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组件、呼吸面罩以及通气治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33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气治疗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管组件、呼吸面罩以及通气治疗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管组件在使用时,当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相互插接时,阀结构打开第一管件的出口端以允许介质由第一管件流至第二管件,同时排出孔关闭以阻止介质从排出孔流出,使得介质只能由第一管件流至第二管件;当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彼此分离时,阀结构关闭第一管件的出口端以阻止介质经出口端流出,同时排出孔打开以使介质从排出孔以较低的流量排至外界。由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管组件不仅能够保证介质有效流动,而且在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彼此分离时能够使介质以较低的流量排至外界,从而避免介质为气体时漏气噪声的产生。

Tube assembly, respirator and ventilation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组件、呼吸面罩以及通气治疗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气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管组件、包括该管组件的呼吸面罩以及包括该呼吸面罩的通气治疗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通气治疗设备通常包括用于产生治疗气体的主机、患者接口装置以及连接主机和患者接口装置的通气管路,患者接口装置通常有鼻面罩、口鼻面罩、鼻枕面罩和全脸面罩等类型的呼吸面罩。呼吸面罩的典型结构包括框架、衬垫、弯管和头带,衬垫固定在框架上并与框架一起形成呼吸腔,弯管的一端连接通气管路,另一端与框架连接以将来自主机的治疗气体输送至呼吸腔内,头带与患者头部连接以将呼吸面罩固定于患者头部。在使用时衬垫与患者面部接触并实现与面部的密封,患者的口和/或鼻位于呼吸腔内。但是,上述通气治疗设备存在以下问题:当患者想暂停治疗而直接使呼吸面罩与通气管路脱离时,由于主机仍然处于工作状态,会造成通气管路端口处产生较大的漏气噪声,并且还有可能因漏气量过大而引发设备报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组件、包括该管组件的呼吸面罩以及包括该呼吸面罩的通气治疗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管组件,所述管组件包括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所述管组件具有所述第一管件与所述第二管件同轴插接的连接状态以及所述第一管件与所述第二管件彼此分离的分离状态,所述第一管件具有用于连接介质源的入口端和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管件的出口端;所述第一管件具有排出孔,所述排出孔配置为:在所述连接状态,所述排出孔关闭以使来自所述介质源的介质进入所述第二管件;在所述分离状态,所述排出孔打开以使来自所述介质源的介质从所述排出孔排至外界;所述管组件包括阀结构,所述阀结构配置为:在所述连接状态,所述阀结构打开所述第一管件的所述出口端以使来自所述介质源的介质进入所述第二管件;在所述分离状态,所述阀结构关闭所述出口端以使来自所述介质源的介质从所述排出孔排至外界。可选地,所述阀结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件内的阀片,所述阀片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管件的轴向,所述阀片能够在关闭所述排出孔并打开所述第一管件的所述出口端的第一位置与打开所述排出孔并关闭所述第一管件的所述出口端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其中:所述阀片设置为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阀片的边缘与所述第一管件的内壁面抵接,所述排出孔开设在所述第一管件的管壁上或者开设在所述阀片上;或者所述阀片设置为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阀片的边缘与所述第一管件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所述排出孔。可选地,所述阀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一管件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件内的阀芯,所述排出孔开设在所述第一管件的管壁上,所述第二管件开设有介质流道,所述管组件配置为:在所述连接状态,所述阀芯移动至所述排出孔的沿介质流动方向的上游,所述第二管件伸入所述第一管件的部分与所述阀芯一起构成所述阀结构以关闭所述排出孔,所述第一管件通过所述介质流道与所述第二管件连通;在所述分离状态,所述阀芯移动至所述排出孔的沿介质流动方向的下游以关闭所述第一管件的所述出口端。可选地,所述管组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管件与所述第二管件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为能够防止所述第一管件与所述第二管件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彼此分离;和/或在所述连接状态,所述第一管件与所述第二管件能够彼此相对旋转。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相适配的卡扣和卡槽,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件和所述第二管件中的一者上,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件和所述第二管件中的另一者上。可选地,所述管组件包括限制件,所述限制件用于防止所述卡扣在卡接于所述卡槽时从所述卡槽中脱离。可选地,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件的外壁面上,所述卡扣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件的外壁面上,所述卡扣配置为能够沿所述第一管件的径向摆动以与所述卡槽卡接或分离;所述限制件为沿所述第一管件的轴向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管件或所述第二管件外的套环;或者所述卡槽为开设在所述第二管件的管壁上的L形槽,所述L形槽包括轴向部分和径向部分,所述卡扣为突出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件的管壁上的柱状件,所述柱状件能够在所述第一管件与所述第二管件插接时进入所述轴向部分并移动至所述径向部分实现卡接;所述限制件为设置在所述径向部分内的凸块,所述凸块能够可释放地止挡所述柱状件。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相适配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件的内壁面或外壁面上,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件的外壁面或内壁面上,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为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管件与所述第二管件的彼此相对旋转实现卡接或分离。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磁极相反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件和所述第二管件中的一者上,所述第二磁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件和所述第二管件中的另一者上;或者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相适配的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件和所述第二管件中的一者上,所述第二螺纹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件和所述第二管件中的另一者上。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呼吸面罩,所述呼吸面罩包括框架、衬垫以及以上所述的管组件,所述衬垫安装于所述框架并与所述框架一起限定形成呼吸腔,所述管组件通过所述第二管件连接于所述框架并与所述呼吸腔连通。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气治疗设备,所述通气治疗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呼吸面罩。本专利技术的管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相互插接时,阀结构打开第一管件的出口端以允许介质由第一管件流至第二管件,同时排出孔关闭以阻止介质从排出孔流出,使得介质只能由第一管件流至第二管件;当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彼此分离时,阀结构关闭第一管件的出口端以阻止介质经出口端流出,同时排出孔打开以使介质从排出孔以较低的流量排至外界。由此,本专利技术的管组件不仅能够保证介质有效流动,而且在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彼此分离时能够使介质以较低的流量排至外界,从而避免介质为气体时漏气噪声的产生。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管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其中管组件处于分离状态;图2是图1中的管组件处于连接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管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其中管组件处于分离状态;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管组件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其中管组件处于分离状态;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管组件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其中管组件处于分离状态;图6是图5中的A部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管组件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管组件处于分离状态;图8是图7的剖视图;图9是图8中的管组件处于连接状态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管组件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其中管组件处于分离状态;图11是图10中的管组件处于连接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组件包括第一管件(31)和第二管件(32),所述管组件具有所述第一管件(31)与所述第二管件(32)同轴插接的连接状态以及所述第一管件(31)与所述第二管件(32)彼此分离的分离状态,所述第一管件(31)具有用于连接介质源的入口端和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管件(32)的出口端;/n所述第一管件(31)具有排出孔(311),所述排出孔(311)配置为:在所述连接状态,所述排出孔(311)关闭以使来自所述介质源的介质进入所述第二管件(32);在所述分离状态,所述排出孔(311)打开以使来自所述介质源的介质从所述排出孔(311)排至外界;/n所述管组件包括阀结构,所述阀结构配置为:在所述连接状态,所述阀结构打开所述第一管件(31)的所述出口端以使来自所述介质源的介质进入所述第二管件(32);在所述分离状态,所述阀结构关闭所述出口端以使来自所述介质源的介质从所述排出孔(311)排至外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组件包括第一管件(31)和第二管件(32),所述管组件具有所述第一管件(31)与所述第二管件(32)同轴插接的连接状态以及所述第一管件(31)与所述第二管件(32)彼此分离的分离状态,所述第一管件(31)具有用于连接介质源的入口端和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管件(32)的出口端;
所述第一管件(31)具有排出孔(311),所述排出孔(311)配置为:在所述连接状态,所述排出孔(311)关闭以使来自所述介质源的介质进入所述第二管件(32);在所述分离状态,所述排出孔(311)打开以使来自所述介质源的介质从所述排出孔(311)排至外界;
所述管组件包括阀结构,所述阀结构配置为:在所述连接状态,所述阀结构打开所述第一管件(31)的所述出口端以使来自所述介质源的介质进入所述第二管件(32);在所述分离状态,所述阀结构关闭所述出口端以使来自所述介质源的介质从所述排出孔(311)排至外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结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件(31)内的阀片(33),所述阀片(33)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管件(31)的轴向,所述阀片(33)能够在关闭所述排出孔(311)并打开所述第一管件(31)的所述出口端的第一位置与打开所述排出孔(311)并关闭所述第一管件(31)的所述出口端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其中:
所述阀片(33)设置为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阀片(33)的边缘与所述第一管件(31)的内壁面抵接,所述排出孔(311)开设在所述第一管件(31)的管壁上或者开设在所述阀片(33)上;或者
所述阀片(33)设置为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阀片(33)的边缘与所述第一管件(31)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所述排出孔(3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一管件(31)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件(31)内的阀芯(34),所述排出孔(311)开设在所述第一管件(31)的管壁上,所述第二管件(32)开设有介质流道(321),所述管组件配置为:在所述连接状态,所述阀芯(34)移动至所述排出孔(311)的沿介质流动方向的上游,所述第二管件(32)伸入所述第一管件(31)的部分与所述阀芯(34)一起构成所述阀结构以关闭所述排出孔(311),所述第一管件(31)通过所述介质流道(321)与所述第二管件(32)连通;在所述分离状态,所述阀芯(34)移动至所述排出孔(311)的沿介质流动方向的下游以关闭所述第一管件(31)的所述出口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组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管件(31)与所述第二管件(32)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为能够防止所述第一管件(31)与所述第二管件(32)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彼此分离;和/或
在所述连接状态,所述第一管件(31)与所述第二管件(32)能够彼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钊庄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