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免电晕聚丙烯膜的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74776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免电晕聚丙烯膜的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功能母粒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聚丙烯20~60重量份、改性聚醚胺10~50重量份以及极性增效剂10~40重量份。其中,改性聚醚胺和极性增效剂协同复配,使所述功能母粒与聚丙烯共混、形成均一稳定的分散体,并将极性增效剂中的极性官能团锚定于聚丙烯膜材料的表面,改善其表面极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功能母粒能够替代现有技术中的电晕处理步骤,持久、稳定地提高聚丙烯膜材料的表面极性,使其达因值达到38以上,且极性不会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发生衰减,可以充分满足聚丙烯膜后期的储存、粘接、涂覆以及印刷需求。

A functional masterbatch for corona free polypropylene film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免电晕聚丙烯膜的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合物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免电晕聚丙烯膜的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聚丙烯(PP)是一种热塑性材料,其相对密度较小,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耐热性、电绝缘性、机械强度以及耐磨加工性能等,在包装、机械、汽车、电子电器和纺织等众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应用,是世界五大通用塑料之一。目前聚丙烯的重要消费领域是包装袋和包装膜领域,聚丙烯薄膜因其力学性能优异、易于成型且来源广泛,在服装、化妆品、食品、书籍、纸巾等领域的包装中应用十分普遍。聚丙烯作为一种半结晶非极性聚合物,其表面极性低,导致胶粘剂、涂料或油墨不容易粘结,剥离强度低,附着力不强,而且与极性聚合物的相容性差,在不进行表面处理的前提下无法印刷上色,也无法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为了解决聚丙烯膜的表面极性问题,聚丙烯包装薄膜生产过程通常需要增加电晕处理步骤。电晕处理的原理是利用高频率高电压在被处理的材料表面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使聚丙烯表面的化学键断裂而产生游离基反应,使聚合物发生交联,表面变粗糙,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免电晕聚丙烯膜的功能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母粒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n聚丙烯 20~60重量份/n改性聚醚胺 10~50重量份/n极性增效剂 10~40重量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免电晕聚丙烯膜的功能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母粒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聚丙烯20~60重量份
改性聚醚胺10~50重量份
极性增效剂10~4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2~30g/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能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醚胺为酸酐类化合物改性的聚醚胺;
优选地,所述改性聚醚胺中酸酐类化合物的酸酐基与聚醚胺的氨基的摩尔比为1:(1~1.2);
优选地,所述聚醚胺的摩尔质量为200~20000g/mol;
优选地,所述酸酐类化合物为马来酸酐接枝非极性聚合物;
优选地,所述马来酸酐接枝非极性聚合物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1~8%;
优选地,所述马来酸酐接枝非极性聚合物选自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蜡、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或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优选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和/或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蜡;
优选地,所述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在230℃、2.16kg载荷条件下的熔融指数10~200g/10min;
优选地,所述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蜡在230℃、2.16kg载荷条件下的的熔融指数50~200g/10min;
优选地,所述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在190℃、2.16kg载荷条件下的的熔融指数1~20g/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功能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增效剂包括聚乙二醇和/或醛酮树脂;
优选地,所述极性增效剂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10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龙飞吕浩东宋唯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涵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