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632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推顶器,包括机架、夹持部、推顶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夹持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夹持部用于固定声波管的套管;所述推顶件用于伸入所述套管内,并抵靠在所述内管的一端;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在所述机架与所述推顶件之间,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推顶件沿所述推顶件的轴线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内管与所述套管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推顶器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套管与内管之间的拆卸,提高了拆卸效率,避免了徒手分离套管与内管的方式。

Ej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推顶器
本技术涉及拆卸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拆卸声波管的推顶器。
技术介绍
数字声波测井仪是利用声波在岩石中传播的速度来研究钻井剖面孔隙度的一类探测仪器,包括声波管以及位于声波管内发射装置,其中声波管由套管和插设在套管内部的内管组成,套管与内管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在声波管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回收声波管,进而需要对内管和套管进行分离。现有技术中,分离内管与套管的方法是:工作人员徒手分离内管和套管。但是,声波管使用一段时间后,内管和套管之间结合强度较高,采用徒手分离的方式难度较大、劳动强度高、拆卸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推顶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徒手分离的方式难度较大、劳动强度高、拆卸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推顶器,包括:机架;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夹持部用于固定声波管的套管。推顶件,所述推顶件用于伸入所述套管内,并抵靠在所述内管的一端。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在所述机架与所述推顶件之间,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推顶件沿所述推顶件的轴线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内管与所述套管分离。如上所述的推顶器,其中,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半套环以及第二半套环;所述第一半套环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半套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半套环上,所述第一半套环与所述第二半套环共同围成用于夹持所述套管的夹持空间。如上所述的推顶器,其中,所述第一半套环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二半套环上设置有通孔,螺钉穿设所述通孔后与所述螺纹孔连接。>如上所述的推顶器,其中,所述机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的滑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所述推顶件能够沿所述推顶件的轴线方向滑设所述滑轨。如上所述的推顶器,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螺纹杆以及与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的螺母,所述螺母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有所述推顶件;所述螺母上设置有用于把持的握持部。如上所述的推顶器,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的第一螺纹孔以及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推顶件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把手。如上所述的推顶器,其中,所述推顶件包括板状体以及连接在所述板状体上的筒状体;所述板状体上设置有用于滑设所述滑轨的连接孔;所述筒状体用于伸入所述套管内,并抵靠在所述内管的一端。如上所述的推顶器,其中,所述推顶器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与所述套管的外表面接触,进而支撑所述套管。如上所述的推顶器,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如上所述的推顶器,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具有预设角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推顶器,包括机架、夹持部、推顶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夹持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夹持部用于固定声波管的套管;所述推顶件用于伸入所述套管内,并抵靠在所述内管的一端;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在所述机架与所述推顶件之间,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推顶件沿所述推顶件的轴线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内管与所述套管分离,本技术提供的推顶器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套管与内管之间的拆卸,提高了拆卸效率,避免了徒手分离套管与内管的方式。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推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推顶器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推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推顶器的右视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推顶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第一固定部;12:第二固定部;13:滑轨;2:夹持部;21:第一半套环;22:第二半套环;23:螺纹孔;24:通孔;3:推顶件;31:板状体;32:筒状体;4:驱动组件;41:第一螺纹杆;42:螺母;43:握持部;44:第一螺纹孔;45:第二螺纹杆;46:把手;5:支撑组件;51:第一支撑板;52:第二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推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推顶器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推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推顶器的右视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推顶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推顶器,包括机架1、夹持部2、推顶件3以及驱动组件4,其中,夹持部2设置在机架1上,且夹持部2用于固定声波管的套管;推顶件3用于伸入套管内,并抵靠在内管的一端;驱动组件4连接在机架1与推顶件3之间,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推顶件沿推顶件的轴线方向移动,以使内管与套管分离。具体地,推顶器可以用于分离套管与内管,尤其可以用于分离声波管的套管与内管。推顶器可以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夹持部2、推顶件3以及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可以与推顶件3连接,从而带动推顶件3移动。机架1作为推顶器的主体结构,为夹持部2、推顶体3以及驱动组件4的安装提供载体,其中,机架1可以直接固定在地面上或者其他工作平台,也可以在机架1上设置滑轮,可以方便推顶器的搬运、增大推顶器的使用范围。夹持部2可以实现对声波管的套管的固定,其可以设置在机架1上,其中夹持部2与机架1的连接关系可以有多种选择,比如:可以将夹持部2通过螺栓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也可以可拆卸连接在机架1上。其次,夹持部2可以为整体结构,比如:夹持部2可以成块状,夹持部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套管的容置槽,套管穿设在容置槽内,并使套管的外表面贴合在容置槽的内表面上;夹持部2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分体结构的夹持部构成用于夹持套管的夹持空间,可以便于对套管的安装,提高拆卸的效率。推顶件3作为与内管连接的部件,其可以连接在驱动组件4的一端,用于伸入套管内,并抵靠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n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夹持部用于固定声波管的套管;/n推顶件,所述推顶件用于伸入所述套管内,并抵靠在内管的一端;/n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在所述机架与所述推顶件之间,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推顶件沿所述推顶件的轴线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内管与所述套管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夹持部用于固定声波管的套管;
推顶件,所述推顶件用于伸入所述套管内,并抵靠在内管的一端;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在所述机架与所述推顶件之间,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推顶件沿所述推顶件的轴线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内管与所述套管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半套环以及第二半套环;
所述第一半套环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半套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半套环上,所述第一半套环与所述第二半套环共同围成用于夹持所述套管的夹持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套环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二半套环上设置有通孔,螺钉穿设所述通孔后与所述螺纹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推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的滑轨;
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所述推顶件能够沿所述推顶件的轴线方向滑设所述滑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螺纹杆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彦龙乔霞成锁贺剑鲁明宇苏波赵安霍勇朱正俊王恒曹安黄河赵光亮任广义冯磊曾青王伟伟陈继胜陈蓉孟繁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