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压测量的校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血压测量的校准,尤其涉及一种血压测量的校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现有家庭和医院常用的血压测量装置,主要基于柯氏音法和示波法。采用柯氏音法和示波法的水银或电子常规血压计,充气袖带会产生不舒适感,尽管其能准确测量出血压值,但只无法连续测量血压值。脉搏波传导时间(PTT)估算法是一种无创连续血压的测量方法。通过量测脉搏波和心电信号计算得到PTT,个体间PTT和血压数据之间的比例系数存在差异,产品中对不同的个体都是采用相同的比例系数来计算,会存在较大的误差。用户需要通过多次对比量测来确定个体参数,产品体验不佳。由此,如何在无创连续血压的测量的同时,保证血压数据的准确度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血压测量的校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可以在无创连续血压的测量的同时,保证血压数据的准确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血压测量的校准方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压测量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多次第一测量时,待测对象的脉搏波传导时间PTT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血压测量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多次第一测量时,待测对象的脉搏波传导时间PTT1及血压数据BP1;
基于群体血压回归模型,根据所述多次第一测量时,待测对象的脉搏波传导时间PTT1及血压数据BP1,计算第二直线,将所述第二直线作为b值校准回归模型:BP=a0*PTT+b1,b1为实数,其中,所述群体血压回归模型BP=a0*PTT+b0基于历史脉搏波传导时间PTT0及历史血压数据BP0拟合的第一直线计算,a0为小于0的实数,b0为实数;
以所述多次第一测量时,待测对象的平均脉搏波传导时间PTTAVG及平均血压数据BPAVG为中心点,在所述b值校准回归模型等间距选取多个点;
根据所选取的多个点、所选取的多个点的中心点以及所述多次第一测量中待测对象的脉搏波传导时间PTT1及血压数据BP1拟合一第三直线,将所述第三直线作为群体对个体校准回归模型:BP=a1*PTT+b2,a1为小于0的实数,b2为实数;
接收第二测量时,待测对象的脉搏波传导时间PTT2;
将所述第二测量时,待测对象的脉搏波传导时间PTT2代入所述群体对个体校准回归模型,获得所述待测对象的经校准的血压数据BP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测量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体血压回归模型BP=a0*PTT+b0根据如下步骤计算:
基于多个测量对象的历史脉搏波传导时间PTT0及历史血压数据BP0所拟合的第一直线,获得各测量对象的第一直线的a0和b0;
将各测量对象的第一直线的a0和b0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群体血压回归模型BP=a0*PTT+b0的a0和b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测量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群体血压回归模型,根据所述多次第一测量时,待测对象的脉搏波传导时间PTT1及血压数据BP1,计算第二直线,将所述第二直线作为b值校准回归模型:BP=a0*PTT+b1包括:
计算所述多次第一测量中待测对象的平均脉搏波传导时间PTTAVG及平均血压数据BPAVG;
基于所述群体血压回归模型,保持a0的取值,根据所述待测对象的平均脉搏波传导时间PTTAVG及平均血压数据BPAVG,计算第二直线,将所述第二直线作为b值校准回归模型:BP=a0*PTT+b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测量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多次第一测量时,待测对象的平均脉搏波传导时间PTTAVG及平均血压数据BPAVG为中心点,在所述b值校准回归模型等间距选取多个点包括:
计算所述多次第一测量时,待测对象的脉搏波传导时间PTTAVG及血压数据BPAVG与所述多次第一测量时,待测对象的平均脉搏波传导时间PTTAVG及平均血压数据BPAVG的最大距离,根据所述最大距离确定在所述b值校准回归模型选取多个点的间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压测量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为(L/2+2),L为所述最大距离。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压测量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中心点两侧的所选取的点的数量相同。
技术研发人员:伍致荣,
申请(专利权)人: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英华达南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