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料装卸及加工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业机器人、物料框组、加工机器组及控制器,所述工业机器人、物料框组及加工机器组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工业机器人设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用于在物料框组及加工机器组之间装卸物料,所述机械臂的有效工作区域为环形;所述物料框组及加工机器组分布在所述机械臂的有效工作区域内,所述工业机器人位于环形有效工作区域的中心位置上。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物料装卸效率,减少装卸时对物料损坏。
An auxiliary system for material handling and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装卸及加工辅助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造机械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物料装卸及加工辅助系统。
技术介绍
物料加工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领域,常见的是对金属、陶瓷等物料进行加工。物料加工往往包括很多工序,如切割、折弯及装卸物料等,许多工序都需要一个专门的机器来完成,比如切割工序需要专门的等离子切割机或激光切割机进行切割,折弯工序需要折弯机来进行折弯,由于许多机器的处理通道并不兼容,一般不能完全接驳在一起。故在一个工序开始时,需要通过人手或机器把原料装载到加工机器,在一个工序完成后,需要通过人手或机器把加工成品或半成品从一个加工机器上卸下,然后把这些加工成品或半成品装载到另一个加工机器上。在有多台机器同时运作的时候,物料框的数量多,如果设置位置不合理,会对物料装卸效率造成很大影响。另外,装载物料及卸下物料的需求有时有冲突,有时候需要装载前一工序的成品,但前一工序还没加工完毕,人手或机器人需要等待一定时间,有时候前一个工序加工完毕,后一工序又未能装载物料,这样无疑损害了加工效率。在装卸物料,尤其是金属板材的装卸过程中容易刮伤板材表面,或碰撞到板材边缘导致金属板材损伤变形,破坏成品效果,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损耗。故此,提供一种物料装卸及加工辅助系统,提高物料装卸效率,减少装卸时对物料损坏,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物料装卸及加工辅助系统,可提高物料装卸效率,减少装卸时对物料损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物料装卸及加工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业机器人、物料框组、加工机器组及控制器,所述工业机器人、物料框组及加工机器组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工业机器人设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用于在物料框组及加工机器组之间装卸物料,所述机械臂的有效工作区域为环形;所述物料框组及加工机器组分布在所述机械臂的有效工作区域内,所述工业机器人位于环形有效工作区域的中心位置上。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物料框组中的每个物料框均设有传感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机械臂设有多个真空吸盘。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物料框组包括至少一个原料框以及至少一个成品框;所述原料框设于加工机器组的上料区域,所述成品框设于加工机器组的下料区域。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加工机器组包括折弯机及激光切割机。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物料框组还包括至少一个半成品框,所述半成品框设于折弯机与激光切割机之间。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控制器设有多个扩展模块;所述扩展模块用于连接工业机器人、物料框组及加工机器组。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物料装卸及加工辅助系统还包括人机界面,所述人机界面与控制器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人机界面与控制器通过现场总线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控制器通过硬线分别与工业机器人、物料框组及加工机器组连接。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物料装卸及加工辅助系统可提高物料装卸效率,减少装卸时对物料损坏,并提高装卸及加工工序的智能化水平。具体来说,物料框组及加工机器组分布在所述机械臂的有效工作区域内,所述工业机器人位于环形有效工作区域的中心位置上,这样的位置布局方便了工业机器人将物料框的物料装载到加工机器上,或将加工机器上的加工成品卸载到物料框中。进一步地,把物料框组进行功能分类,如分为原料框、半成品框及成品框,并把原料框放在加工机器组的上料区域,把成品框放在加工机器组的下料区域,把半成品框放在物料所经工序的加工机器之间,使得原料框最接近加工机器组的上料区域,成品框最接近加工机器组的下料区域,半成品框与物料所经工序的加工机器的距离大致相同,提高了物料装卸效率。另外,工业机器人设有机械臂,机械臂末端设有多个真空吸盘,真空吸盘可以用于垂直抓取板材,减小对板材表面及边角的损坏。物料框组中的每个物料框均设有传感器,控制器通过其设有的扩展模块与工业机器人、物料框组及加工机器组分别连接。这样控制器可以接收物料框上的传感器传输的传感信号,以及不同加工机器传输的状态信号,对物料装卸流程进行控制,从而有效提高了物料装卸及加工工序的智能化水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物料装卸及加工辅助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物料装卸及加工辅助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物料装卸及加工辅助系统第二实施例的中央处理器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物料装卸及加工辅助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扩展模块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物料装卸及加工辅助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第二扩展模块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工业机器人;110、机械臂;200、物料框组;210、待折弯原料框;220、待切割原料框;230、已切割成品框;240、已切割待折弯半成品框;300、加工机器组;310、折弯机;320、激光切割机;400、控制器;410、第一扩展模块;420、第二扩展模块;500、人机界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专利技术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限定。图1显示了本技术物料装卸及加工辅助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包括工业机器人100、物料框组200、加工机器组300及控制器400,所述工业机器人100、物料框组200及加工机器组300分别与控制器400连接;所述工业机器人100设有机械臂110,所述机械臂110用于在物料框组及加工机器组之间装卸物料,所述机械臂的有效工作区域为环形;所述物料框组200及加工机器组300分布在所述机械臂110的有效工作区域内,所述工业机器人100位于环形有效工作区域的中心位置上。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物料框组200及加工机器组300分布在机械臂110的环形有效工作区域内,但物料框组200及加工机器组300的分布位置并不一定要形成完整的环形。如本实施例中,物料框组200包含了一个待折弯原料框210及一个待切割原料框220,加工机器组300包含了折弯机310及激光切割机320,其中,待折弯原料框210放置在工业机器人100前侧,待切割原料框220放置在工业机器人100后侧,折弯机310放置在工业机器人100左后侧,激光切割机320放置在工业机器人100右前侧。显然,待折弯原料框210、激光切割机320、待切割原料框220及折弯机310的分布位置并没有形成一个严格圆环区域,但是由于都位于一个工业机器人的机械臂110能够接触、操作的区域,实际就是一个环形的有效工作区域,因此,工业机器人100仍然能实现物料的装卸。环形的有效工作区域由工业机器人的机械臂110的最短臂长为半径形成的圆形,与其最长臂长为半径形成的圆形所组成,只要物料框组及加工机器组均设置在该环形有效工作区域内,不管物料框组及加工机器组的分布位置是否能形成一个严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料装卸及加工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业机器人、物料框组、加工机器组及控制器,所述工业机器人、物料框组及加工机器组分别与控制器连接;/n所述工业机器人设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用于在物料框组及加工机器组之间装卸物料,所述机械臂的有效工作区域为环形;/n所述物料框组及加工机器组分布在所述机械臂的有效工作区域内,所述工业机器人位于环形有效工作区域的中心位置上;/n所述物料框组中的每个物料框均设有传感器;/n所述物料框组包括至少一个原料框以及至少一个成品框;/n所述原料框设于加工机器组的上料区域,所述成品框设于加工机器组的下料区域;/n所述加工机器组包括折弯机及激光切割机;/n所述物料框组还包括至少一个半成品框,所述半成品框设于折弯机与激光切割机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装卸及加工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业机器人、物料框组、加工机器组及控制器,所述工业机器人、物料框组及加工机器组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工业机器人设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用于在物料框组及加工机器组之间装卸物料,所述机械臂的有效工作区域为环形;
所述物料框组及加工机器组分布在所述机械臂的有效工作区域内,所述工业机器人位于环形有效工作区域的中心位置上;
所述物料框组中的每个物料框均设有传感器;
所述物料框组包括至少一个原料框以及至少一个成品框;
所述原料框设于加工机器组的上料区域,所述成品框设于加工机器组的下料区域;
所述加工机器组包括折弯机及激光切割机;
所述物料框组还包括至少一个半成品框,所述半成品框设于折弯机与激光切割机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康池,常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宏石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