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α-芋螺毒素Mr1.1的二聚体、合成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二聚体合成及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α-芋螺毒素Mr1.1的二聚体、合成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α9α10乙酰胆碱受体(nAChR)为近年来新发现的乙酰胆碱受体亚型之一,是治疗慢性疼痛的靶标,对外伤和化疗引起的疼痛具有明显作用。目前,特异性作用于α9α10nAChR的α-芋螺毒素为Vc1.1,RgIA和PeIA等。但是由于人体和老鼠体内α9α10nAChR的差异性,这些毒素在人体α9α10nAChR上的活性明显下降,不足以成药。Mr1.1是通过PCR对Conusmarmoreus的毒液管的cDNA序列进行扩增而得到的新的α-4/7芋螺毒素。CanPenget.al.的研究表明:Mr1.1能够特异性作用于老鼠α7nAChR,并在体内显示镇痛活性。Mr1.1是α9α10nAChR的特异性抑制剂,其靶向性远高于α7nAChR。Mr1.1对α9α10nAChR的抑制活性要大于Vc1.1和RgIA,为102.6±6.7nM。但是为发展成为镇痛药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α-芋螺毒素Mr1.1的二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α-芋螺毒素Mr1.1的二聚体的结构式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α-芋螺毒素Mr1.1的二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α-芋螺毒素Mr1.1的二聚体的结构式为:
α-芋螺毒素Mr1.1为多肽类化合物,其包含有两对二硫键,为I–III、II–IV连接方式,且C端酰胺化;氨基酸结构均用氨基酸的简写表示,两个半胱氨酸之间的连接表示其侧链之间形成的二硫键。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α-芋螺毒素Mr1.1的二聚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α-芋螺毒素Mr1.1的二聚体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叠氮化Mr1.1的合成是通过在Mr1.1的N端引入叠氮九聚乙二醇羧酸完成;
第二步,linker的合成通过多肽固相合成以RinkAmide-MBHA树脂为载体,将GRRRRG偶联到树脂载体上;再将双Fmoc保护的赖氨酸偶联到甘氨酸的N端,通过20%哌啶脱除赖氨酸上主链和侧链上的Fmoc保护基,并与5-己炔酸偶联,合成含有两个炔基的linker的树脂肽;通过TFA:Tips:H2O=90:5:5为切割条件,将多肽从树脂上切割,并脱去所有氨基酸侧链的保护基;液相分离纯化,冻干,得到目标linker;
第三步,Mr1.1二聚体的合成是通过叠氮化Mr1.1上的叠氮官能团和linker上的炔基发生click反应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α-芋螺毒素Mr1.1的二聚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叠氮化Mr1.1肽的合成具体包括:
(1)通过多肽固相合成技术,以RinkAmide-MBHA树脂为载体,将Mr1.1的C端连接到树脂载体上;以四当量的Fmoc保护的氨基酸为原料,四当量的HCTU和八当量的DIEA为缩合试剂,室温反应1h为缩合条件实现氨基酸的偶联;
(2)以20%的哌啶为Fmoc脱除条件脱去Fmoc保护基,进行下一个氨基酸的偶联,以此重复,实现野生型Mr1.1树脂肽的合成;
(3)在实现Mr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