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儿童开启的电子打火机,它包括贮气容器(12),分别位于贮气容器内上方两边的压电部件(14)、出气部件(15),其中压电部件(14)包括揿手(7)、压电块(10)、压电橡胶垫(11),出气部件(15)包括调火环(1)、撬板(2)、出气阀(3),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揿手(7)上开有一个三角槽(16),三角槽(16)底的小端开有通孔,大端开有圆弧通槽,三角槽(16)内装有短臂能绕通孔转动,而长臂能绕圆弧通槽摆动的呈“η”形的摆钮(8),摆钮(8)的长臂位于撬板(2)的上方,摆钮(8)一侧面装有摆钮复位弹簧。(*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打火器,尤其是一种防儿童开启的电子打火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常有的打火机是一种利用丁烷气、天然气等易燃气体为燃料的电子点火器具,在日常生活中各种需要点火的场合具有广泛的用途。它包括贮气容器、置于贮气容器内的压电部件和出气部件,其中压电部件由压电块和位于其上方的揿手构成,使用时直接用手指按压揿手,使出气部件释放易燃气体,压电机构中的压电块随之产生瞬间强电流发出火花,进而点燃火苗。由于揿手、压电块和出气部件三者通过内设撬板连动,若无意误操作、孩童玩耍或有硬对象意外碰击打火机揿手时,极易点燃打火机,伤害儿童甚至危及公共安全。因此有的国家对没有保险机构的打火机已经或者将要明文禁止生产和销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的缺陷,提供一种揿手上带控制出气部件的摆钮、单独按压揿手不能释放出易燃气体的防儿童开启的电子打火机。它包括贮气容器,分别位于贮气容器内上方两边的压电部件、出气部件,其中压电部件包括揿手、压电块、压电橡胶垫,出气部件包括出调火环、撬板、出气阀,在所说的揿手上开有一个三角槽,三角槽的小端开有通孔,大端开有圆弧通槽,三角槽内装有短臂能绕通孔转动,而长臂能绕圆弧通槽摆动的呈 形的摆钮,摆钮的长臂位于撬板的上方,摆钮一侧面装有摆钮复位弹簧。如果不推动摆钮,摆钮一端正好位于撬板空隙上方,则按压揿手时只能使压电块产生瞬间强电流发出火花,而不会向下移动撬板,因此也不能打开出气部件释放易燃气体;只有当推动摆钮,使得摆钮一端从撬板空隙上方摆动到正好位于撬板实体上方,再按压揿手,此时摆钮一端推动撬板一端向下移动,打开出气部件释放易燃气体,压电块随之产生瞬间强电流发出火花才能点燃火苗。所说的摆钮复位弹簧的俯视投影为“V”形的摆钮复位弹簧片,摆钮复位弹簧片的一侧面插入揿手上的槽中,而另一侧面与摆钮的一侧面相接触。使得摆钮在无外力作用时始终位于撬板空隙上方,保持保险状态;或者使摆钮在外力作用结束后,自动复位,恢复保险状态。本技术在揿手上增加了一摆钮,使之与揿手配合使用,若不推动摆钮,只会使得压电块产生电火花,而不能使得出气部件释放易燃气体,从而避免用手指直接按压揿手即可点燃火苗或者使出气阀漏气现象,使得打火机安全性能提高,防止误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贮气容器12,分别位于贮气容器12内上方两边的压电部件14、出气部件15、风罩4、风罩4内右侧的内罩5,贮气容器底部有底盖13。压电部件14包括揿手7、压电块10、压电橡胶垫11;出气部件15包括调火环1、撬板2、出气阀3。揿手7上开有三角槽16,三角槽16的小端开有通孔,大端开有圆弧通槽,三角槽16内装有短臂能绕通孔转动,而长臂能绕圆弧通槽摆动的呈 形的摆钮8,摆钮8的长臂位于撬板2的上方,摆钮8一侧面装有摆钮复位弹簧,9为摆钮定位销。摆钮复位弹簧的俯视投影为“V”形的摆钮复位弹簧片6,摆钮复位弹簧片6的一侧面插入揿手7上的槽17中,而另一侧面与摆钮8的一侧面相接触。出气部件15上的撬板2一端接在出气阀3上,另一端接在压电块10和贮气油腔内壁之间的空隙处,位于摆钮8长臂的正下方,当推动摆钮8,按压揿手7时,摆钮8长臂会向下推动撬板2的一端,使撬板2的另一端翘起,开启出气阀3。调火环1用于调节火焰大小,风罩4用于防风,内罩5用于隔离火焰,压电块10用于产生电火花,压电橡胶垫11起到缓冲作用,贮气容器12用于储存气体,底盖13起到密封作用。图1、图2给出了本技术在保险状态时的示意图。此时,若直接按压揿手7,因为摆钮8长臂恰好位于撬板2的空隙上方,撬板2不会移动,因此也不能打开出气部件15释放易燃气体;按压揿手7只能使压电块产生瞬间强电流发出火花,无法点燃火苗,避免误操作和孩童玩耍所引起的危险,起到保险作用。图4、图5给出了本技术在工作状态的示意图。此时,施力于摆钮8上,使其在揿手7的三角槽内向左移动,摆钮8的长臂从撬板2空隙的正上方移动到撬板2实体的正上方,再随之按压揿手7,打火机即可产生火苗。当外力消失后,揿手7复位,复位弹片6的回复力使摆钮8同时复位,恢复保险状态。本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在揿手上方采用摆钮,利用摆钮的摆动来控制出气部件,均能达到不使出气部件释放出易燃气体。所述的复位装置可以是弹簧片、弹簧和扭簧等。所述的摆钮可以是塑料、金属等材料制造的“∏”等类似形状的等同部件。权利要求1.一种防儿童开启的电子打火机,它包括贮气容器(12),分别位于贮气容器内上方两边的压电部件(14)、出气部件(15),其中压电部件(14)包括揿手(7)、压电块(10)、压电橡胶垫(11),出气部件(15)包括调火环(1)、撬板(2)、出气阀(3),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揿手(7)上开有一个三角槽(16),三角槽(16)底的小端开有通孔,大端开有圆弧通槽,三角槽(16)内装有短臂能绕通孔转动,而长臂能绕圆弧通槽摆动的呈 形的摆钮(8),摆钮(8)的长臂位于撬板(2)的上方,摆钮(8)一侧面装有摆钮复位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儿童开启的电子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摆钮复位弹簧的俯视投影为“V”形的摆钮复位弹簧片(6),摆钮复位弹簧片(6)的一侧面插入揿手(7)上的槽(17)中,而另一侧面与摆钮(8)的一侧面相接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儿童开启的电子打火机,它包括贮气容器,分别位于贮气容器内上方两边的压电部件、出气部件。在压电部件的揿手上开有一个三角槽,三角槽底的小端开有通孔,大端开有圆弧通槽,三角槽内装有短臂能绕通孔转动,而长臂能绕圆弧通槽摆动的呈“Γ”形的摆钮,摆钮的长臂位于撬板的上方,摆钮一侧面装有摆钮复位弹簧。本技术在揿手上增加了一摆钮,使之与揿手配合使用,若不推动摆钮,只会使得压电块产生电火花,而不能使得出气部件释放易燃气体,从而避免用手指直接按压揿手即可点燃火苗或者使出气阀漏气现象,使得打火机安全性能提高,防止误操作。文档编号F23Q2/00GK2562088SQ02266770公开日2003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30日专利技术者勾玉江, 胡树根, 黄长林, 王耘 申请人:浙江大学, 宁波新海电子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勾玉江,胡树根,黄长林,王耘,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宁波新海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