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植入的脉冲发生器及其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347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植入的脉冲发生器及其电极,包括脉冲发生器主体和电极,在脉冲发生器主体上设置两个电极插口,所述电极包括软管和支撑柱,所述软管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软管的封闭端作为电极远端,插入病灶处。软管的敞口端依次设置手持端和密封环,密封环至少设置一道;所述支撑柱为绝缘硬质空心管,支撑柱与软管敞口端粘接在一起;支撑柱外设置导电触点作为电极近端,电极近端插入电极插口与脉冲发生器主体直接插接,将脉冲信号传导到电极远端的病灶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电极直接与脉冲发生器实现插接,脉冲发生器可以与电极同时植入颅内,无需在人体躯干部再进行手术植入脉冲发生器。

Implantable pulse generator and its electr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植入的脉冲发生器及其电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入式医疗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植入的脉冲发生器及其电极。
技术介绍
现在市面上的脉冲发生器的设计都为通过手术植入人头颅以下的身体部位,体积一般较大,且与刺激靶点有较远的距离,需要使用延长导线进行脉冲发生器与刺激电极的连接(如图1所示)。这是因为现有技术中电极的远端和近端都是采用软质材料制成,以便其在体内埋入的时候更加方便定型,适应脑部结构;作为电极的远端,软质材料的强度是无法插入病灶处的,因此这就要求电极是中空的,在使用时内衬硬质金属丝(例如钨丝)配合插入病灶处,然后撤走硬质金属丝让电极远端在脑中固定;而由于空心和质软电极的近端无法直接与脉冲发生器插接;因此市面上销售脉冲发生器的厂家为了解决此问题专利技术了延长导线,延长导线远端通过锁紧螺钉与电极近端触点相连;延长导线近端为实心插入脉冲发生器,且不会损坏延长导线近端。但是人体在运动中,头部为一整体,头部和脖子、胸部确为不同整体,在运动过程中延长导线会经常会被拉伸、扭曲,而导致延长线损坏,并且在延长导线被拉伸时,又会有局部较小的力传至电极与延长线的连接处,导致延长导线和电极连接处损坏;最终导致整个脉冲发生器系统的工作失效。另外由于电极的远端需要植入颅内病灶处,而脉冲发生器植入人体躯干部,会造成病人在躯干处的额外创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植入的脉冲发生器,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是多个。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植入的脉冲发生器,包括脉冲发生器主体和电极,在脉冲发生器主体上设置两个电极插口,所述电极包括软管和支撑柱,所述软管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软管的封闭端作为电极远端,插入病灶处。软管的敞口端依次设置手持端和密封环,密封环至少设置一道;所述支撑柱为绝缘硬质空心管,支撑柱与软管敞口端粘接在一起;支撑柱外设置导电触点作为电极近端,电极近端插入电极插口与脉冲发生器主体直接插接,将脉冲信号传导到电极远端的病灶处。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电极的结构,增加的绝缘硬质空心支撑柱其可以保证电极有足够的强度插入脉冲发生器内;并且使电极的近端既可以做到中空,又可以保证坚固;让电极可以直接与脉冲发生器实现插接,这样可以有效的缩短电极与脉冲发生器之间的距离,故可直接省去延长导线乃至于完全省去延长导线;在脉冲发生器缩小到足够的尺寸之后,脉冲发生器可以与电极同时植入颅内,无需在人体躯干部再进行手术植入脉冲发生器。在本专利技术中,手持端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可以是圆柱形、或是类似功能的结构,不做限定。密封环可以保证电极近端与脉冲发生器插接之后,电极与脉冲发生器实现良好的密封。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长度不大于40mm。支撑柱整体长度在40mm以下,从而实现电极硬与软的过渡,由于支撑柱本身的是空心结构,直径为毫米级,采用的是硬质材质;如果过长容易折断,因此需要对其长度限制,保证整体强度,因此支撑柱的长度可避免支撑柱被折断。进一步的:在所述手持端和所述密封环之间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的直径大于电极插口直径。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进一步的:在与电极插口垂直的脉冲发生器主体面上设置压紧件插口,一压紧件进入压紧件插口与限位凹槽配合、将插入两电极插口的两电极近端同时压住,压紧件与脉冲发生器主体通过锁紧螺丝连接。压紧件组件与脉冲发生器的主体通过锁紧螺丝连接,却可将2根电极锁紧在脉冲发生器主体上,让连接更可靠、稳定。进一步的:所述压紧件包括连接部和压紧部,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一个螺纹孔,在所述压紧部位上开设n形槽,所述n形槽为两个,分别对应一根电极。在这里为了连接的更稳定,对应每一根电极在压紧部上设置n形槽,对电极近端实现周向的全面卡紧。进一步的:在所述手持端和密封环之间还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与n形槽相匹配。为了配合n形槽的卡紧,在电极近端附近设置限位凹槽,相互卡合,保证电极和脉冲发生器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手持端为在软管外形成的壁厚增加结构;所述壁厚增加结构是壁厚从电极远端向电极近端逐渐增加。该结构在将电极近端插入脉冲发生器时,可以起到增加摩擦力,更快速、稳定的插接。进一步的:脉冲发生器主体内设置无线充电结构。无线充电为现有技术手段,无需赘述。例如采用外用充电线圈和植入式可充电电池的结合,既可以有效延长电池的寿命,也使电池容量可以大幅度缩小,从而减小了电池的质量和体积,最终减小脉冲发生器的质量和体积,使脉冲发生器植入人体头部进一步可行。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植入脉冲发生器用电极,以与各种脉冲发生器配合,提高安装效率。一种可植入脉冲发生器用电极:包括相互粘接的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为软管,第一管的一端封闭为电极远端;第一管的另一端敞口依次设置手持端和密封环,密封环至少设置一道;所述第二管为绝缘硬质管,第二管外设置导电触点作为电极近端,以使电极近端经电极插口与脉冲发生器主体直接插接。进一步的:所述手持端为在软管外形成的壁厚增加结构;壁厚增加结构是壁厚逐渐增加厚度以形成指向电极近端的锥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配合脉冲发生器使用的电极,可以有效降低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提高手术效率,减少病人创伤。进一步的:为了更便于植入颅内,脉冲发生器本体整体具有一定弧度可以更好的贴合于颅骨上。至于弧度根据个人情况进行特制,在此不做限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放置电极和脉冲发生器的连接方式可以极大的缩短两者的距离,直接省去了延长导线,改善脉冲发生器在人体内的安放位置降低了手术成本;减小手术对病人的伤害;因此可以将本脉冲发生器直接放置在人体头颅颅骨内,且对应的电极靶点(病灶处)位置也在人体颅内,彼此之间很难发生相对位移,很难导致整个脉冲发生器系统的工作失效。2、两根电极的锁紧方式是通过压紧件锁紧,压紧件与脉冲发生器本身通过一颗螺丝就可以锁紧全部电极,操作过程简单可靠。3、另外,在脉冲发生器内置无线充电结构,无线充电是为了减少产品成本,减小体积,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手术成本,由于手术次数降低也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4、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脉冲发生器可以内置在颅内,因此必然的本脉冲发生器的内部集成性也比较高,体积和质量也都相应的非常小,比较适合放置在颅骨上;并且无线充电的使用有效的减小了电池的体积,使电池容量减小成为可能,无需重复开刀手术换电池就可以长时间佩戴。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脉冲发生器的使用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植入的脉冲发生器使用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3去掉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的俯视图;图7是图6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的B-B剖视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植入的脉冲发生器,包括脉冲发生器主体和电极,在脉冲发生器主体上设置两个电极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软管和支撑柱,所述软管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软管的封闭端作为电极远端,插入病灶处;/n软管的敞口端依次设置手持端和密封环,密封环至少设置一道;/n所述支撑柱为绝缘硬质空心管,支撑柱与软管敞口端粘接在一起;支撑柱外设置导电触点作为电极近端,电极近端插入电极插口与脉冲发生器主体直接插接,将脉冲信号传导到电极远端的病灶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植入的脉冲发生器,包括脉冲发生器主体和电极,在脉冲发生器主体上设置两个电极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软管和支撑柱,所述软管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软管的封闭端作为电极远端,插入病灶处;
软管的敞口端依次设置手持端和密封环,密封环至少设置一道;
所述支撑柱为绝缘硬质空心管,支撑柱与软管敞口端粘接在一起;支撑柱外设置导电触点作为电极近端,电极近端插入电极插口与脉冲发生器主体直接插接,将脉冲信号传导到电极远端的病灶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植入脉冲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长度不大于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植入的脉冲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持端和所述密封环之间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的直径大于电极插口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植入的脉冲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与电极插口垂直的脉冲发生器主体面上设置压紧件插口,一压紧件进入压紧件插口将插入两电极插口的两电极近端同时压住,压紧件与脉冲发生器主体通过锁紧螺丝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植入脉冲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包括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栋良陈新蕾崔贺强姚松林童安磊姜阿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诺为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