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水池实验用行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4496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水池实验用行车系统,属机电一体化领域。该系统由机械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其中机械部分包括纵向大行车系统(1)、横向小行车系统(2)、竖直升降及旋转系统(3);控制部分主要由显示器、工控机、PLC、供电及通讯线缆、限位开关组成。一种高精度水池试样用行车系统所有驱动装置采用高惯量伺服电机+减速机形式。纵向大行车系统(1)、横向小行车系统(2)的驱动轮采用齿轮复合轮,轨道采用齿条复合轨。一种高精度实验用水池行车系统,通过齿轮齿条啮合行走、高惯量伺服电机驱动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驱动装置在轨道上打滑,提高行车的走行精度,行车走行误差由原来的3‑5毫米,能够降低到0.3‑0.5毫米,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A driving system for high precision pool experi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水池实验用行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车系统,特别是一种高精度水池实验用行车系统,属于机电一体化领域。
技术介绍
地球表面主要由陆地和海洋组成,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广袤的海洋中蕴藏着许多未被人类发现的秘密,海洋对人类还充满了神秘感,探索海洋,研究海洋,利用海洋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对于声、光、电、磁等在水中的传导、传播,以及声、光、电、磁等在水中的特性研究是人们一直以来的研究方向。虽然地球上遍布海洋,但对于声、光、电、磁在水中的特性研究并不是很便利。由于进行声、光、电、磁等在水中的特性研究时,必须在水中进行,然而受海洋、天气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往往需要依靠天气等自然条件允许才可以进行,且在水中进行实验时需要动用船只等水上设备,往往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降低研究声、光、电、磁在水中的特性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特性研究的实验可随时进行,在世界各地许多研究院所都建有室内水池,用于模拟海水环境。声、光、电、磁等在水中的特性研究需要其相对于水是运动状态,因此,在水池上部需要设置三维行车系统,实现设备在水中的三维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水池实验用行车系统,由机械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机械部分包括纵向大行车系统(1)、横向小行车系统(2)、竖直升降及旋转系统(3),竖直升降及旋转系统(3)安装在横向小行车系统(2)上,横向小行车系统(2)安装在纵向大行车系统(1)上;纵向大行车系统(1)由大行车轨道(11)、大行车行走装置(12)、大行车架体(13)、离合器(14)和大行车驱动装置(15)组成;横向小行车系统(2)由小行车轨道(21)、小行车行走装置(22)、竖直升降及旋转安装架(23)和小行车驱动装置(24)组成;竖直升降及旋转系统(3)包括升降组件(31)和旋转组件(32);控制部分主要由显示器、工控机、PL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水池实验用行车系统,由机械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机械部分包括纵向大行车系统(1)、横向小行车系统(2)、竖直升降及旋转系统(3),竖直升降及旋转系统(3)安装在横向小行车系统(2)上,横向小行车系统(2)安装在纵向大行车系统(1)上;纵向大行车系统(1)由大行车轨道(11)、大行车行走装置(12)、大行车架体(13)、离合器(14)和大行车驱动装置(15)组成;横向小行车系统(2)由小行车轨道(21)、小行车行走装置(22)、竖直升降及旋转安装架(23)和小行车驱动装置(24)组成;竖直升降及旋转系统(3)包括升降组件(31)和旋转组件(32);控制部分主要由显示器、工控机、PLC、供电及通讯线缆、限位开关组成;其特征是,大行车行走装置(12)、小行车驱动装置(24)的驱动轮为复合轮,复合轮中间部分为承重部分,两侧为驱动部分;大行车轨道(11)、小行车轨道(21)为复合轨,中间为承重部分,两侧为驱动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水池实验用行车系统,其特征是,复合轮中间承重部分为圆柱形,两侧驱动部分为齿轮形;复合轨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巍孙志刚李麟胡清徐志夺梁启萌徐健博高斯博许杰李欣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