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790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一种塑胶模具,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叠合设置的下模、中板和上模,下模安装于下模座,上模安装于上模座,中板的两侧设置有提手,下模位于其两侧的外壁上均设置有两件支撑块,支撑块位于设有提手的下模两侧且分别位于提手的两侧,位于下模同一侧上的两件支撑块沿着水平方向穿设有限位杆,当限位杆水平穿过同一侧上的两支撑块时,限位杆的下端与提手的上端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止上模在抬升过程中将中板同时带起,保证中板使用寿命的优点。

A plastic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塑胶模具。
技术介绍
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在公开号为CN20893058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硅胶模具,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合设置的下模、中板和上模,中板的两面分别与上模和下模匹配贴合;所述下模的顶面设有若干下模腔和第一溢料槽,所述下模腔外包围设有第一溢料槽,所述中板的底面设有若干与所述下模腔对应的第一内模腔。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硅胶模具,其一般下模安装固定在下模座上,上模安装固定在上模座,中板通过人工放置在下模上,在成型后上模从中板上抬起。但是上模在上升的过程中,由于中板未与下模进行限位固定,且成型时上模、中板和下模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模腔,会存在中板吸附在上模的下表面被一起抬升起来,而在抬升一端距离后,模腔的密闭空间消失,中板会掉落下来,使得中板发生损坏,导致中板使用寿命降低,且掉落的中板会砸到产品而导致产品质量发生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胶模具,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叠合设置的下模(1)、中板(2)和上模(3),所述下模(1)安装于下模(1)座,上模(3)安装于上模(3)座,所述中板(2)的两侧设置有提手(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位于其两侧的外壁上均设置有两件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位于设有提手(4)的下模(1)两侧且分别位于提手(4)的两侧,位于所述下模(1)同一侧上的两件支撑块(5)沿着水平方向穿设有限位杆(6),当所述限位杆(6)水平穿过同一侧上的两支撑块(5)时,所述限位杆(6)的下端与提手(4)的上端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模具,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叠合设置的下模(1)、中板(2)和上模(3),所述下模(1)安装于下模(1)座,上模(3)安装于上模(3)座,所述中板(2)的两侧设置有提手(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位于其两侧的外壁上均设置有两件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位于设有提手(4)的下模(1)两侧且分别位于提手(4)的两侧,位于所述下模(1)同一侧上的两件支撑块(5)沿着水平方向穿设有限位杆(6),当所述限位杆(6)水平穿过同一侧上的两支撑块(5)时,所述限位杆(6)的下端与提手(4)的上端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5)上设置有用于供限位杆(6)穿过的通孔,所述支撑块(5)上位于限位杆(6)插入的一侧且位于通孔开口处的下方设置有弧形导向块(7),所述弧形导向块(7)与通孔同轴且外径大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调节支撑块(5)竖直高度的调节机构(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福蔡继阳尤卢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汉升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