清洗和防护具有最佳效果的特点,本剂安全、环保,无毒,不含磷、壬基酚、重金属、VOC物质等,原料来源广泛,获取容易,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

A neutral silicone oil silicone grease cleaner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性硅油硅脂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用清洗剂
,尤其是一种中性硅油硅脂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硅油硅脂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不仅作为轨道交通、航空、军事技术部门的特种材料使用,也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其应用范围已扩大到:建筑、电子、电气、纺织、汽车、机械、皮革造纸、化工、轻工、金属和油漆、医药医疗等领域。硅油硅脂在轨道交通机车制动阀上的应用非常成熟和广泛,但是在全自动清洗线上清洗制动阀上的硅油硅脂效果不好,超声波清洗或者是喷淋清洗结合超声波清洗后的制动阀,还需要人工二次清洗,才能达到安装前的洁净度要求,在清洗过程中不能对制动阀上铸铁、铝合金、铜合金等材质产生腐蚀,清洗后对制动阀应具有短期的防护效果。目前硅油硅脂清洗剂大多采用磷酸盐为助洗剂,亚硝酸钠为防锈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等为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的清洗剂,或使用异丙醇、乙醇、石油醚、短链的醇醚、氯代烃、丙酮或碳氢溶剂等有机溶剂作为清洗剂,这些清洗剂存在毒性大,易燃易爆等安全隐患,面临淘汰。通过检索,发现了一篇涉及硅油硅脂清洗剂的专利文献(专利申请号:ZL201210471827.1,名称:一种水基硅脂硅油清洗剂),是一种水基硅脂硅油清洗剂,磷酸盐3-8%,聚丙烯酸钠2-5%,水溶性表面活性剂5-10%,油溶性表面活性剂1-2%,有机碱1-2%,醇醚溶剂5-10%,柠檬香精0.01-0.05%,水余量,混合搅拌均匀制得。而本专利技术水基硅脂硅油清洗剂,不含磷、不含VOC物质,以水基替代溶剂类清洗剂清洗硅脂硅油,使用安全环保,且清洗效率高;成本低,稀释10-20倍使用;超声波清洗只需4-6min,原料来源广泛,适宜工业化生产。通过对比,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与上述专利公开文献存在本质的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中性硅油硅脂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清洗剂安全环保、对硅油硅脂净洗力强,不腐蚀多种金属材质、具有短期防护作用,清洗剂与硅油硅脂的配伍性好,清洗后的工件可直接涂覆硅油硅脂。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性硅油硅脂清洗剂,其组成成分及重量份数为:所述助洗剂为碳酸钠、碳酸钾、氯化钾、苯甲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或者,所述络合剂为甲基甘氨酸二乙酸、聚天冬酸、聚环氧琥珀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而且,所述渗透剂为支链烷基糖苷、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或者,所述铜材缓蚀剂为甲基苯并三氮唑、2-硫醇基苯并噻唑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而且,所述铝材缓蚀剂为硅氧烷酮、DK-80、anycoatTM-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而且,所述钢铁防锈剂为酰胺基羧酸防锈剂、一乙醇胺硼酸酯、二乙醇胺硼酸酯、三乙醇胺硼酸酯、三乙醇胺油酸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其中,所述酰胺基羧酸防锈剂中的羧酸是一元、二元或三元有机羧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其碳原子数在9-12之间。而且,所述增溶剂为PI-LQ-AP、椰油烷基二羟乙基甲基氯化季铵盐乙氧基化物、烷基糖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而且,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异辛醇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聚醚L61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其中,所述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的EO数为7;或者,所述混合型表面活性剂为RQ-129B、CRODAQUATDGR、BerolAmc-1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而且,所述中性硅油硅脂清洗剂在使用时,将其稀释至质量浓度为5-10%时使用。如上所述的中性硅油硅脂清洗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⑴将水加入生产釜中,升温至20-40℃,加入助洗剂和络合剂,保持温度20-40℃,搅拌20-30分钟,确保助洗剂和络合剂完全溶解;⑵再向生产釜中依次加入渗透剂、铜材缓蚀剂、铝材缓蚀剂、钢铁防锈剂,保持生产釜温度20-40℃,充分搅拌30-60分钟,形成均匀透明溶液;⑶最后向生产釜中加入增溶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混合型表面活性剂,保持生产釜温度20-40℃,充分搅拌30-60分钟,直至均一透明,即为中性硅油硅脂清洗剂。如上所述的中性硅油硅脂清洗剂在清洗硅油硅脂方面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取得的优点和积极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清洗剂的作用机理简单科学,所选择的原料具有优良的清洗或防护作用,复配后原料之间通过协同作用,使它们的各种性能得到明显增强和提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混合型表面活性剂对硅油硅脂产生渗透、乳化和剥离作用;渗透剂能够协助表面活性剂快速穿过硅油硅脂层,渗透至工件表面,明显提升清洗效率;铜材缓蚀剂、铝材缓蚀剂和钢铁防锈剂在金属表面有非常强的吸附作用,在金属表面可形成均匀、牢固的憎水性保护膜;增溶剂,非常适合本体系,增溶效果明显,清洗剂体系在常温至60℃条件下稳定,不分层。2、本专利技术清洗剂对硅油硅脂的清洗效率高,使用浓度5-10%,超声波清洗4-6分钟,便可以将工件上的硅油硅脂清洗干净;对钢铁、铝、铝合金、铜、铜合金等金属材料不腐蚀,可满足工序间2-5天的防锈。3、本专利技术中性硅油硅脂清洗剂是中性产品,性质温和,成本低,不燃、不爆,不含亚硝酸钠、磷、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重金属盐、挥发性有机物(VOC)等有害物质,属于安全、环保,无毒,不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损害的清洗剂。4、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且所用原料来源广泛,获取容易,非常适用于大规模的工艺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性硅油硅脂清洗剂的第三方RoHS检验报告图片;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性硅油硅脂清洗剂的产品《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急性吸入毒性评价报告图片;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性硅油硅脂清洗剂的产品检测中心测试报告图片;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性硅油硅脂清洗剂的现场应用案例照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原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一种中性硅油硅脂清洗剂,其组成成分及重量份数为:所述助洗剂为碳酸钠、碳酸钾、氯化钾、苯甲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或者,所述络合剂为甲基甘氨酸二乙酸、聚天冬酸、聚环氧琥珀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较优地,所述渗透剂为支链烷基糖苷JFC-2G(如绿森化工生产)、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或者,所述铜材缓蚀剂为甲基苯并三氮唑、2-硫醇基苯并噻唑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较优地,所述铝材缓蚀剂为硅氧烷酮、DK-80(如杜肯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生产)、anycoatTM-3(如南京丹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较优地,所述钢铁防锈剂为酰胺基羧酸防锈剂、一乙醇胺硼酸酯、二乙醇胺硼酸酯、三乙醇胺硼酸酯、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性硅油硅脂清洗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分及重量份数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性硅油硅脂清洗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分及重量份数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硅油硅脂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洗剂为碳酸钠、碳酸钾、氯化钾、苯甲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或者,所述络合剂为甲基甘氨酸二乙酸、聚天冬酸、聚环氧琥珀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硅油硅脂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剂为支链烷基糖苷、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
或者,所述铜材缓蚀剂为甲基苯并三氮唑、2-硫醇基苯并噻唑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硅油硅脂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材缓蚀剂为硅氧烷酮、DK-80、anycoatTM-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硅油硅脂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铁防锈剂为酰胺基羧酸防锈剂、一乙醇胺硼酸酯、二乙醇胺硼酸酯、三乙醇胺硼酸酯、三乙醇胺油酸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其中,所述酰胺基羧酸防锈剂中的羧酸是一元、二元或三元有机羧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其碳原子数在9-1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硅油硅脂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溶剂为PI-LQ-AP、椰油烷基二羟乙基甲基氯化季铵盐乙氧基化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玲赵国胜张春玲冯侠
申请(专利权)人:华阳新兴科技天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