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榆林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油气储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010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罐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气储运车,包括驾驶室、底盘以及设置在底盘上的油罐,驾驶室与油罐之间设置有电控室,电控室内设置有电控箱,罐体的顶部与分别设置有人孔与沉淀槽,沉淀槽的外壁上包裹有导热外壳,底盘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汽化箱,汽化箱的表面设置有注水口,汽化箱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电控箱电连接加热装置,汽化箱的另一端设置有蒸汽出口与蒸汽入口,蒸汽出口与蒸汽入口分别连接有加热管道与回流管道,导热外壳密封地连接在沉淀槽的周围,且加热管道与回流管道均与导热外壳相连通,使得汽化箱内的蒸汽可以通过加热管道进入导热外壳内,对沉淀槽进行加热解冻,且蒸汽温度较高,解冻效果较好,提高了解冻效率。

An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储运车
本技术涉及油罐车
,特别涉及一种油气储运车。
技术介绍
油罐车在出厂之前一般经过严格的检验,罐体成形后车间就进行气密试验,在随后的整车组装完毕后会有一次试水试验,成品出库后技术监督局会检验并出具罐体检查报告。一般来说,罐体在出厂后的几年之内是没有质量性问题的,容易出现问题的基本上都是易损件,最重要的就是注重平时的日常保养,在冬季的时候,油罐的沉淀槽里面容易冻结,这对于需要出行的司机来说是特别麻烦的事情。现阶段,油罐车沉淀槽冻结不能使用火烤,只能通过蒸汽融化,或者将车开进暖房,但是暖房一般造价比较大,而且效率不是很高,需要很长时间透过罐体才能慢慢将沉淀槽冻结部分融化,还有使用热水对油罐的沉淀槽进行解冻的,但是过程较为缓慢,效率较低,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油气储运车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储运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气储运车,包括驾驶室、底盘以及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油罐,所述驾驶室与所述油罐之间设置有电控室,所述电控室内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罐体的顶部与所述分别设置有人孔与沉淀槽,所述沉淀槽的外壁上包裹有导热外壳,所述底盘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汽化箱,所述汽化箱的表面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汽化箱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电控箱电连接所述加热装置,所述汽化箱的另一端设置有蒸汽出口与蒸汽入口,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入口分别连接有加热管道与回流管道,所述加热管道与所述回流管道上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加热管道与所述回流管道均依次连接所述的沉淀槽,所述加热管道与所述回流管道组成了一个逆时针的回流管路。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板。优选的,所述电控室由绝缘隔板焊接而成,且所述电控室的侧面均设置有通风孔,所述电控箱内设置有蓄电池与变压器,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变压器电连接所述加热装置。优选的,所述电控室的顶部架设有光伏板,所述电控箱内还设置有充放电保护器,所述光伏板通过所述充放电保护器电连接所述电控箱。优选的,每个所述的沉淀槽纵向均设置有两个导热外壳,靠近所述油罐尾部的所述沉淀槽上的两个所述导热外壳通过管道连通。优选的,所述加热管道与所述回流管道均与所述的导热外壳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汽化箱上设置有泄压阀与压力计。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导热外壳密封地连接在沉淀槽的周围,且加热管道与回流管道均与导热外壳相连通,使得汽化箱内的蒸汽可以通过加热管道进入导热外壳内,对沉淀槽进行加热解冻,且蒸汽温度较高,解冻效果较好,提高了解冻效率。2、电控室的顶部架设有光伏板,光伏板可以实时地存储光能,然后通过充放电保护器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有利于延长加热解冻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剖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其中,1.驾驶室,2.底盘,3.油罐,4.电控室,5.电控箱,6.人孔,7.沉淀槽,8.导热外壳,9.汽化箱,10.注水口,11.加热装置,12.加热管道,13.回流管道,14.单向阀,15.通风孔,16.光伏板,17.蓄电池,18.变压器,19.充放电保护器,20.泄压阀,21.压力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气储运车,包括驾驶室1、底盘2以及设置在底盘2上的油罐3,驾驶室1与油罐3之间设置有电控室4,电控室4内设置有电控箱5,罐体的顶部与分别设置有人孔6与沉淀槽7,沉淀槽7的外壁上包裹有导热外壳8,底盘2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汽化箱9,汽化箱9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11,电控箱5电连接加热装置11,加热装置11为电加热板,根据电加热板的电压大小需求,蓄电池17通过变压器18将电压提高至电加热板所需的电压大小。如图3所示,汽化箱9的另一端设置有蒸汽出口与蒸汽入口,蒸汽出口与蒸汽入口分别连接有加热管道12与回流管道13,加热管道12与回流管道13上均设置有单向阀14,加热管道12与回流管道13均依次连接的沉淀槽7,加热管道12与回流管道13组成了一个逆时针的回流管路,蒸汽从加热管道12进入,对沉淀槽7进行加热,然后从回流管道13回流至汽化箱9内,重新进行加热汽化,使得水体重新利用,节约资源。如图2所示,电控室4由绝缘隔板焊接而成,且电控室4的侧面均设置有通风孔5,在电控箱5工作时会持续地产热,电控室4的侧面的通风孔15便于其内部持续地散热,保障工作安全,电控箱5内设置有蓄电池17与变压器18,蓄电池17通过变压器18电连接加热装置11,电控室4的顶部架设有光伏板16,电控箱5内还设置有充放电保护器19,光伏板16通过充放电保护器19电连接电控箱5,光伏板16可以实时地存储光能,然后通过充放电保护器19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17内。如图3所示,每个的沉淀槽7纵向均设置有两个导热外壳8,靠近油罐3尾部的沉淀槽7上的两个导热外壳8通过管道连通,加热管道12与回流管道13均与的导热外壳8相连通,便于加热介质通过,汽化箱9上设置有泄压阀20与压力计21,便于工作人员实时观察汽化箱9内部的压力大小,当气压过高时,通过泄压阀20泄压,保证了安全。如图2-5所示,通过汽化箱9的注水口10向汽化箱9的内部注水,控制打开蓄电池17的开关,与变压器18相连接的电加热板通电工作,将汽化箱9内的水体加热,汽化箱9内产生的蒸汽通过加热管道12,然后通过包裹在沉淀槽7周围的导热壳体内部,对沉淀槽7进行加热,蒸汽随后从回流管道13流回至汽化箱9内,再次进行加热汽化,重复利用水资源,蒸汽的加热效果加好,提高了解冻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储运车,包括驾驶室、底盘以及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与所述油罐之间设置有电控室,所述电控室内设置有电控箱,所述油罐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人孔与沉淀槽,所述沉淀槽的外壁上包裹有导热外壳,所述底盘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汽化箱,所述汽化箱的表面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汽化箱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电控箱电连接所述加热装置,所述汽化箱的另一端设置有蒸汽出口与蒸汽入口,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入口分别连接有加热管道与回流管道,所述加热管道与所述回流管道上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加热管道与所述回流管道均依次连接所述的沉淀槽,所述加热管道与所述回流管道组成了一个逆时针的回流管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储运车,包括驾驶室、底盘以及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与所述油罐之间设置有电控室,所述电控室内设置有电控箱,所述油罐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人孔与沉淀槽,所述沉淀槽的外壁上包裹有导热外壳,所述底盘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汽化箱,所述汽化箱的表面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汽化箱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电控箱电连接所述加热装置,所述汽化箱的另一端设置有蒸汽出口与蒸汽入口,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入口分别连接有加热管道与回流管道,所述加热管道与所述回流管道上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加热管道与所述回流管道均依次连接所述的沉淀槽,所述加热管道与所述回流管道组成了一个逆时针的回流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储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储运车,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梦园
申请(专利权)人:榆林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