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类悬臂类锻件的锻造方法及闭式镦挤模具技术

技术编号:2373673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加工方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大型盘类悬臂锻件获取全纤维组织的锻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加热,将预制坯加热至设定温度;镦粗,在快锻机对加热后的预制坯进行镦粗;闭式镦挤,将镦粗后的预制坯置入闭式镦挤模具内,以螺旋压力机作为动力,对镦粗后的预制坯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击打,在闭式镦挤模具中对构成预制坯的金属进行挤压,获得沿锻件外形分布的初步纤维组织,完成锻造;再加热,将预制坯加热至设定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传统的自由锻制坯及预锻工序合二为一,通过闭式镦挤模具保证预制坯的纤维组织沿锻件外形分布,先获得必要的预制流线后,再由终锻进一步获得全纤维组织,使工序间的衔接变得更加灵活。

Forging method and closed upsetting die for plate and cantilever forg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盘类悬臂类锻件的锻造方法及闭式镦挤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型盘类悬臂锻件的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盘类悬臂类锻件的锻造方法及闭式镦挤模具。
技术介绍
我国的航空飞行器已进入高速、高质量的发展阶段,直升机在军用及民用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但大型直升机的研发仍处在急需提升的阶段,而该机种的关键技术就是螺旋桨及动力系统,螺旋桨处于高速旋转且承受巨大的扭矩,其系统部件均必须采用锻件毛坯制造。故如图1所示的盘类悬臂锻件的组织性能就尤为关键。盘类悬臂件锻件传统的锻造方法是采用自由锻制坯+预锻+终锻或采用自由锻制坯+终锻一火+终锻二火的工艺方法,该工艺方法的缺点为:该锻件毛坯的外形尺寸较大,采用自由锻制坯时工艺复杂,操作困难,关键是组织纤维(流线)不易保证;自由锻制坯时尺寸不易保证,待进入预锻或终锻时易出现夹伤、折叠、变形不均匀等锻造缺陷,锻件一致性差;制坯时间较长,在锻造温度范围内无法一火完成,必须采用多火次,对过程控制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制坯后无法直接进入模锻工序,必须冷却后打磨修伤,造成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盘类悬臂锻件获取全纤维组织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预加热,将预制坯加热至设定温度;/n镦粗,在快锻机对加热后的预制坯进行镦粗;/n闭式镦挤,将镦粗后的预制坯置入闭式镦挤模具内,以螺旋压力机作为动力,对镦粗后的预制坯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击打,在闭式镦挤模具中对构成预制坯的金属进行挤压,获得沿锻件外形分布的初步纤维组织,完成锻造;/n再加热,将预制坯加热至设定温度;/n终锻,在螺旋压力机上,按设定的打击参数完成锻造并打靠;/n冷却后铣毛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盘类悬臂锻件获取全纤维组织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预加热,将预制坯加热至设定温度;
镦粗,在快锻机对加热后的预制坯进行镦粗;
闭式镦挤,将镦粗后的预制坯置入闭式镦挤模具内,以螺旋压力机作为动力,对镦粗后的预制坯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击打,在闭式镦挤模具中对构成预制坯的金属进行挤压,获得沿锻件外形分布的初步纤维组织,完成锻造;
再加热,将预制坯加热至设定温度;
终锻,在螺旋压力机上,按设定的打击参数完成锻造并打靠;
冷却后铣毛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盘类悬臂锻件获取全纤维组织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加热和再加热步骤中,均采用箱式电阻炉加热,炉膛设定温度均为4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盘类悬臂锻件获取全纤维组织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镦粗和闭式镦挤步骤中,终锻温度分别为410℃和38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盘类悬臂锻件获取全纤维组织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飞张元东万剑平王志录余会平舒勇杨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景航航空锻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