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增光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30741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珍珠增光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珍珠增光方法包括:将选自无水甲醇、去离子水、纳米钛、烷基磺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盐酸盐、氨水溶液、反渗透阻垢缓蚀剂中的几种物质组合分别制成多种处理液,将得到的多种处理液对珍珠依次进行浸泡清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珍珠增光方法使用多种处理液依次完成珍珠增光的浸泡处理,显著提高了珍珠的光泽等级。同时,增光装置中的透明搁置板横置于保温柜中央,方便令珍珠上下表面均匀接受光照;增光装置中的平底密封玻璃槽为宽平底可开口设计,使处理的珍珠接受光照更加充分、均匀。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高增光效果,同时不影响珍珠的通透性。

Pearl brightening method an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珍珠增光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珍珠增光
,尤其涉及一种珍珠增光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对于珍珠的增光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各种有机溶剂来浸泡珍珠,达到去除杂质和污垢的效果,但缺点在于效果不是很明显;又如在有机溶剂浸泡的同时增加太阳光照,但不足之处在于受天气影响较大,可利用时间较短。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珍珠增光方法、匀光器件以及光学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珍珠增光方法,其包括:将选自无水甲醇、去离子水、纳米钛、烷基磺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盐酸盐、氨水溶液、反渗透阻垢缓蚀剂中的几种物质组合分别制成多种处理液,将得到的多种处理液对珍珠依次进行浸泡清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珍珠增光方法的改进,将选自无水甲醇、去离子水、纳米钛、烷基磺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盐酸盐、氨水溶液、反渗透阻垢缓蚀剂中的五种物质组合分别制成五种处理液,将得到的第一至第五处理液对对珍珠依次进行浸泡清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珍珠增光方法的改进,所述第一处理液包括如下组份:无水甲醇、纳米钛、烷基磺酸钠;所述第二处理液包括如下组份:去离子水、纳米钛、烷基磺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盐酸盐;所述第三处理液包括如下组份:无水甲醇、纳米钛、烷基磺酸钠、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盐酸盐;所述第四处理液包括如下组份:去离子水、纳米钛、烷基磺酸钠、氨水溶液、反渗透阻垢缓蚀剂;所述第五处理液包括:无水甲醇、纳米钛、烷基磺酸钠、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盐酸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珍珠增光方法的改进,利用第一清洗溶液进行浸泡清洗时:将无水甲醇900~1100份;纳米钛4~6份;烷基磺酸钠4~6份进行均匀混合,并将其加热至35~45℃备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珍珠增光方法的改进,利用第二清洗溶液进行浸泡清洗时:将去离子水900~1100份;纳米钛4~6份;烷基磺酸钠4~6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6份;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盐酸盐15~30份进行均匀混合,并将其加热至5~15℃备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珍珠增光方法的改进,利用第三清洗溶液进行浸泡清洗时:将无水甲醇900~1100份;纳米钛4~6份;烷基磺酸钠4~6份;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盐酸盐15~30份进行均匀混合,并将其加热至35~45℃备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珍珠增光方法的改进,利用第四清洗溶液进行浸泡清洗时:将去离子水900~1100份;纳米钛4~6份;烷基磺酸钠4~6份;氨水溶液4~6份;反渗透阻垢缓蚀剂8~12份进行均匀混合,并将其加热至15~25℃备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珍珠增光方法的改进,利用第五清洗溶液进行浸泡清洗时:无水甲醇900~1100份;纳米钛2~4份;烷基磺酸钠2~4份;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盐酸盐3~6份进行均匀混合,并将其加热至35~45℃备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珍珠增光方法的改进,按照依次浸泡清洗的顺序,同时利用氙灯和荧光灯交替地对珍珠进行照射。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珍珠增光方法的装置,其包括:保温柜、透明搁置板、玻璃槽、若干氙灯、若干荧光灯;所述透明搁置板设置于所述保温柜中,所述玻璃槽设置于所述透明搁置板上,所述若干氙灯和若干荧光灯安装于所述保温柜的内侧壁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珍珠增光方法使用多种处理液依次完成珍珠增光的浸泡处理,显著提高了珍珠的光泽等级。同时,增光装置中的透明搁置板横置于保温柜中央,方便令珍珠上下表面均匀接受光照;增光装置中的平底密封玻璃槽为宽平底可开口设计,使处理的珍珠接受光照更加充分、均匀。同时,此装置便于更换处理液以及珍珠的取放;增光工艺与氙灯照明结合,相当于提取日光中最有益于增光过程的波段进行照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高增光效果,同时不影响珍珠的通透性;同时氙灯与荧光灯具有独立控制开关,方便设置最合适灯光照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珍珠增光装置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珍珠增光方法,其包括:将选自无水甲醇、去离子水、纳米钛、烷基磺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盐酸盐、氨水溶液、反渗透阻垢缓蚀剂中的几种物质组合分别制成多种处理液,将得到的多种处理液对珍珠依次进行浸泡清洗。通过使用多种处理液依次完成珍珠增光的浸泡处理,显著提高了珍珠的光泽等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将选自无水甲醇、去离子水、纳米钛、烷基磺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盐酸盐、氨水溶液、反渗透阻垢缓蚀剂中的五种物质组合分别制成五种处理液,将得到的第一至第五处理液对对珍珠依次进行浸泡清洗。同时,按照依次浸泡清洗的顺序,同时利用氙灯和荧光灯交替地对珍珠进行照射。其中,第一处理液包括如下组份:无水甲醇、纳米钛、烷基磺酸钠;第二处理液包括如下组份:去离子水、纳米钛、烷基磺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盐酸盐;第三处理液包括如下组份:无水甲醇、纳米钛、烷基磺酸钠、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盐酸盐;第四处理液包括如下组份:去离子水、纳米钛、烷基磺酸钠、氨水溶液、反渗透阻垢缓蚀剂;第五处理液包括:无水甲醇、纳米钛、烷基磺酸钠、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盐酸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上述珍珠增光方法的装置。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实现上述珍珠增光方法的装置包括:保温柜1、透明搁置板2、玻璃槽3、若干氙灯4、若干荧光灯5。其中,透明搁置板2水平地设置于保温柜1内部的中间位置,并可接受来自若干氙灯4、若干荧光灯5的投射。玻璃槽3设置于上述透明搁置板2上,该玻璃槽3为一种平底密封玻璃槽3。采用透明玻璃材料,宽平底可开口设计。上述保温柜1的内部的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上述若干氙灯4和若干荧光灯5,任一面上的若干氙灯4和若干荧光灯5均匀分布,且交替设置。若干氙灯4和若干荧光灯由各自独立的开关进行控制。下面结合实现上述珍珠增光方法的装置,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珍珠增光方法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实施例1a)将无水甲醇、纳米钛、烷基磺酸钠倒入容器中进行均匀混合,制得第一处理液,并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珍珠增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珍珠增光方法包括:/n将选自无水甲醇、去离子水、纳米钛、烷基磺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盐酸盐、氨水溶液、反渗透阻垢缓蚀剂中的几种物质组合分别制成多种处理液,将得到的多种处理液对珍珠依次进行浸泡清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珍珠增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珍珠增光方法包括:
将选自无水甲醇、去离子水、纳米钛、烷基磺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盐酸盐、氨水溶液、反渗透阻垢缓蚀剂中的几种物质组合分别制成多种处理液,将得到的多种处理液对珍珠依次进行浸泡清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珠增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选自无水甲醇、去离子水、纳米钛、烷基磺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盐酸盐、氨水溶液、反渗透阻垢缓蚀剂中的五种物质组合分别制成五种处理液,将得到的第一至第五处理液对对珍珠依次进行浸泡清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珍珠增光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处理液包括如下组份:无水甲醇、纳米钛、烷基磺酸钠;
所述第二处理液包括如下组份:去离子水、纳米钛、烷基磺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盐酸盐;
所述第三处理液包括如下组份:无水甲醇、纳米钛、烷基磺酸钠、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盐酸盐;
所述第四处理液包括如下组份:去离子水、纳米钛、烷基磺酸钠、氨水溶液、反渗透阻垢缓蚀剂;
所述第五处理液包括:无水甲醇、纳米钛、烷基磺酸钠、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盐酸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珍珠增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第一清洗溶液进行浸泡清洗时:将无水甲醇900~1100份;纳米钛4~6份;烷基磺酸钠4~6份进行均匀混合,并将其加热至35~45℃备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珍珠增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第二清洗溶液进行浸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才庞越陈竹王燕袁沛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