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耦合平板膜的厌氧电化学污泥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4617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极耦合平板膜的厌氧电化学污泥处理装置,其特点是平板膜组件两侧设有碳毡与钛网组成的挂膜电极,挂膜电极和平板膜组件由两固定挡板支撑,设置在曝气管上方;所述碳毡/碳布以10~15毫米间隙距离设置在平板膜组件两侧;所述钛网贴合在碳毡/碳布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电活性生物膜结构,丰富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定向驯导电活性功能微生物,快速稳定内部厌氧微生物代谢环境,提高内部消化效率,同时可以减少絮状物、胶体等在平板膜组件的沉积,缓解膜污染,提高底物消化效率,改善出水水质,同时实现CO

An anaerobic electrochemical sludge treatment device with electrode coupled flat memb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极耦合平板膜的厌氧电化学污泥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膜分离和厌氧电化学
,尤其是一种挂膜负载电极耦合平板膜的厌氧电化学污泥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s)于上世纪70年代由Grethlein等人首次提出,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已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的厌氧处理中得到大量研究和成功应用。该技术主要借助于细微膜孔径对大分子物质的截留作用,以及反应器在厌氧环境下对污泥等生物质废物的厌氧消化作用,来提高对底物的处理效果。与好氧工艺和传统的厌氧工艺相比,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具有多重优势,如厌氧消化过程更加稳定、能耗降低、占地面积缩小、污泥产量减少、处理效果提升、能源回收效率增强等。但是,膜污染是一直是制约其应用与推广的重要限制因素,该现象的发生和加重,会导致膜通量下降、膜压升高,继而使得反应器运行性能恶化。因此,为了缓解和控制膜污染,许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中国专利申请《一种能有效缓解膜污染的分置式厌氧陶瓷膜生物反应器》(申请公布号CN108191055A,申请公布日2018.06.22)提出一种利用陶瓷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耦合平板膜的厌氧电化学污泥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10)内的平板膜组件(12),以及设置在平板膜组件(12)下方的曝气管(9),其特征在于平板膜组件(12)两侧设有碳毡/碳布(5)与钛网(6)组成的挂膜电极,挂膜电极和平板膜组件(12)由两固定挡板(4)支撑,且垂直设置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10)的对称轴线上;所述固定挡板(4)底部设有插槽(7)和导流板(8),两导流板(8)与两固定挡板(4)呈外“八”字形设置;所述碳毡/碳布(5)以10~15毫米间隙距离设置在平板膜组件(12)两侧;所述钛网(6)设置在碳毡/碳布(5)外侧,且与碳毡/碳布(5)紧密贴合;所述固定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耦合平板膜的厌氧电化学污泥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10)内的平板膜组件(12),以及设置在平板膜组件(12)下方的曝气管(9),其特征在于平板膜组件(12)两侧设有碳毡/碳布(5)与钛网(6)组成的挂膜电极,挂膜电极和平板膜组件(12)由两固定挡板(4)支撑,且垂直设置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10)的对称轴线上;所述固定挡板(4)底部设有插槽(7)和导流板(8),两导流板(8)与两固定挡板(4)呈外“八”字形设置;所述碳毡/碳布(5)以10~15毫米间隙距离设置在平板膜组件(12)两侧;所述钛网(6)设置在碳毡/碳布(5)外侧,且与碳毡/碳布(5)紧密贴合;所述固定挡板(4)设置在钛网(6)外侧,且与钛网(6)紧密贴合;所述平板膜组件(12)与挂膜电极由插槽(7)夹持在两固定挡板(4)内,且与插槽(7)为插接;所述曝气管(9)设置在呈外“八”字形设置的两导流板(8)内;所述钛网(6)电性连接电势调控装置(13);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器(10)顶部设有湿式气体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广印潘阳陆雪琴王建辉支忠祥郑韶娟张衷译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