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39634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18
一种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所述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以3层、5层、7层或9层纵横交错的木质单板通过施加胶粘剂胶合而成的胶合板为板坯,在板坯的两面各胶贴一层重组竹皮,每层重组竹皮由2张或3张竹皮拼合组成;所述胶合板板坯总厚度为3‑18mm,组成胶合板的单板为非等厚单板,中心层单板厚度为其他层单板厚度的1.3‑2.5倍,其他层单板厚度相同;所述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使用负离子粉末涂料进行表面静电喷涂。

A kind of bamboo veneer plywood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造板材及装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2018年,全国人造板总产量29909万m3,比2017年增长1.43%。其中:胶合板17898万m3,纤维板6168万m3,刨花板2732万m3,其他人造板3111万m3(细木工板占53%),胶合板是我国人造板品类中产量最大的品种。胶合板主要使用速生林木材如桉木、杨木、马六甲为主要原材料,消耗了大量的木材资源,我国每年进口大量的木材如马六甲作为胶合板的原料。与此同时胶合板对于竹材的使用却非常少,竹材是一种生长迅速、自我更新快、保持水土生态效益优良的森林资源,竹材在生长5-6年后成材,如果不及时采伐会导致竹林退化。由于现有竹材产品的附加值有限并且在有的地区消耗量不大,导致林农采伐竹材的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造成竹林的衰退,降低了竹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此,近年来我国在进行大力提倡发展竹产业,如湖南省提出了打造竹木“千亿产业”的战略目标。针对人造板行业消耗大量的木材资源并造成木材资源短缺、竹材资源没有得到高附加值利用的矛盾问题,急需解决一种实现竹材资源高效高值利用的“以竹代木”人造板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及其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所述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以3层、5层、7层或9层纵横交错的木质单板通过施加胶粘剂胶合而成的胶合板为板坯,在板坯的两面各胶贴一层重组竹皮,每层重组竹皮由2张或3张竹皮拼合组成;所述胶合板板坯总厚度为3-18mm,组成胶合板的单板为非等厚单板,中心层单板厚度为其他层单板厚度的1.3-2.5倍,其他层单板厚度相同;所述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使用负离子粉末涂料进行表面静电喷涂。进一步的,所述重组竹皮是整张化竹板经过侧拼胶合而成的竹枋刨切成厚度为0.15-0.5mm的竹皮,竹皮的宽度为430mm或640mm,竹皮经过干燥后的含水率为4-8%。一种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板坯的制作:由3层、5层、7层或9层纵横交错的木质单板通过施加胶粘剂胶合而成的胶合板为板坯;所述胶合板板坯总厚度为3-18mm,组成胶合板的单板为非等厚单板,中心层单板厚度为其他层单板厚度的1.3-2.5倍,其他层单板厚度相同;步骤二、重组竹皮的制作:在板坯的两面各胶贴一层重组竹皮,每层重组竹皮由2张或3张竹皮拼合组成;步骤三、表面喷涂:所述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使用负离子粉末涂料进行表面静电喷涂。进一步的,所述重组竹皮是整张化竹板经过侧拼胶合而成的竹枋刨切成厚度为0.15-0.5mm的竹皮,竹皮的宽度为430mm或640mm,竹皮经过干燥后的含水率为4-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具体为:在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使用负离子粉末涂料进行表面静电喷涂,负离子粉末涂料为热固型粉末涂料里添加质量比0.1-5%的纳米级电气石粉均匀分散后得到。进一步的,所述竹枋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半圆竹筒经过热水蒸煮软化后展平成整张化竹板,整张化竹板之间采用异氰酸酯胶粘剂在常温下加压侧拼得到宽度为430mm或640mm的竹枋,整张化竹板之间的组坯按照内弧面方向一致的方式排序组合,竹枋在刨切前在60-85℃的水热环境下预热0.5-2小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竹皮是由半圆竹筒经过蒸煮软化加工得到的整张化竹板经过胶合的竹枋刨切制备而成,比采用加工成竹条胶合集成得到的竹枋刨切得到的木皮,具有工艺简单、节约资源的优势。竹筒在水热条件下制备的整张竹板在常温下即可采用异氰酸酯加压胶合,无需增加干燥工序,能够简化生产工艺。2、纳米级电气石粉具有负离子发生功能,对竹皮起到防霉作用,并且与喷涂一并喷涂在表面,增加了产品的功能性。静电喷涂无废水排放,生产过程具有环保优势。3、胶合板的单板为非等厚单板,中心层单板厚度为其他层单板厚度的1.3-2.5倍,能起到有效的增强作用,有利于保持板材的尺寸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张化竹板制作过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重组竹皮制作过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结构示意图。其中:1-竹筒,2-半圆竹筒,3-整张化竹板。4-竹枋,5-重组竹皮,6-刨切机。7-胶合板板坯,8-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实施例1:1、制备胶合板的板坯:以2.2m厚度的桉木单板为胶合板的中心层,在中心层的两面施加脲醛树脂,两面各压贴一层1.7mm厚度的桉木单板,热压后得到3层纵横交错结构的长宽尺寸为2550x1260mm的胶合板板坯7;2、制备竹枋:选取两头大小均匀的竹材,截取长度为2550mm的竹筒1,每个竹筒1从中间劈开成2个半圆竹筒2,将半圆竹筒2去掉内结后经过热水蒸煮软化后展平成长度为2550mm整张化竹板,整张化竹板3之间采用异氰酸酯胶粘剂在常温下加压侧拼得到宽度为430mm竹枋4,整张化竹板之间的组坯按照内弧面方向一致的方式排序组合。3、制备竹皮:竹枋在60℃的水热环境下预热0.5小时后在刨切机6进行刨切,以竹枋的整张化竹板侧压面为刨切面,刨切厚度为0.3mm,得到带有侧压条纹的长宽尺寸为2550x430mm的竹皮,竹皮经过网带干燥机干燥得到含水率为4-8%的重组竹皮,竹皮两侧切边后宽度为420mm。4、制备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在胶合板板坯的两面施加脲醛树脂,在板坯的两面宽度方向各并排贴合3张尺寸为2550x420mm的重组竹皮5,3张重组竹皮将板面覆盖完整,再热压得到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8。5、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表面喷涂:将质量添加量为3%的纳米级电气石粉添加到热固型粉末涂料均匀混合,通过静电喷涂的方式将粉末涂料喷涂在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的上下表面,得到喷涂好的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实施例2:1、制备胶合板的板坯:以2.6m厚度的桉木单板为胶合板的中心层,在中心层的两面各压贴两层1.7mm厚度的桉木单板,每层的单板木纹方向互相垂直,中间施加脲醛树脂,热压后得到5层纵横交错结构的长宽尺寸为2550x1260mm的胶合板板坯;2、制备竹枋:选取两头大小均匀的竹材,截取长度为2550mm的竹筒,每个竹筒从中间劈开成2个半圆竹筒,将半圆竹筒去掉内结后经过热水蒸煮软化后展平成长度为2550mm整张化竹板,整张化竹板之间采用异氰酸酯胶粘剂在常温下加压侧拼得到宽度为640mm竹枋,整张化竹板之间的组坯按照内弧面方向一致的方式排序组合。3、制备竹皮:竹枋在65℃的水热环境下预热1小时后在刨切机进行刨切,以竹枋的整张化竹板侧压面为刨切面,刨切厚度为0.4mm,得到带有侧压条纹的长宽尺寸为2550x640mm的竹皮,竹皮经过网带干燥机干燥得到含水率为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以3层、5层、7层或9层纵横交错的木质单板通过施加胶粘剂胶合而成的胶合板为板坯,在板坯的两面各胶贴一层重组竹皮,每层重组竹皮由2张或3张竹皮拼合组成;所述胶合板板坯总厚度为3-18mm,组成胶合板的单板为非等厚单板,中心层单板厚度为其他层单板厚度的1.3-2.5倍,其他层单板厚度相同;所述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使用负离子粉末涂料进行表面静电喷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以3层、5层、7层或9层纵横交错的木质单板通过施加胶粘剂胶合而成的胶合板为板坯,在板坯的两面各胶贴一层重组竹皮,每层重组竹皮由2张或3张竹皮拼合组成;所述胶合板板坯总厚度为3-18mm,组成胶合板的单板为非等厚单板,中心层单板厚度为其他层单板厚度的1.3-2.5倍,其他层单板厚度相同;所述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使用负离子粉末涂料进行表面静电喷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竹皮是整张化竹板经过侧拼胶合而成的竹枋刨切成厚度为0.15-0.5mm的竹皮,竹皮的宽度为430mm或640mm,竹皮经过干燥后的含水率为4-8%。


3.一种重组竹皮饰面胶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板坯的制作:由3层、5层、7层或9层纵横交错的木质单板通过施加胶粘剂胶合而成的胶合板为板坯;所述胶合板板坯总厚度为3-18mm,组成胶合板的单板为非等厚单板,中心层单板厚度为其他层单板厚度的1.3-2.5倍,其他层单板厚度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腊云范友华王勇李志高马芳康地陈泽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