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装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34911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旋转装夹装置,包括加工设备,所述加工设备的顶部左侧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与加工设备的顶部相抵紧,所述底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加工设备的顶部左侧,且螺纹杆与加工设备间隙配合。该可旋转装夹装置,通过圆环、圆板、短杆、第一轴承、齿轮、齿条和挡板之间的配合,使得该可旋转装夹装置可以进行转动,并且得到有效的固定,进而实现了改变工件的装夹角度或对不规整工件的指定角度装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装夹装置不便转动、装夹工件角度不便调节的问题,方便作业人员的作业,并且该可旋转装夹装置整体设计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和使用,适于推广使用。

A rotatable clam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装夹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为一种可旋转装夹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有时工件需要承受的力度较大,因此需要将工件装夹进行固定,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装夹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转动,有时为了改变工件的加工角度或工件本身不规整不便于装夹时,需要将工件取下或者改变装夹装置的类型,方可实现对工件的加工,给作业人员带来一定的困难,导致工作难度较大,且浪费时间,所以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装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装夹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转动,有时为了改变工件的加工角度或工件本身不规整不便于装夹时,需要将工件取下或者改变装夹装置的类型,方可实现对工件的加工,给作业人员带来一定的困难,导致工作难度较大,且浪费时间,所以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旋转装夹装置,包括加工设备,所述加工设备的顶部左侧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与加工设备的顶部相抵紧,所述底板的底部左右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装夹装置,包括加工设备(4),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4)的顶部左侧设有底板(5),所述底板(5)的底部与加工设备(4)的顶部相抵紧,所述底板(5)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贯穿加工设备(4)的顶部左侧,且螺纹杆(6)与加工设备(4)间隙配合,所述螺纹杆(6)的外壁下方螺纹连接有螺母(7),所述螺母(7)的顶部与加工设备(4)相抵紧,所述底板(5)的顶部右侧固接有竖板(8),所述竖板(8)的侧面下方设有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的右侧设有转动组件(2),所述转动组件(2)的右侧上下均设有第一支架(9),两个所述第一支架(9)的右侧通过圆环(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装夹装置,包括加工设备(4),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4)的顶部左侧设有底板(5),所述底板(5)的底部与加工设备(4)的顶部相抵紧,所述底板(5)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贯穿加工设备(4)的顶部左侧,且螺纹杆(6)与加工设备(4)间隙配合,所述螺纹杆(6)的外壁下方螺纹连接有螺母(7),所述螺母(7)的顶部与加工设备(4)相抵紧,所述底板(5)的顶部右侧固接有竖板(8),所述竖板(8)的侧面下方设有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的右侧设有转动组件(2),所述转动组件(2)的右侧上下均设有第一支架(9),两个所述第一支架(9)的右侧通过圆环(10)固接在一起,所述圆环(10)的右侧设有装夹机构(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2)包括齿轮(201)、销轴(202)和短杆(206),所述齿轮(201)通过开口(203)贯穿竖板(8),所述齿轮(201)通过销轴(202)与竖板(8)转动相连,所述齿轮(201)的右侧设有圆板(205),所述齿轮(201)通过齿条(204)与圆板(205)转动相连,所述圆板(205)的右侧与第一支架(9)的左侧固接在一起,所述圆板(205)的左侧中心与短杆(206)的右端固接在一起,所述短杆(206)的左端通过第一轴承(207)与竖板(8)转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云宽孙政邦安百全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市锦泽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