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修复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252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土壤修复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内部对称设有两个粉碎刀,两个所述粉碎刀的两侧均通过第一转轴分别与进料斗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且两个第一转轴的一端均贯穿至进料斗的外部并均固定设有第一齿轮,所述进料斗的外壁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之间固定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设有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同时与第二齿轮啮合设置,所述釜体的内腔顶部固定设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管壁下侧环绕连通有出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呈块状的土壤进行粉碎,同时能够使得土壤和修复剂得到较好的混合,提高了土壤修复的质量。

A reactor for soil remedi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修复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土壤修复反应釜。
技术介绍
土壤污染作为一个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主要有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各种污水、污泥及有机废弃物的不当处置,有害物质的事故性排放及各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长期积累等。土壤污染对地下水、地表水造成次污染,通过饮用水或土壤—植物系统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而危及人类健康。现有的土壤污染需要对土壤进行修复,从而涉及土壤修复问题,现有的技术中,虽然能用于进行修复液修复土壤,但是部分土壤存在块状,不能对土壤进行彻底的修复,影响土壤修复的效果,土壤在修复过程中,不能与修复剂完全的融合,使土壤搅拌不均匀,从而导致土壤修复的质量达不到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土壤存在块状,不能对土壤进行彻底的修复,影响土壤修复的效果,土壤在修复过程中,不能与修复剂完全的融合,使土壤搅拌不均匀,从而导致土壤修复的质量达不到好的效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土壤修复反应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修复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的内部对称设有两个粉碎刀(3),两个所述粉碎刀(3)的两侧均通过第一转轴分别与进料斗(2)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且两个第一转轴的一端均贯穿至进料斗(2)的外部并均固定设有第一齿轮(4),所述进料斗(2)的外壁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4)之间固定设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设有第二齿轮(6),两个所述第一齿轮(4)同时与第二齿轮(6)啮合设置,所述釜体(1)的内腔顶部固定设有环形管(7),所述环形管(7)的管壁下侧环绕连通有出液管(8),所述釜体(1)的侧壁固定设有储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修复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的内部对称设有两个粉碎刀(3),两个所述粉碎刀(3)的两侧均通过第一转轴分别与进料斗(2)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且两个第一转轴的一端均贯穿至进料斗(2)的外部并均固定设有第一齿轮(4),所述进料斗(2)的外壁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4)之间固定设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设有第二齿轮(6),两个所述第一齿轮(4)同时与第二齿轮(6)啮合设置,所述釜体(1)的内腔顶部固定设有环形管(7),所述环形管(7)的管壁下侧环绕连通有出液管(8),所述釜体(1)的侧壁固定设有储液箱(9),所述储液箱(9)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的另一端贯穿釜体(1)的侧壁并与环形管(7)的管壁连通,所述釜体(1)的内部位于环形管(7)的下方横向固定设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的杆壁下侧中心处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2)的轴壁上侧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13),所述釜体(1)的侧壁固定设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贯穿釜体(1)的侧壁并延伸至釜体(1)的内部且固定设有第二锥齿轮(15),所述第一锥齿轮(13)和第二锥齿轮(15)啮合设置,所述第二转轴(12)的轴壁设有搅拌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骏郁利张义坤孙亚会王磊何登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山水国土资源开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