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原用火源携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4753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高原用火源携带装置,包括燃烧室壳体(3)、燃速调节盖(4)、隔热层(2)、挡灰板(6)等。燃烧室壳体(3)与外壳体(1)套装,燃烧室壳体(3)与外壳体(1)之间填充隔热层(2),燃速调节盖(4)置于燃烧室壳体(3)与外壳体(1)的上方并与外壳体(1)锁扣连接,燃速调节盖(4)上有孔并配有塞子(9)。用时打开锁扣取下燃速调节盖(4),点燃的固体燃料(5)放入燃烧室壳体(3)内后扣上燃速调节盖(4)。通过调节燃速调节盖(4)上出气孔塞子(9)的数目控制燃烧室壳体(3)内部的排气量,以控制固体燃料(5)的燃速。该装置可长时间在低温低压环境下保存和复制火源,结构坚固,便于携带。(*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火源携带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原用的火源携带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各种运动会及庆典活动所使用的火源携带装置,在结构上都是采用 类似马灯的形式,使用灯捻抽吸燃料罐内液体燃料在玻璃防风罩内明火燃烧。此 种火源携带装置只是适用于平原地区,但在高原地区,特别是在低温低压的情况 下,现有火源携带装置由于本身结构固有的特点只能携带明火,因此抗风性差、 燃料燃烧困难,导致燃烧不稳定,而且火源不易复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原用火源携带装置,通过使用隔热 材料包裹的燃烧室容纳固体燃料在其中暗火燃烧,克服现有火源携带装置在低温 低压下抗风性差、燃烧困难,无法复制火源的问题。一种适用于高原用火源携带装置,包括燃烧室壳体、灰斗、燃速调节盖、隔 热层、挡灰板和外壳体。燃烧室壳体与外壳体套装,燃烧室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瑱 充隔热层,燃速调节盖置于燃烧室壳体与外壳体的上方并与外壳体锁扣连接,燃 速调节盖上有孔并配有塞子,燃速调节盖上部有一凸台,将观察玻璃置于燃速调 节盖的凸台内,挡灰板与外壳体底部焊接,灰斗置于燃烧室壳体与外壳体的下方 并与外壳体锁扣连接,灰斗侧面有孔,燃烧室壳体内壁面竖轴方向均匀装有金属 条柱,并与燃烧室壳体内壁面焊接。外壳体上下部、灰斗和燃速调节盖都有安装 定位凸台。其中所述隔热层采用隔热轻质材料,将隔热轻质材料模压、或层铺、或绕巻成型,填充于燃烧室壳体与外壳体之间;或燃烧室壳体与外壳体间采用抽真空隔 热。隔热层能够有效降低燃料燃烧产生热量对本装置外壳体的传递,在低温低压 环境下既能保证火源的热量散失少,又能使本装置外壳体温度能够满足随身携带。 所述挡灰板形状为三爪与一圆环或双环为一体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四爪或五 爪与一圆环或双环为一体的形式。所述灰斗側面孔为2~20个,分布于灰斗侧面,作为固体燃料燃烧所需空气 入口。所述金属条柱直径2-5亳米,数量3~8根,以控制固体燃料位置。 所述燃烧室壳体形状为薄壁圆筒形,或正四棱柱、正六棱柱、正八棱柱形。 所述燃速调节盖上孔数目为4~12个,均布在燃速调节盖顶部,做为排气孔,并有与孔配套的塞子。燃速调节盖亦可采用档板风门形式调节燃烧室壳体内部的排气量。所述灰斗和燃速调节盖与外壳体的配对安装均采用锁扣结构,锁扣上加链条和圆环,便于拆卸与安装;同时灰斗和燃速调节盖与外壳体间有锁链连接,避免野外环境下取下部件或添加固体燃料时部件的遗失。所述外壳体外部带有一塞子袋,便于放置燃速调节盖上孔的塞子。 本专利技术使用时打开锁扣取下燃速调节盖,将点燃的固体燃料放入燃烧室壳体 内部后扣上燃速调节盖。根据不同的温度、压力,调节燃速调节盖上出气孔塞子 的数目,从而控制燃烧室壳体内部的排气量,以控制固体燃料的燃速。灰斗侧面 径向进气孔、燃速调节盖顶面轴向排气孔与燃烧室壳体内壁和固体燃料间的间隙 构成完整的气流通道,在保证固体燃料长时间稳定燃烧的同时,不造成窒息熄灭。 轻质的隔热层材料,如硅酸钙,能够有效降低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热量对本装置外 壳体的传递,既能使本装置外壳体温度在低温低压环境下能够满足随身携带的要 求,又能保证火源的热量散失少,能够持续维持固体燃料的燃烧。使用过程中, 固体燃料灰烬可自行从挡灰板处落入灰斗,不会造成燃烧通道的堵塞导致窒息固 体燃料。当需要复制火源时,打开锁扣取下灰斗,使用引火介质即可从燃烧室壳 体底部取火,实现火源复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固体燃料在本专利技术燃烧室壳体内部的暗火燃烧, 达到长时间在低温低压环境下保存和复制火源的能力,且自身结构坚固,便于携 带。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适用于高原用火源携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h为一种适用于高原用火源携带装置的燃速调节盖剖面示意图; 图2b为一种适用于髙原用火源携带装置的燃速调节盖俯视图;图3a为一种适用于高原用火源携带装置的挡灰板示意图; 图3b为一种适用于高原用火源携带装置的挡灰板示意图; 图4为一种适用于高原用火源携带装置的燃烧室截面示意图。1.外壳体2.隔热层3.燃烧室壳体4.燃速调节盖5.固体燃料6.挡灰板7.灰斗8.塞子袋9.塞子10.观察玻璃ll.金属条柱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适用于高原用火源携带装置,包括燃烧室壳体3、灰斗7、燃速调节盖4、 隔热层2、挡灰板6和外壳体1。燃烧室壳体3与外壳体1套装,燃烧室壳体3与 外壳体1之间填充隔热层2,燃速调节盖4置于燃烧室壳体3与外壳体1的上方并 与外壳体l锁扣连接,燃速调节盖4上有孔并配有塞子9,燃速调节盖4上部有一 凸台,将观察玻璃10置于燃速调节盖4的凸台内,挡灰板6与外壳体1底部焊接, 灰斗7置于燃烧室壳体3与外壳体1的下方并与外壳体l锁扣连接,灰斗7侧面 有孔,燃烧室壳体3内壁面竖轴方向均勻装有金属条柱,并与燃烧室壳体3内壁 面焊接。外壳体l上下部、灰斗7和燃速调节盖4都有安装定位凸台。将隔热轻质材料硅酸钙模压成型,填充于燃烧室壳体3与外壳体1之间。隔 热层2能够有效降低固体燃料5燃烧产生的热量对本装置外壳体1的传递,在低 温低压环境下既能保证火源的热量散失少,又能使本装置外壳体l的温度能够满 足随身携带的要求。其中挡灰板6形状为三爪与一圆环为一体的形式;灰斗7側面孔为十个,分 布于灰斗7侧面,作为固体燃料5燃烧所需空气入口;金属条柱11直径3亳米, 数量五根;燃烧室壳体3形状为薄壁圆简形;燃速调节盖4上开八个孔,均布在 燃速调节盖4顶部,做为排气孔,并有与孔配套的塞子9;灰斗7和燃速调节盖4 与外壳体l锁扣连接,所述外壳体外部带有一塞子袋8,便于放置燃速调节盖上孔 的塞子9。使用时打开锁扣取下燃速调节盖4,将点燃的固体燃料5放入燃烧室壳体3 后扣上燃速调节盖4。根据不同的温度、压力,通过调节燃速调节盖4上出气孔塞 子9的数目控制燃烧室壳体内部的排气量,从而控制固体燃料5的燃速。灰斗7 恻面径向进气孔、燃速调节盖4顶面轴向排气孔与燃烧室壳体3内壁和固体燃料5 间的间隙构成完整的气流通道,在保证固体燃料5长时间稳定燃烧的同时,不造成窒息熄灭。轻质的隔热层材料硅酸钙,能够有效降低固体燃料5燃烧产生热量 对本装置外壳体1的传递,既能使本装置外壳体1的温度在低温低压环境下能够 满足随身携带的要求,又能保证火源的热量散失少,能够持续维持固体燃料5的 燃烧。使用过程中,固体燃料5灰烬可自行从挡灰板6处落入灰斗7,不会造成燃 烧通道的堵塞导致窒息固体燃料5。当需要复制火源时,打开锁扣取下灰斗7,使 用引火介质即可从燃烧室壳体3底部取火,实现火源复制。权利要求1. 一种适用于高原用火源携带装置,包括燃烧室壳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灰斗(7)、燃速调节盖(4)、隔热层(2)、挡灰板(6)和外壳体(1);燃烧室壳体(3)与外壳体(1)套装,燃烧室壳体(3)与外壳体(1)之间填充隔热层(2),燃速调节盖(4)置于燃烧室壳体(3)与外壳体(1)的上方并与外壳体(1)锁扣连接,燃速调节盖(4)上有孔并配有塞子(9),燃速调节盖(4)上部有一凸台,将观察玻璃(10)置于燃速调节盖(4)的凸台内,挡灰板(6)与外壳体(1)底部焊接,灰斗(7)置于燃烧室壳体(3)与外壳体(1)的下方并与外壳体(1)锁扣连接,灰斗(7)侧面有孔,燃烧室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高原用火源携带装置,包括燃烧室壳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灰斗(7)、燃速调节盖(4)、隔热层(2)、挡灰板(6)和外壳体(1);燃烧室壳体(3)与外壳体(1)套装,燃烧室壳体(3)与外壳体(1)之间填充隔热层(2),燃速调节盖(4)置于燃烧室壳体(3)与外壳体(1)的上方并与外壳体(1)锁扣连接,燃速调节盖(4)上有孔并配有塞子(9),燃速调节盖(4)上部有一凸台,将观察玻璃(10)置于燃速调节盖(4)的凸台内,挡灰板(6)与外壳体(1)底部焊接,灰斗(7)置于燃烧室壳体(3)与外壳体(1)的下方并与外壳体(1)锁扣连接,灰斗(7)侧面有孔,燃烧室壳体(3)内壁面竖轴方向均匀装有金属条柱(11),并与燃烧室壳体(3)内壁面焊接,外壳体(1)上下部、灰斗(7)和燃速调节盖(4)都有安装定位凸台;灰斗(7)侧面径向进气孔、燃速调节盖(4)顶面轴向排气孔与燃烧室壳体(3)内壁和固体燃料(5)间的间隙构成完整的气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正任国周艾莉郭建宇王巧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三十一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