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棒原料分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378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芯棒原料分纱装置,包括防滑垫、伸缩桶和框架,所述框架底端的四角皆安装有伸缩桶,伸缩桶的内侧皆设置有扣腔,且伸缩桶的底端安装有防滑垫,所述伸缩桶的内侧安装有升降杆,升降杆的一侧安装有拉手,卡条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框架的顶端安装有水泵,水泵的输入端安装有吸管,且水泵的输出端安装有喷水管,所述水泵一侧远离喷水管的一端安装有喷管,喷管的一侧皆安装有喷头,所述框架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水泵的输入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防滑垫、伸缩桶和框架,在伸缩桶内部安装有升降杆,可以任意调节设备的高度,便于适应不同身高的操作工人,大大提高了效率。

A separation device for cor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芯棒原料分纱装置
本技术涉及分纱装置
,具体为一种芯棒原料分纱装置。
技术介绍
环氧玻璃纤维引拔棒简称芯棒,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电工材料,在电工产品中起绝缘和承受机械拉伸负荷作用,高压复合绝缘子使用该材料最多,该材料在高压复合绝缘子产品中承担内绝缘和机械负荷作用,是高压复合绝缘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的分纱设备还存在以下缺点:1、以往的芯棒原料分纱装置的高度很难调节,操作工人的个子有的高有的矮,个子高的工人需要弯着腰操作,个子矮的人需要垫着脚工作,这样很麻烦,而且长期弯着腰容易引起腰疼;2、以往的芯棒原料分纱装置很难被清洁,如果设备的内部长期保留液体状的残留物,这些残留物会被细菌腐蚀,残留物会发出刺鼻的气味,这对操作工人有很大的影响;3、以往的芯棒原料分纱装置在玻纤从纱架直接进入浸胶工序中,玻纤打结、毛纱现象无法提前辨识,导致注射过程中堵仓,生产过程中粘模,玻纤与胶水不能较好地融合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芯棒原料分纱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分纱装置的高度很难调节,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芯棒原料分纱装置,包括防滑垫(1)、伸缩桶(2)和框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7)底端的四角皆安装有伸缩桶(2),伸缩桶(2)的内侧皆设置有扣腔(16),且伸缩桶(2)的底端安装有防滑垫(1),所述伸缩桶(2)的内侧安装有升降杆(3),升降杆(3)的一侧安装有拉手(4),且升降杆(3)的内侧安装有绳子(15),所述升降杆(3)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收缩腔(19),收缩腔(19)的内侧安装有弹簧(17),弹簧(17)的一侧安装有弹片(18),所述框架(7)的内侧皆安装有分纱板(6),分纱板(6)的内侧皆设置有分纱孔(14),且分纱板(6)的两侧皆安装有卡条(13),卡条(13)的一侧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棒原料分纱装置,包括防滑垫(1)、伸缩桶(2)和框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7)底端的四角皆安装有伸缩桶(2),伸缩桶(2)的内侧皆设置有扣腔(16),且伸缩桶(2)的底端安装有防滑垫(1),所述伸缩桶(2)的内侧安装有升降杆(3),升降杆(3)的一侧安装有拉手(4),且升降杆(3)的内侧安装有绳子(15),所述升降杆(3)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收缩腔(19),收缩腔(19)的内侧安装有弹簧(17),弹簧(17)的一侧安装有弹片(18),所述框架(7)的内侧皆安装有分纱板(6),分纱板(6)的内侧皆设置有分纱孔(14),且分纱板(6)的两侧皆安装有卡条(13),卡条(13)的一侧设置有滑槽(5),所述框架(7)的顶端安装有水泵(10),水泵(10)的输入端安装有吸管(9),且水泵(10)的输出端安装有喷水管(11),所述水泵(10)一侧远离喷水管(11)的一端安装有喷管(8),喷管(8)的一侧皆安装有喷头(20),所述框架(7)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12),控制面板(1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水泵(10)的输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锐斌朱湛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汤姆逊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