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机随动托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32730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弯机随动托料装置,涉及折弯机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凹模具,所述L型板的顶部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模具,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一侧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板料本体,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凹模具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凹模具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轮。解决了随动托料需要人工配合,导致不能增加折弯效率的问题。

A follow-up material supporting device of ben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弯机随动托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折弯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弯机随动托料装置。
技术介绍
折弯机是一种能够对薄板进行折弯的机器,其结构主要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铰链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线圈置于座壳的凹陷内,凹陷顶部覆有盖板。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由于采用了电磁力夹持,使得压板可以做成多种工件要求,而且可对有侧壁的工件进行加工,操作上也十分简便。现有的折弯机在工作时需要对板料进行托料,同时板料需要与折弯机的折弯频率相配合,现有的折弯机在实现这种过程需要人工进行配合,因此不能增加折弯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折弯机随动托料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弯机随动托料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凹模具,所述L型板的顶部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弯机随动托料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2),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凹模具(3),所述L型板(2)的顶部设置有液压伸缩杆(4),所述液压伸缩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模具(5),所述底板(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控制装置(6),所述控制装置(6)的一侧设置有丝杆(7),所述丝杆(7)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顶端设置有连接装置(9),所述连接装置(9)的顶部设置有板料本体(10),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凹模具(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1),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凹模具(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机(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弯机随动托料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2),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凹模具(3),所述L型板(2)的顶部设置有液压伸缩杆(4),所述液压伸缩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模具(5),所述底板(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控制装置(6),所述控制装置(6)的一侧设置有丝杆(7),所述丝杆(7)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顶端设置有连接装置(9),所述连接装置(9)的顶部设置有板料本体(10),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凹模具(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1),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凹模具(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机(12),所述第一电动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轮(13),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电动机(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顶部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15),所述第一从动轮(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机随动托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6)包括控制框(61),所述控制框(61)的外表面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框(61)的内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动机(62),所述第二电动机(62)的输出轴与丝杆(7)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62)的输出轴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轮(63),所述控制框(61)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渝冠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