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纤维素改性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4734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1:48
抗菌纤维素改性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反应容器、离心脱水机、水槽、酸槽和碱槽,将纤维素和改性剂溶解到水中,在反应容器内保温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纤维素溶液;然后,加入盐酸溶液,将改性纤维素溶液调整至中性,再加入金属盐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静置得到混合液;然后,通过碱槽混合液中加入NaOH水溶液,至pH=10‑11,然后升温至120‑150℃,反应5小时,反应结束后,使用离心脱水机进行脱水、洗涤,至中性,得到抗菌改性纤维素,将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直接利用棉浆纤维素为原料直接进行生产,抗菌剂直接在纤维素体系内形成,另外,该抗菌纤维素改性的系统反应在反应釜内一次完成,工艺过程简单,降低了能源消耗。

Mod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antibacterial cellulo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纤维素改性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素改性
,具体属于抗菌纤维素改性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抗菌纤维的抗菌效果主要由抗菌剂决定,常用的抗菌剂主要有金属抗菌剂和金属氧化物抗菌剂等,由于纤维与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低,导致金属和金属氧化物无法很好的应用于纤维的抗菌。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纤维与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之间的结合强度,采用了在纤维表面接枝交联剂,然后通过交联剂增强纤维与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之间的结合强度的方法,但是纤维使用一定时间后,表面的抗菌剂脱落,纤维的抗菌性能会发生下降。纤维素纤维是由纤维素构成,为了提高纤维素纤维的抗菌能力,需要对纤维素进行改性,使其能与金属离子之间形成化学键,然后通过化学反应使金属离子转化为金属氧化物,使纤维素具有抗菌能力,最终使纤维素纤维整体也具有抗菌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抗菌纤维素改性系统及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抗菌纤维素改性的系统,包括:反应容器,用于原料的反应,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抗菌纤维素改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反应容器,用于原料的反应,所述的反应容器内设有加热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的反应容器底部设有出料口;/n离心脱水机,所述的离心脱水机用于对反应容器内的物料进行脱水和洗涤;/n水槽,用于盛放去离子水;/n酸槽,用于盛放酸性溶液;/n碱槽,用于盛放碱性溶液;/n所述的反应容器分别于碱槽、水槽和酸槽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管道上设有阀门和流量计。/n

【技术特征摘要】
1.抗菌纤维素改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容器,用于原料的反应,所述的反应容器内设有加热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的反应容器底部设有出料口;
离心脱水机,所述的离心脱水机用于对反应容器内的物料进行脱水和洗涤;
水槽,用于盛放去离子水;
酸槽,用于盛放酸性溶液;
碱槽,用于盛放碱性溶液;
所述的反应容器分别于碱槽、水槽和酸槽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管道上设有阀门和流量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纤维素改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为反应釜,所述的碱槽内盛放有NaOH水溶液,所述的酸槽内盛放有盐酸溶液。


3.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的抗菌纤维素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纤维素和改性剂溶解到反应容器内的水中,搅拌均匀,在反应釜内保温反应6小时,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纤维素溶液;
S2,通过酸槽,向S1中加入盐酸溶液,将改性纤维素溶液调整至中性,然后加入金属盐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静置12小时,得到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飞张丽荣小瑛张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三宝棉纺针织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