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3172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CT扫描技术领域内的一种CT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包括:信息注册步骤:注册待检对象信息,选择扫描协议组与扫描体位;待检对象检查步骤:点击待检对象注册界面的按钮进入待检对象检查界面;扫描和重建参数编辑步骤:进入待检对象的检查界面编辑扫描参数与重建参数;移床步骤:点击开始扫描按钮后,进入移床阶段;放线步骤:移床到指定位置时,系统发出提示信息进行放线操作;重建出图步骤:CT系统获取数据并基于重建算法进行重建出图。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CT系统运行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简化操作步骤和优化后端逻辑来实现CT扫描流程的通用性。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of C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T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CT扫描
,具体地,涉及一种CT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CT(Computed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利用样品对X射线能量的吸收特性对生物组织和工程材料的样品进行断层成像,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获取样品内部结构信息。常用的一种CT系统采用平行入射的X射线照射样品,样品后方的X射线探测器接受待检测介质吸收衰减后的X射线能量。探测器平面垂直于射线方向,每个探测器单元看成一个接收点且等距排列。CT系统工作时,X射线发射器和探测器绕某固定的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180次,同时保持相对位置固定不变,探测器可接收到180组不同方向并经过增益处理后的二维待检测介质信号。CT系统在安装时会存在误差,主要是旋转角度与旋转中心不准确的问题,这会极大影响成像质量。经现有技术检索,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102106740A,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X射线复式断层扫描成像系统及方法。整个成像系统由机械装置(包括拍片盒、X射线线型阵列探测器、X射线球管、束光器、升降转轴、台面)和监测反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T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信息注册步骤:注册待检对象信息,选择扫描协议组与扫描体位;/n待检对象检查步骤:点击待检对象注册界面的按钮进入待检对象检查界面等待;/n扫描和重建参数编辑步骤:进入待检对象的检查界面编辑扫描参数与重建参数;/n移床步骤:点击开始扫描按钮后,进入移床阶段;/n放线步骤:移床到指定位置时,系统发出提示信息进行放线操作;/n重建出图步骤:CT系统获取数据并基于重建算法进行重建出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信息注册步骤:注册待检对象信息,选择扫描协议组与扫描体位;
待检对象检查步骤:点击待检对象注册界面的按钮进入待检对象检查界面等待;
扫描和重建参数编辑步骤:进入待检对象的检查界面编辑扫描参数与重建参数;
移床步骤:点击开始扫描按钮后,进入移床阶段;
放线步骤:移床到指定位置时,系统发出提示信息进行放线操作;
重建出图步骤:CT系统获取数据并基于重建算法进行重建出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注册步骤中,所述扫描协议组包括定位像协议、螺旋协议以及断层协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和重建参数编辑步骤中,扫描参数包括扫描长度、范围、机架的旋转速度、狭缝大小、电压以及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和重建参数编辑步骤中,重建参数包括重建方法、重建范围、重建长度、层间距、层厚、降噪、窗宽窗位以及自适应滤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床步骤中,如移床距离小于等于100mm,则采用自动移床模式,如移床距离大于100mm时,则通过人工操作移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系统运行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牧狄小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