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活性菌剂的污水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活性菌剂的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水污染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1985年以来我国废水年排放量一直维持在350亿—400亿立方米左右。排放的这些废水中,仅10%的生活废水和70%的工业废水得到处理,且其中约有一半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出水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其余未经处理的废水则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中,致使我国的水环境遭受了严重污染和破坏。城镇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也随着城镇建设与发展而呈递增的趋势,近几年虽采取了大量的控制措施,但水体进一步变劣的趋势仍在继续。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989669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其公开了一种深度脱除氮和COD的污水处理工艺,先采用反硝化深床生物滤池处理对含氮和COD的污水先进行脱氮处理,此处理单元使用反硝化菌;出水进入臭氧催化氧化单元,在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作用下,进行脱除COD;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是将重质油梯级分离萃余残渣于700~950℃、惰性气氛下热裂解0.5~2h,依次用二氯甲烷、乙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活性菌剂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nS1:污水经过格栅进行初步过滤;/nS2:经过所述步骤S1初步过滤后的污水进入调节池内进行调节;/nS3:经过所述步骤S2中的调节池调节后的污水通入颗粒化污泥池内进行处理,所述颗粒化污泥池内添加有颗粒化污泥,且所述颗粒化污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载体100-120份,菌剂20-30份;/nS4:经过步骤S3中的颗粒化污泥池处理的污泥排入二沉池内进行沉淀,所述二沉池内检测合格的污水直接排放,所述二沉池内检测不合格的污水回流到所述颗粒化污泥池内进行二次处理,所述二沉池内的下层污泥直接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活性菌剂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1:污水经过格栅进行初步过滤;
S2:经过所述步骤S1初步过滤后的污水进入调节池内进行调节;
S3:经过所述步骤S2中的调节池调节后的污水通入颗粒化污泥池内进行处理,所述颗粒化污泥池内添加有颗粒化污泥,且所述颗粒化污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载体100-120份,菌剂20-30份;
S4:经过步骤S3中的颗粒化污泥池处理的污泥排入二沉池内进行沉淀,所述二沉池内检测合格的污水直接排放,所述二沉池内检测不合格的污水回流到所述颗粒化污泥池内进行二次处理,所述二沉池内的下层污泥直接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活性菌剂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4中二沉池内的中层污泥进入颗粒化污泥池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活性菌剂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载体包括以下体积份数比的组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活性菌剂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菌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活性菌剂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复合COD菌选自凝结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复合脱氮菌选自亚硝化单胞菌、亚硝化螺菌、亚硝化球菌、亚硝化叶菌、硝化刺菌、硝化球菌、地衣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复合聚磷菌选自侧芽孢杆菌、水生异常球菌、巨大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地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活性菌剂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勇生,郑言,言文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