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电石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549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石锅技术领域,是一种新式电石锅,包括锅体、前锅耳和后锅耳,锅体呈上大下小的圆台形,锅体上设有开口向上的电石腔,锅体前侧上端中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前起模豁口,对应前起模豁口位置的锅体后侧上端中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后起模豁口;锅体前侧设有前锅耳,前锅耳包括插板、上铰接耳、上拐臂、下铰接耳、下拐臂、固定卡座和固定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构思巧妙,通过将插板与锅体铰接在一起,便于插板的开启与关闭;通过设置倾斜的锅体外壁,便于插板自动开启;通过设置锅檐,便于将多个锅体搭在一起,避免翻锅现象发生,具有高效、快速和安全的特点。

New type calcium carbide 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式电石锅
本技术涉及电石锅
,是一种新式电石锅。
技术介绍
电石炉内碳材进入炉内后借助三相电极产生电弧热、电阻热、传导热,碳材凭借电弧热和电阻热在1800-2200℃的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电石,后经3个出炉口进行出炉作业。现有盛装炙热电石的电石锅还停留在以往需要人工敲击锅耳,松动后翘起取下,锅底变形更换频繁,炉眼处轨道不易清理;完成整个出炉过程繁琐危险系数较高;后期对电石锅局部进行改造也降低了危险系数,但是整体使用便捷度不能满足现场使用;因此现有电石锅存在以下的的问题:1、作业人员距离电石锅距离过近且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发生烫伤;2、液态电石凝结较快作业人员敲击困难不易敲碎,且电石锅液态电石内部结构不均匀,锅耳安装方式为内扣模式敲击锅耳极易发生电石四溅现象,从而造成烫伤;3、电石锅锅底铺垫层薄厚不一,锅底高温下使用出现中心位置凹凸不能使用;4、电石锅内接电石时,由于高温电石锅及电石锅插板变形,电石锅插板取不出,安装电石锅插板提上提下增加员工劳动力;5、出炉过程中维护不当,将电石锅插板掉入电石锅内,对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式电石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前锅耳和后锅耳,锅体呈上大下小的圆台形,锅体上设有开口向上的电石腔,锅体前侧上端中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前起模豁口,对应前起模豁口位置的锅体后侧上端中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后起模豁口;锅体前侧设有前锅耳,前锅耳包括插板、上铰接耳、上拐臂、下铰接耳、下拐臂、固定卡座和固定销,前起模豁口内设有与其形状一致的插板,插板前侧上下间隔固定安装有上拐臂和下拐臂,对应上拐臂上方位置的锅体前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插板右方上铰接耳,对应上拐臂和下拐臂之间位置的锅体前侧固定安装有位于上铰接耳下方的下铰接耳;上拐臂包括上固定部和上铰接部,上固定部后端与插板前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上固定部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式电石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前锅耳和后锅耳,锅体呈上大下小的圆台形,锅体上设有开口向上的电石腔,锅体前侧上端中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前起模豁口,对应前起模豁口位置的锅体后侧上端中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后起模豁口;锅体前侧设有前锅耳,前锅耳包括插板、上铰接耳、上拐臂、下铰接耳、下拐臂、固定卡座和固定销,前起模豁口内设有与其形状一致的插板,插板前侧上下间隔固定安装有上拐臂和下拐臂,对应上拐臂上方位置的锅体前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插板右方上铰接耳,对应上拐臂和下拐臂之间位置的锅体前侧固定安装有位于上铰接耳下方的下铰接耳;上拐臂包括上固定部和上铰接部,上固定部后端与插板前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上固定部前端与上铰接部左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上铰接部右端与上铰接耳铰接在一起;下拐臂包括下固定部和下铰接部,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康宁江军李欢胡文军吴大录雷小武邓富勤李建鹏董博锋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中泰矿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