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皮带移动机尾拉移降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4206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0:02
一种综采工作面皮带移动机尾拉移降阻装置,包括滑板,滑板的前端具有向前且向上弯折的折弯部,滑板在折弯部以后的部分依次相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固定单元;固定单元包括沿滑板前后方向依次相间隔设置的两个固定夹板、开设在滑板上的且用于与两个固定夹板相配合的两对安装孔A、分别与两对安装孔A相配合的两个U型螺杆及分别与两个U型螺杆相配合的两对螺母A;两个固定夹板之间的距离大于自移机尾站腿的尺寸;固定夹板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一对安装孔A相配合的两个安装孔B,U型螺杆的两个自由端由下向上依次穿过滑板上的两个安装孔A和固定夹板上的两个安装孔B后与一对螺母A通过螺纹连接。该装置能有效的起到降阻作用,可以降低拉移过程中阻力。

Drag reducing device of belt moving machine in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综采工作面皮带移动机尾拉移降阻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综采工作面皮带移动机尾拉移降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煤矿综采工作面采用胶带输送机进行运输作业,随着工作面的回采需要不断拉移胶带输送机自移机尾。由于矿井地质条件及装备的诸多限制,胶带输送机自移机尾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完全实现自移操作。综采工作面的底板一般为强度较低的泥岩,遇水易膨胀,强度降低,当拉移胶带输送机机尾时,胶带输送机自移机尾站腿因接触面积小易陷入松软的泥岩中,造成拉移阻力的增大,从而需要采用回柱绞车辅助进行拉移,不仅增加了拉移的难度,而且增加了作业工序,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综采工作面皮带移动机尾拉移降阻装置,该装置能有效的起到降阻作用,可以降低拉移过程中阻力,保证胶带输送机机尾的顺利拉移,可有效解决胶带输送机机尾在泥岩底板时站腿下陷、戗地和拉移阻力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综采工作面皮带移动机尾拉移降阻装置,包括滑板,所述滑板的前端具有向前且向上弯折的折弯部,滑板在折弯部以后的部分依次相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固定单元,每个固定单元与一个自移机尾站腿相配合;所述固定单元包括沿滑板前后方向依次相间隔设置的两个固定夹板、开设在滑板上的且用于与两个固定夹板相配合的两对安装孔A、分别与两对安装孔A相配合的两个U型螺杆及分别与两个U型螺杆相配合的两对螺母A;两个固定夹板之间的距离大于自移机尾站腿的尺寸;所述固定夹板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一对安装孔A相配合的两个安装孔B,U型螺杆的两个自由端由下向上依次穿过滑板上的两个安装孔A和固定夹板上的两个安装孔B后与一对螺母A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滑板由前到后依次设置的多个承载板相连接组成;所述折弯部设置在首端的承载板的前端,相邻的承载板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前端和后端各开设有一对安装孔C,相邻承载板与连接板相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与一对安装孔C相配合的一对安装孔D,两对锁紧螺栓由下向上穿过相邻承载板上的两对安装孔D后再穿过连接板上的两对安装孔C后分别与两对螺母B连接。进一步,所述折弯部的长度为150~250mm,仰角15~20°。这样,可以更好的适应当综采工作面的底板为煤体时的工况,能有效承载自移机尾跑道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前行的阻力。进一步,所述折弯部的长度为250~350mm,仰角20~25°。这样,可以更好的适应当综采工作面的底板为泥岩时的工况,能有效承载自移机尾跑道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前行的阻力。进一步,为了避免因固定夹板过长而导致与外物发生刮擦的情况发生,所述固定夹板的长度不大于滑板的宽度。作为一种优选,首端的承载板上设置有一个固定单元,其余的承载板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单元。本技术通过使滑板上设置有由两个固定夹板及U型螺杆形成的固定单元,能将自移机尾站腿有效地通过滑板来承载,并通过固定单元来进行与滑板的固定连接,从而能通过增加承载面积的方式来降低自移机尾站腿前行过程的阻力,尤其适用于煤矿综采工作面底板为泥岩等软岩地质条件下胶带输送机自移机尾的拉移,同时,滑板1前端设置的折弯部有效地防止了下陷、戗地,降低了阻力。此降阻装置减小了拉移过程中松软底板对自移机尾的阻力,实现了胶带输送机机尾顺利拉移。将本技术应用于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胶带输送机运输系统中,当拉移胶带输送机自移机尾时,经过此降阻装置,可大大减小松软人综采工作面底板对自移机尾的阻力,从而能实现设备的顺利拉移。该装置使用方便,安全高效、制造成本低,在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对于其他的煤矿开采工程亦具有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中滑板中首端的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滑板中非首端的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固定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U型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滑板,2、固定夹板,3、U型螺杆,4、螺母A,5、连接板,6、锁紧螺栓,7、螺母B,8、折弯部,9、安装孔A,10、安装孔B,11、安装孔D,12、自移机尾站腿,13、自移机尾跑道,14、承载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综采工作面皮带移动机尾拉移降阻装置,包括滑板1,所述滑板1的前端具有向前且向上弯折的折弯部8,滑板1在折弯部8以后的部分依次相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固定单元,每个固定单元与一个自移机尾站腿12相配合;所述固定单元包括沿滑板1前后方向依次相间隔设置的两个固定夹板2、开设在滑板1上的且用于与两个固定夹板2相配合的两对安装孔A9、分别与两对安装孔A9相配合的两个U型螺杆3及分别与两个U型螺杆3相配合的两对螺母A4;两个固定夹板2之间的距离大于自移机尾站腿12的尺寸;所述固定夹板2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一对安装孔A9相配合的两个安装孔B10,U型螺杆3的两个自由端由下向上依次穿过滑板1上的两个安装孔A9和固定夹板2上的两个安装孔B10后与一对螺母A4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滑板1由前到后依次设置的多个承载板14相连接组成;所述折弯部8设置在首端的承载板14的前端,相邻的承载板14之间通过连接板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5的前端和后端各开设有一对安装孔C,相邻承载板14与连接板5相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与一对安装孔C相配合的一对安装孔D11,两对锁紧螺栓6由下向上穿过相邻承载板14上的两对安装孔D11后再穿过连接板5上的两对安装孔C后分别与两对螺母B7连接。折弯部8的仰角和长度及根据综采工作面的软底强度来确定。作为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折弯部8的长度为150~250mm,仰角15~20°。这样,可以更好的适应当综采工作面的底板为煤体时的工况,能有效承载自移机尾跑道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前行的阻力。作为另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折弯部8的长度为250~350mm,仰角20~25°。这样,可以更好的适应当综采工作面的底板为泥岩时的工况,能有效承载自移机尾跑道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前行的阻力。为了避免因固定夹板过长而导致与外物发生刮擦的情况发生,所述固定夹板2的长度不大于滑板1的宽度。作为一种优选,首端的承载板14上设置有一个固定单元,其余的承载板14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单元。使用时,将自移机尾跑道13下部的自移机尾站腿12的下端通过固定单元固定连接在滑板1的上表面,以增加自移机尾的承压面积,降低单位面积的承压重量。具体地,使自移机尾站腿12下端的滑撬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固定夹板2,并通过U型螺杆3固定连接滑板与固定夹板2,以通过固定单元将自移机尾站腿12固定在滑板1上。该降阻装置安装数量与胶带输送机自移机尾机架数量保持一致,一节机架两侧各布置一套,用连接板5配合锁紧螺栓连接成整体,增加了综采工作面胶带输送机自移机尾原滑撬与底板的接触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采工作面皮带移动机尾拉移降阻装置,包括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的前端具有向前且向上弯折的折弯部(8),滑板(1)在折弯部(8)以后的部分依次相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固定单元,每个固定单元与一个自移机尾站腿(12)相配合;/n所述固定单元包括沿滑板(1)前后方向依次相间隔设置的两个固定夹板(2)、开设在滑板(1)上的且用于与两个固定夹板(2)相配合的两对安装孔A(9)、分别与两对安装孔A(9)相配合的两个U型螺杆(3)及分别与两个U型螺杆(3)相配合的两对螺母A(4);两个固定夹板(2)之间的距离大于自移机尾站腿(12)的尺寸;所述固定夹板(2)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一对安装孔A(9)相配合的两个安装孔B(10),U型螺杆(3)的两个自由端由下向上依次穿过滑板(1)上的两个安装孔A(9)和固定夹板(2)上的两个安装孔B(10)后与一对螺母A(4)通过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采工作面皮带移动机尾拉移降阻装置,包括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的前端具有向前且向上弯折的折弯部(8),滑板(1)在折弯部(8)以后的部分依次相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固定单元,每个固定单元与一个自移机尾站腿(12)相配合;
所述固定单元包括沿滑板(1)前后方向依次相间隔设置的两个固定夹板(2)、开设在滑板(1)上的且用于与两个固定夹板(2)相配合的两对安装孔A(9)、分别与两对安装孔A(9)相配合的两个U型螺杆(3)及分别与两个U型螺杆(3)相配合的两对螺母A(4);两个固定夹板(2)之间的距离大于自移机尾站腿(12)的尺寸;所述固定夹板(2)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一对安装孔A(9)相配合的两个安装孔B(10),U型螺杆(3)的两个自由端由下向上依次穿过滑板(1)上的两个安装孔A(9)和固定夹板(2)上的两个安装孔B(10)后与一对螺母A(4)通过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采工作面皮带移动机尾拉移降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由前到后依次设置的多个承载板(14)相连接组成;所述折弯部(8)设置在首端的承载板(14)的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吴建群曹远威张东旭陈尚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张双楼煤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