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龙伟光专利>正文

一种带针线自锁扎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67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针线自锁扎带,包括:医用缝合针;医用缝合线,其一端与医用缝合针的一端连接;结扎带,呈圆柱状,其一端与医用缝合线的另一端连接;自锁装置,与结扎带的另一端连接,其中结扎带的一端穿设在自锁装置内。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带针线自锁扎带可以使用医用缝合线进行常规缝合结扎外,还能利用其所带的自锁装置进行快速结扎缝合,省去了反复打结这一操作,操作极简化,有效减少因普通医用缝合线结扎缝合过松或过紧造成的组织松脱、切口裂开或组织切口缺血坏死事件的发生率,以达到对目标组织最佳的结扎缝合效果,起到有效固定、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

A kind of self-locking tie with needle and thr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针线自锁扎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特别涉及一种带针线自锁扎带。
技术介绍
结扎、缝合作为医疗
中最基本的一种技术,其应用涉及到医疗操作的方方面面,常见例如院内外急救使用到的结扎止血、创口的清创缝合,以及外科各式各样手术中对各种组织的结扎、缝合等。目前在实际临床操作中,绝大多数医师进行结扎、缝合操作时仍然使用的是医用缝合线,按部就班地进行缝合、打结、剪线、穿针。但是当遇到手术切口特别大或急救结扎缝合时,这些操作就显得非常繁琐,不但增加了医师的工作量,也因此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针线自锁扎带,带有自锁功能,操作时将结扎带收紧后即刻便能起到结扎缝合的作用,无需再行多次打结,操作极简化,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针线自锁扎带,包括:医用缝合针;医用缝合线,其一端与医用缝合针的一端连接;结扎带,呈圆柱状,其中结扎带的一端与医用缝合线的另一端连接;自锁装置,与结扎带的另一端连接,其中结扎带的一端穿设在自锁装置内;其中,结扎带的外壁环绕设置有锁定齿纹,自锁装置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孔,自锁装置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开孔,其中结扎带的一端从第一开孔穿入自锁装置,并从第二开孔穿出自锁装置,且自锁装置内设有与锁定齿纹互相卡住的单向锁定瓣,以使得结扎带在自锁装置内沿单向方向移动。其中,医用缝合针包括圆针、三角针或直针。其中,医用缝合针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医用缝合线的一端连接的第一卡槽。>其中,结扎带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医用缝合线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卡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所公开的带针线自锁扎带包括:医用缝合针;医用缝合线,其一端与医用缝合针的一端连接;结扎带,呈圆柱状,其中结扎带的一端与医用缝合线的另一端连接;自锁装置,与结扎带的另一端连接,其中结扎带的一端穿设在自锁装置内;其中,结扎带的外壁环绕设置有锁定齿纹,自锁装置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孔,自锁装置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开孔,其中结扎带的一端从第一开孔穿入自锁装置,并从第二开孔穿出自锁装置,且自锁装置内设有与锁定齿纹互相卡住的单向锁定瓣,以使得结扎带在自锁装置内沿单向方向移动。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所公开的带针线自锁扎带本身带有自锁功能,操作时将结扎带收紧后即刻便能起到结扎缝合的作用,无需再行多次打结,操作极简化,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带针线自锁扎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带针线自锁扎带的自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带针线自锁扎带的医用缝合针和医用缝合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该带针线自锁扎带包括医用缝合针10、医用缝合线11、结扎带12和自锁装置13。应理解,本实施例的医用缝合针10、医用缝合线11、结扎带12和自锁装置13能够形成一体,可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医用缝合针10包括圆针、三角针或直针。医用缝合线11的一端与医用缝合针10的一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医用缝合针10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医用缝合线11的一端连接的第一卡槽101。应理解,第一卡槽101可以设置有多个尖钩以钩住医用缝合线11,当然,为了加强稳定性,在医用缝合针10和医用缝合线11连接时,直接通过高温使得医用缝合线11的一端熔于第一卡槽101中(即加热医用缝合针10的一端即可使医用缝合线11熔于第一卡槽101中),使得医用缝合针10和医用缝合线11的连接处不会出现有线头的现象。结扎带12呈圆柱状,其中结扎带12的一端与医用缝合线11的另一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结扎带12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医用缝合线11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卡槽121。应理解,第二卡槽121可以设置有多个尖钩以钩住医用缝合线11,当然,为了加强稳定性,在结扎带12和医用缝合线11连接时,直接通过高温使得医用缝合线11的一端熔于第二卡槽121中(即加热结扎带12的一端即可使医用缝合线11熔于第二卡槽121中),使得结扎带12和医用缝合线11的连接处不会出现有线头的现象。自锁装置13与结扎带12的另一端连接,其中结扎带12的一端穿设在自锁装置13内。在本实施例中,结扎带12的外壁环绕设置有锁定齿纹,自锁装置13内设有与锁定齿纹互相卡住的单向锁定瓣130,以使得结扎带12在自锁装置13内沿单向方向移动。具体地,自锁装置13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孔,自锁装置1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开孔,其中结扎带12的一端从第一开孔穿入自锁装置13,并从第二开孔穿出自锁装置13,即结扎带12的一端只能从第一开孔沿至第二开孔的方向穿入,而结扎带12的一端无法从第二开孔沿至第一开孔方向逆向退回,此时可按照要求收紧结扎带12则立即起到结扎或缝合的效果。应理解,单向锁定瓣130呈三角状,单向锁定瓣130的角度朝向第二开孔,使得结扎带12的一端只能从第一开孔沿至第二开孔的方向穿入。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将结扎带12的一端从第一开孔穿入自锁装置13,并从第二开孔穿出自锁装置13,此时自锁装置13内的单向锁定瓣130卡置在结扎带12的锁定齿纹中以自动锁住结扎带12,使得结扎带12的一端只能从第一开孔沿至第二开孔的方向穿入,锁定后结扎带12不能从第二开孔沿至第一开孔方向逆向退回,此时按需收紧结扎带12则立即起到结扎或缝合的效果。综上,本技术所公开的带针线自锁扎带包括:医用缝合针;医用缝合线,其一端与医用缝合针的一端连接;结扎带,其一端与医用缝合线的另一端连接;自锁装置,与结扎带的另一端连接,其中结扎带的一端穿设在自锁装置内。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所公开的带针线自锁扎带本身带有自锁功能,操作时将结扎带收紧后即刻便能起到结扎缝合的作用,无需再行多次打结,操作极简化,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针线自锁扎带,其特征在于,包括:/n医用缝合针;/n医用缝合线,其一端与所述医用缝合针的一端连接;/n结扎带,呈圆柱状,其中所述结扎带的一端与所述医用缝合线的另一端连接;/n自锁装置,与所述结扎带的另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结扎带的一端穿设在所述自锁装置内;/n其中,所述结扎带的外壁环绕设置有锁定齿纹,所述自锁装置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孔,所述自锁装置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开孔,其中所述结扎带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开孔穿入所述自锁装置,并从所述第二开孔穿出所述自锁装置,且所述自锁装置内设有与所述锁定齿纹互相卡住的单向锁定瓣,以使得所述结扎带在所述自锁装置内沿单向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针线自锁扎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医用缝合针;
医用缝合线,其一端与所述医用缝合针的一端连接;
结扎带,呈圆柱状,其中所述结扎带的一端与所述医用缝合线的另一端连接;
自锁装置,与所述结扎带的另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结扎带的一端穿设在所述自锁装置内;
其中,所述结扎带的外壁环绕设置有锁定齿纹,所述自锁装置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孔,所述自锁装置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开孔,其中所述结扎带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开孔穿入所述自锁装置,并从所述第二开孔穿出所述自锁装置,且所述自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龙伟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