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聚丙烯(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ABS材料是一种通用的性能优良的热塑性材料,具有高表面光泽度、高弯曲模量及优良的耐冲击韧性性能,广泛使用在家电产品面壳类部件中。但是ABS材料相对于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等通用塑料,其价格较高,而且热变形温度低且耐候性较差,所以人们一直试图采用改性PP等通用塑料替代ABS材料。在常用的通用塑料中,PP材料具有比重轻、耐热性能优异、抗弯曲疲劳性好、价格低,广泛用在汽车、家电、食品容器等领域;但是普通的PP材料冲击韧性低、抗蠕变性差、成型收缩率大、尺寸稳定性较差,所以在很多应用场景下无法直接替代ABS材料。另外在实际应用中,PP材料由于其结晶特性导致其成型收缩率远远大于无定型状态的ABS材料,注塑厂家需要调整模具设计才能在原来的ABS模具上采用高光PP材料替代ABS材料,从而会提高设备成本。通过填充与增强改性,可以减小PP成型收缩率,使其达到与ABS成型收缩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第一聚丙烯5-35份、第二聚丙烯10-75份、相容剂5-15份、聚苯乙烯5-35份、玻璃纤维10-3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3-20份、偶联剂0.1-2份、抗氧剂0.1-0.5份;/n其中,第一聚丙烯的熔融指数高于第二聚丙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第一聚丙烯5-35份、第二聚丙烯10-75份、相容剂5-15份、聚苯乙烯5-35份、玻璃纤维10-3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3-20份、偶联剂0.1-2份、抗氧剂0.1-0.5份;
其中,第一聚丙烯的熔融指数高于第二聚丙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丙烯和/或第二聚丙烯均选自均聚PP、嵌段共聚PP和无规共聚PP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聚丙烯的熔融指数≥80g/10min(测试温度230℃,负载2.16kg);
优选地,所述第二聚丙烯的熔融指数范围为0.1-30g/10min(测试温度230℃,负载2.16k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丙烯的含量为10-30份;优选地,所述第二聚丙烯的含量为20-70份;
优选地,所述聚苯乙烯为通用级聚苯乙烯;优选地,所述聚苯乙烯的含量为10-3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在5wt%以上;优选地,所述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含量为5-2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和/或钛酸酯偶联剂;优选地,所述偶联剂的含量为0.1-10份;
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为聚丙烯专用玻璃纤维;
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的形态为短玻璃纤维或玻璃粉,优选为直径1-10μm、长度0.5-2mm的短纤维;
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的含量为10-25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容剂为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浪,李方,
申请(专利权)人:联泓江苏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