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瘢痕形成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318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小瘢痕形成的方法和系统,具体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初始伤口图像;根据所述初始伤口图像,确定所述初始伤口边沿的线特征和角特征;根据所述线特征和所述角特征确定的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中显示缝合后的伤口;根据目标图像,确定穿刺孔在所述初始伤口图像中的目标位置点;根据所述目标位置点生成投影图像;在所述伤口处投影所述投影图像,以根据所述投影图像对所述伤口进行缝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线特征和角特征的匹配后再确定出穿刺孔的目标位置点,根据目标位置来进行缝合,得到的缝合后的伤口更接近原始的皮肤,进而减小了缝合后伤口形成的瘢痕。

A method and system to reduce scar 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小瘢痕形成的方法和系统
本申请涉及医疗
,涉及但不限于一种减小瘢痕形成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如本领域公知的,当人或动物组织中的伤口愈合时,它们常常留下瘢痕,由于瘢痕的存在,不美观和/或影响人或动物身体的正常机能。在外科手术中,当出现伤口是,需要将伤口的进行缝合,而缝合处的大小直接影响术后形成瘢痕的大小或美观,因此希望提供一种方法来减小伤口的大小,进而减小瘢痕的形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减小瘢痕形成的方法和系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减小瘢痕形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初始伤口图像;根据所述初始伤口图像,确定所述初始伤口边沿的多个线特征和多个角特征;根据所述多个线特征和所述多个角特征将所述初始伤口图像进行预设处理得到的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中显示缝合后的伤口;根据目标图像,确定穿刺孔在所述初始伤口图像中的目标位置点;根据所述目标位置点生成投影图像;在所述伤口处投影所述投影图像,以根据所述投影图像对所述伤口进行缝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初始伤口图像,确定所述伤口边沿的线特征和角特征,包括:根据所述初始伤口图像,获取伤口边缘图像;根据所述伤口边缘图像,提取所述边缘图像中第一侧边的多个第一线特征和多个第一角特征,和提取所述边缘图像中第二侧边的多个第二线特征和多个第二角特征,其中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形成闭合曲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多个线特征和所述多个角特征将所述初始伤口图像进行预设处理得到的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中显示缝合后的伤口,包括:分别将所述多个第一线特征和所述多个第二线特征、所述多个第一角特征和所述多个第二角特征角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根据匹配结果确定目标图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目标图像,确定穿刺孔在所述初始伤口的图像中的目标位置点,包括:在目标图像中确定穿刺孔在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位置点,所述第一侧边的位置点的数量和所述第二侧边的位置点的数量相同,所述同一侧边的位置点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根据穿刺孔在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位置点确定穿刺孔在所述初始伤口图像中的目标位置点。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减小瘢痕形成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初始伤口图像;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伤口图像,确定所述初始伤口边缘的多个线特征和多个角特征;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线特征和所述多个角特征将所述初始伤口图像进行预设处理得到的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中显示缝合后的伤口;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图像,确定穿刺孔在所述初始伤口图像中的目标位置点;生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位置点生成投影图像;投影模块,用于在所述伤口处投影所述投影图像,以根据所述投影图像对所述伤口进行缝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伤口的图像,获取伤口边缘图像;提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伤口边缘图像,提取所述边缘图像中第一侧边的多个第一线特征和多个第一角特征,和提取所述边缘图像中第二侧边的多个第二线特征和多个第二角特征,其中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形成闭合曲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匹配单元,用于分别将所述多个第一线特征和所述多个第二线特征、所述多个第一角特征和所述多个第二角特征角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匹配结果确定目标图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确定模块,包括: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目标图像中确定穿刺孔在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位置点,所述第一侧边的位置点的数量和所述第二侧边的位置点的数量相同,所述同一侧边的位置点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穿刺孔在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位置点确定穿刺孔在所述初始伤口图像中的目标位置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小瘢痕形成的方法和系统,其中,通过线特征和角特征的匹配后再确定出穿刺孔的目标位置点,根据目标位置来进行缝合,得到的缝合后的伤口更接近原始的皮肤,进而减小了缝合后伤口形成的瘢痕。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申请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申请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小瘢痕形成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减小瘢痕形成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本申请提供一种减小瘢痕形成的方法,应用于减少瘢痕形成的系统,所示方法可以通过减小瘢痕形成的系统的处理器来执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示方法还可以存储于技术机存储介质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减小瘢痕形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步骤S101,减小瘢痕形成的系统采集初始伤口图像。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图像采集模块来采集初始伤口的图像,所示图像采集模块至少包括摄像头。所示初始伤口为病人新受伤的伤口。步骤S102,减小瘢痕形成的系统根据所述初始伤口图像,确定所述初始伤口边缘的线特征和角特征。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采集到了初始伤口的图像,可以对图像中初始伤口的边沿进行特征提取,获取伤口边缘的多个线特征和多个角特征。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伤口通常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在进行伤口边缘的特征提取时,提取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的多个线特征和多个角特征。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线特征包括线的长度、弧度等,所述角特征包括角的大小等。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在进行线特征和角特征匹配更准确,提取多个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多个线特征和多个角特征。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提取线特征和角特征时,当在第一侧边确定了一个线特征或角特征时,对应的需要在第二侧边确定一个线特征或角特征,所述第一侧边确定的一个线特征或角特征与第二侧边确定的一个线特征或角特征在预设距离内,这里的预设距离可以根据伤口的大小实际确定。所述第一侧边的一个线特征或角特征与第二侧边确定的一个线特征或角特征的特征接近。示例性地,如果第一次边的线特征为直线,那么在第二侧边的相对位置确定的线特征与直线接近。步骤S103,减小瘢痕形成的系统根据所述线特征和所述角特征将所述初始伤口图像进行预设处理得到的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中显示缝合后的伤口。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初始图像中第一侧边的线特征和角特征与第二侧边的线特征和角特征进行匹配,所述预设处理为将初始图像中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至少大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小瘢痕形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采集初始伤口图像;/n根据所述初始伤口图像,确定所述初始伤口边缘的多个线特征和多个角特征;/n根据所述多个线特征和所述多个角特征将所述初始伤口图像进行预设处理得到的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中显示缝合后的伤口;/n根据目标图像,确定穿刺孔在所述初始伤口图像中的目标位置点;/n根据所述目标位置点生成投影图像;/n在所述伤口处投影所述投影图像,以根据所述投影图像对所述伤口进行缝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小瘢痕形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初始伤口图像;
根据所述初始伤口图像,确定所述初始伤口边缘的多个线特征和多个角特征;
根据所述多个线特征和所述多个角特征将所述初始伤口图像进行预设处理得到的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中显示缝合后的伤口;
根据目标图像,确定穿刺孔在所述初始伤口图像中的目标位置点;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点生成投影图像;
在所述伤口处投影所述投影图像,以根据所述投影图像对所述伤口进行缝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初始伤口图像,确定所述伤口边缘的多个线特征和多个角特征,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伤口图像,获取伤口边缘图像;
根据所述伤口边缘图像,提取所述边缘图像中第一侧边的多个第一线特征和多个第一角特征,和提取所述边缘图像中第二侧边的多个第二线特征和多个第二角特征,其中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形成闭合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多个线特征和所述多个角特征将所述初始伤口图像进行预设处理得到的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中显示缝合后的伤口,包括:
分别将所述多个第一线特征和所述多个第二线特征、所述多个第一角特征和所述多个第二角特征角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根据匹配结果确定目标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目标图像,确定穿刺孔在所述初始伤口的图像中的目标位置点,包括:
在目标图像中确定穿刺孔在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位置点,所述第一侧边的位置点的数量和所述第二侧边的位置点的数量相同,所述同一侧边的位置点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
根据穿刺孔在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位置点确定穿刺孔在所述初始伤口图像中的目标位置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栋梁杨喜明侯国玲张宏峰薛宏斌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