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文力专利>正文

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4606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处理装置,其包括:热介质管路,用于输送热介质;所述热介质管路上串联的连通有第一储罐和第二储罐,所述第一储罐内设置有换热结构,所述第二储罐内设置有过滤结构;串联连通到所述换热结构和所述过滤结构的水管;所述热介质管路中的热介质通过所述换热结构与水管中的水换热并加热所述过滤结构;所述水管内的水流经所述过滤结构。通过设置带有过滤装置的第二储罐,使得冷水在被加热的同时也能够被过滤净化;同时热介质对过滤装置的加热可以提高过滤装置的效率。

Heat treatment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日间通过潜热储存介质吸收太阳能来实现能量的存储,如此可大幅度的节约能源,如需要能源供应,通过潜热储存介质的热能与冷水进行换热,实现将冷水加热成为热水,再将热水供热于工厂,家庭,渔业使用。就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来说,早期的技术一般采用导热油、水蒸气或空气等作为传热工质,但水蒸气和空气在高温下存在传热系数低,系统压力高,导热油最高使用温度受到限制等缺点,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了系统的投资。同时,对于太阳能利用来说,由于太阳辐射的波动性和间歇性,使其存在着不可控及不连续的技术缺陷。为了提高储能的可控性,许多现有技术开始使用熔盐来作为传热工质。例如,文献1(DE102009012318.0)公开了一种储热系统,该储热系统具有多个储罐、管道系统和控制单元,潜热储存介质布置在多个储罐中,管道系统具有用于向储罐内供给热量的供给管道和用于从储罐排出热量的排放管道,其中,管道系统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阀,通过一个或更多个阀,通向至少一个储罐的至少一个供给管道和/或来自至少一个储罐的至少一个排放管道能够被关闭或改变其流速,控制单元与一个或更多个阀连接,并构造成使其致动一个或更多个阀。通过控制管道系统内水流流速间接的控制存储在储罐内的热量的流出速度。使得能量可以以受控的形式析出。但是,由于受到储罐容量的限制,传热或者储热工质隔着管状或板状导热介质换热时,接触面相对较小。例如文献2(CN108225080A)的换热装置。当能量密度较高时,必须通过设置多个储罐反复对冷水加热。空间利用率和换热效率都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热处理装置在能量密度较高时换热效率不匹配且空间占用大的缺陷,提供一种换热效率、空间利用率更高的热处理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热介质管路,用于输送热介质;所述热介质管路上串联的连通有第一储罐和第二储罐,所述第一储罐内设置有换热结构,所述第二储罐内设置有过滤结构;串联连通到所述换热结构和所述过滤结构的水管;所述热介质管路中的热介质通过所述换热结构与水管中的水换热并加热所述过滤结构;所述水管内的水流经所述过滤结构。较佳的,热介质由热介质管路注入到所述第一储罐的罐体内,所述换热结构包括若干间隔层叠的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在所述第一储罐的罐体内浸没到所述热介质中;所述水管接触所述换热板。较佳的,所述第二储罐的罐体内设有一滤桶,所述滤桶串联连通到所述水管,并且所述滤桶内设置有用于过滤的填料,所述填料的至少一部分为颗粒状;所述第二储罐内的热介质至少部分包围所述滤桶。较佳的,所述热介质为熔盐。较佳的,所述热处理装置包括有多个串联连通的第二储罐;多个所述第二储罐的滤桶内分别装填有不同的填料。较佳的,所述热处理装置包括有2个串联连通第二储罐,位于上游的所述第二储罐的滤桶内填装的填料为石英砂;位于下游的所述第二储罐的滤桶内填装的填料为活性炭。较佳的,所述滤桶以抽拉的方式,活动嵌套进所述第二储罐。较佳的,所述滤桶内层叠设置有不同填料。较佳的,按照所述滤桶接入所述水管的位置到接出所述水管的位置,所述填料被依次层叠的设置为有孔棉状材料、石英、活性炭。较佳的,所述水管还连接到用于控制所述水管水流的电机,所述第一储罐、第二储罐和/或所述水管、所述热介质管路的出入口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带有过滤装置的第二储罐,使得冷水在被加热的同时也能够被过滤净化;同时热介质对过滤装置的加热可以提高过滤装置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热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热处理装置的第二储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实施例的热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热处理装置100包括有热介质管路20,用于输送热介质。热介质管路20上串联连通有第一储罐30、第二储罐40和第二储罐50。此处,串联连通可以理解为,热介质管路20中的热介质依次流经第一储罐30、第二储罐40和第二储罐50。第一储罐30内设有腔体32,腔体32内容设有若干间隔层叠的换热板所形成的换热结构31。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换热面积,换热结构31也可以是蜂巢状。第二储罐40和第二储罐50中也分别容设有腔体42和腔体52。腔体42和腔体52内被塞入可以自由拔插的滤桶,即,滤桶以抽拉的方式,活动嵌套进腔体42和腔体52。滤桶内设置有用于过滤的填料,填料的至少一部分为颗粒状。具体的,位于上游的第二储罐40的滤桶内填装的填料41为石英砂;位于下游的第二储罐50的滤桶内填装的填料51为颗粒状活性炭。此外,水管包括进水端11、13、15和出水端12、14、16以及连接进水端与出水端的管路。水管串联连通到换热结构31的和作为过滤结构的滤桶内。具体的,进水端11、13、15分别延伸至换热结构31、填料41、填料51的底部,再由出水端12、14、16将水排出至下游。也就是说,水管内的水流经换热结构31和滤桶内的填料41、51。水管在进入第一储罐30时,接触换热结构31的换热板。此处,换热板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其形状和结构不再赘述。第二储罐40、50内的热介质包围滤桶,具体的形式可以是热介质填充到腔体42、52外。或者,采用蛇管包围腔体42、52的形式,蛇管内流淌的热介质可以隔着滤桶和腔体对填料41、51加热。也就是说,热介质通过热介质管路被注入到第一储罐30并流经第二储罐40、50。热介质由热介质管路注入到第一储罐30的罐体内,换热板在第一储罐的罐体内浸没到热介质中。在本实施例中,热介质为熔盐。熔盐,盐类熔化后形成的熔融体,例如碱金属、碱土金属的卤化物、硝酸盐、硫酸盐的熔融体。熔盐是金属阳离子和非金属阴离子所组成的熔融体。能构成熔盐的阳离子有80余种,阴离子有30余种,组合成的熔盐可达2400余种。由于金属阳离子可有几种不同的价态,阴离子还可组成不同的络合阴离子,实际上熔盐的数目将超过2400种。在现有技术中,如文献1所述,储罐仅依靠换热板等结构进行热交换,因此在水流速度和出水温度均有要求的情况下,通常需要设置复数个储罐进行加热。另外,在出水速度变化时,出水水温会产生急剧的变化。本实施例中,由于热介质对填料41、51加热,而填料41、51至少一部分为颗粒状,使得已被加热的填料41、51可以以极大的接触面积与水接触,当出水速度变化时,水温在一定时间内的上升和下降趋势趋于缓和,不会发生急剧的水温变化。另一方面,填料41、51本身对水流的净化作用,在加热后会得到提升。使得水流在出水前可以被更好的净化。在加热前,滤桶内的悬浮液温度低,粘度大,过滤速度慢。液体的粘度是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热介质管路,用于输送热介质;/n所述热介质管路上串联的连通有第一储罐和第二储罐,/n所述第一储罐内设置有换热结构,所述第二储罐内设置有过滤结构;/n串联连通到所述换热结构和所述过滤结构的水管;/n所述热介质管路中的热介质通过所述换热结构与水管中的水换热并加热所述过滤结构;/n所述水管内的水流经所述过滤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热介质管路,用于输送热介质;
所述热介质管路上串联的连通有第一储罐和第二储罐,
所述第一储罐内设置有换热结构,所述第二储罐内设置有过滤结构;
串联连通到所述换热结构和所述过滤结构的水管;
所述热介质管路中的热介质通过所述换热结构与水管中的水换热并加热所述过滤结构;
所述水管内的水流经所述过滤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热介质由热介质管路注入到所述第一储罐的罐体内,
所述换热结构包括若干间隔层叠的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在所述第一储罐的罐体内浸没到所述热介质中;
所述水管接触所述换热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储罐的罐体内设有一滤桶,所述滤桶串联连通到所述水管,并且所述滤桶内设置有用于过滤的填料,所述填料的至少一部分为颗粒状;
所述第二储罐内的热介质至少部分包围所述滤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介质为熔盐。


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文力李清瀚曾紫纶
申请(专利权)人:曾文力李清瀚曾紫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