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碳带及热转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0984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碳带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带,包括带基,带基两侧分别覆盖有背涂层和转印层,所述转印层由带基至外包括依次覆盖的溶胶层、保护层和碳粉涂层;所述溶胶层由以下成分按质量比例配制而成:EEA‑2615,60份;增粘树脂,30份;AMS树脂,3份;SBS,5份;聚合蜡,3份;所述溶胶层通过温度高于120℃的热加工方式粘合在带基和保护层之间;所述溶胶层的熔点为120℃‑130℃。本发明专利技术记述的树脂碳带可适用范围广,所设的溶胶层在可升温至130℃的打印头的作用下,在打印过程中覆盖在打印内容下,当该溶胶层固化后形成对打印内容的保护,使该打印效果能够更好适应恶劣环境下,延长打印效果的持续时间。

A resin carbon tape and its heat transfe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脂碳带及热转印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碳带打印
,具体涉及一种树脂碳带及热转印结构。
技术介绍
条码打印机是一种专用的打印机。条形码打印机和普通打印机的最大的区别就是,条形码打印机的打印是以热为基础,以碳带为打印介质(或直接使用热敏纸)完成打印,这种打印方式相对于普通打印方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可以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实现连续高速打印。它所打印的内容一般为企业的品牌标识、序列号标识、包装标识、条形码标识、信封标签、服装吊牌等。碳带(色带)则是用于打印的碳粉的承载体,就目前而言,市场上碳带结构都是一样的,即包括三层:背涂层,带基和碳粉涂层。今时今日,越来越多的打印载体出现,传统的碳粉涂层难以保证打印效果以及其使用寿命,为此,不少人对碳粉涂层的配方进行改变,以求碳粉涂层能够适应不同的打印载体,有更好的显示效果。但是,单纯的改变碳粉涂层配方治标不治本,就是目前的碳带打印效果而言,还是容易出现碳粉转印牢度不高,容易掉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树脂碳带及用于该种碳带使用的热转印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树脂碳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基,带基两侧分别覆盖有背涂层和转印层,所述转印层由带基至外包括依次覆盖的溶胶层、保护层和碳粉涂层;所述溶胶层由以下成分按质量比例配制而成:EEA-2615,60-65份;增粘树脂,20-40份;AMS树脂,2-3份;SBS,2-5份;聚合蜡,1-3份;所述溶胶层通过温度高于120℃的热加工方式粘合在带基和保护层之间。所述溶胶层的熔点为120℃-130℃。进一步的,上述溶胶层具体由以下成分按质量比例配制而成:EEA-2615,60份;增粘树脂,30份;AMS树脂,3份;SBS,5份;聚合蜡,3份。进一步的,上述带基为PET膜。进一步的,上述背涂层由以下成分按质量比例配制而成:二苯基二氯硅烷,20-30份;PMHS,5-10份。进一步的,上述保护层由以下成分按质量比例配制而成:聚氯乙烯树脂,10-20份;C9石油树脂,5-10份。进一步的,上述碳粉涂层由以下成分按质量比例配制而成:碳粉,30-50份;酚醛树脂,50-60份;石蜡,20-30份;PBDE复合物,1-2份。进一步的,上述增粘树脂由C9石油树脂和氢化松香组成,氢化C9石油树脂和氢化松香的混合比例为5∶1。进一步的,上述C9石油树脂为75%氢化度C9石油树脂,氢化松香为全氢化松香。进一步的,上述所述SBS为苯乙烯含量28%-32%的SBS。一种使用上述树脂碳带的热转印结构,包括输出辊、回收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输出辊、回收辊中部上方的打印头,打印头旁设置有与打印头形状匹配的冷却头,冷却头靠近回收辊一侧。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该树脂碳带的可适用范围广,在包括PE、PET、PVC、BOPP、PS等材料上打印都具有出色的效果;设置有熔点在120℃-130℃的溶胶层,在可升温至130℃的打印头的作用下,该溶胶层会在打印过程中直接覆盖在打印内容下,当该溶胶层固化后形成对打印内容的保护,使该打印效果能够更好适应恶劣环境下,进一步延长该打印效果的持续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碳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热转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碳带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包括带基11,带基11两侧分别覆盖有背涂层12和转印层,转印层由带基11至外包括依次覆盖的溶胶层14、保护层15和碳粉涂层13。所设的溶胶层14通过温度高于120℃的热加工方式粘合在带基11和保护层15之间,该溶胶层14的熔点为120℃-130℃。如图2所示,一种使用上述树脂碳带的热转印结构,包括输出辊21、回收辊22以及位于输出辊21、回收辊22中部上方的打印头23。所设的输出辊21用作放置该树脂碳带,所设的回收辊22用作收卷使用后的树脂碳带,该打印头23能够在垂直方向上升降且底面能够提升温度,该提升温度的上限为130℃,碳粉涂层13在打印头23发热的热力作用及打印头23的压力作用下,会脱落并转印到条码承印介质上,从而显示出要打印的图形及文字。具体的,本实施例设置在上述的热转印结构中,打印过程中,由于打印头23的温度升至130℃,溶胶层14到达熔点后开始融化,因此在打印头23的压力作用下,溶胶层14会连带着保护层15和碳粉涂层13一起脱落,转印至条码承印介质上,从而显示出要打印的图形及文字。该溶胶层14在冷却硬化后,粘附在条码承印介质上,形成对打印内容的保护,延长该打印产品的使用寿命。而在熔融状态下的溶胶层14在受打印头23的挤压下更容易散开,覆盖在打印内容上,一方面保护范围更大,另一方面当该溶胶层14固化后,在触摸上不易发觉,与常规的碳粉打印效果无异。本实施例中,该热转印结构还包括一设置在打印头23旁且能够降温的冷却头24,冷却头24靠近回收辊22一侧,该冷却头24能够在垂直方向上升降且与打印头23的形状匹配。所设的冷却头24与打印头23同步运动,具体的,输出辊21、回收辊22转动时,前部分完成打印的内容会运动至冷却头24下方,当打印头23下压时,冷却头24下压,使该内容部分降温,使溶胶层14加速冷却,从而成型对打印内容的保护。本实施例包括带基11,带基11两侧分别覆盖有背涂层12和转印层,转印层由带基11至外包括依次覆盖的溶胶层14、保护层15和碳粉涂层13。优选的,所述带基11为PET膜,PET膜具有耐高温,易加工等特点。优选的,所述溶胶层14由以下成分按质量比例配制而成:EEA-2615,60-65份;增粘树脂,20-40份;AMS树脂,2-3份;SBS,2-5份;聚合蜡,1-3份。EE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相较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适用温度更宽,受热稳定性好,极性低,即对极性和非极性底材都有很好的粘结性,使用EEA材料作为基材能够使该溶胶层14对各类条码承印介质有较好的粘性。以E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脂碳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基,带基两侧分别覆盖有背涂层和转印层,所述转印层由带基至外包括依次覆盖的溶胶层、保护层和碳粉涂层;/n所述溶胶层由以下成分按质量比例配制而成:EEA-2615,60-65份;增粘树脂,20-40份;AMS树脂,2-3份;SBS,2-5份;聚合蜡,1-3份;/n所述溶胶层通过温度高于120℃的热加工方式粘合在带基和保护层之间;所述溶胶层的熔点为120℃-1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碳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基,带基两侧分别覆盖有背涂层和转印层,所述转印层由带基至外包括依次覆盖的溶胶层、保护层和碳粉涂层;
所述溶胶层由以下成分按质量比例配制而成:EEA-2615,60-65份;增粘树脂,20-40份;AMS树脂,2-3份;SBS,2-5份;聚合蜡,1-3份;
所述溶胶层通过温度高于120℃的热加工方式粘合在带基和保护层之间;所述溶胶层的熔点为120℃-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胶层具体由以下成分按质量比例配制而成:EEA-2615,60份;增粘树脂,30份;AMS树脂,3份;SBS,5份;聚合蜡,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基为PET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涂层由以下成分按质量比例配制而成:二苯基二氯硅烷,20-30份;PMHS,5-1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伟谢世森徐午波杨宝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艾普莱标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