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0449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反应釜,其中,该反应釜包括釜体、搅拌装置、滴液装置,釜体具有一密封的容纳腔,搅拌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至少二搅拌杆,该伺服电机可拆卸安装于釜体,输出轴部分伸入容纳腔,搅拌杆可对容纳腔底部和上部的化学液体进行搅拌,滴液装置包括加料管、滴液管和控制阀,旋转控制阀使得导液通道逐渐正对或是逐渐偏离加料管和滴液管,使得加料管和滴液管导通或是关闭;本申请的反应釜操作较为方便,并且避免了操作员中毒的情况发生。

Reaction ke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化学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然而,目前的反应釜无法控制料液滴加速度,操作不方便,加大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实际的生产效率。目前,需要打开反应釜才可以向其加入二次添加化学试剂或是催化剂,操作较为复杂,并且化学试剂反应后会产生有毒物质,操作员在向反应釜加入化学液体的过程中会有中毒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釜,旨在方便用户添加化学试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具有容纳腔;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至少二搅拌杆,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容置于所述容纳腔,至少二所述搅拌杆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并沿所述输出轴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以及至少一滴液装置,所述滴液装置包加料管、滴液管和控制阀,所述滴液管连通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控制阀设于所述加料管和滴液管之间,并可相对于所述加料管和所述滴液管旋转,以使所述加料管和所述滴液管导通或关闭。可选地,所述滴液装置还包括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连通所述容纳腔和所述加料管。可选地,所述搅拌杆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和多个搅拌部,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多个所述搅拌部沿所述连接部的周缘均匀间隔设置。可选地,所述搅拌部开设有多个贯穿其内侧面和外侧面的导流孔。可选地,所述容纳腔的腔侧壁凸设形成多条扰流筋,多条扰流筋沿所述腔侧壁均匀间隔设置。可选地,所述容纳腔的深度为H,所述扰流筋沿所述容纳腔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长度为L,L≥2/3H。本技术的反应釜包括釜体、搅拌装置、滴液装置,釜体具有一密封的容纳腔,搅拌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至少二搅拌杆,该伺服电机可拆卸安装于釜体,输出轴部分伸入容纳腔,搅拌杆可对容纳腔底部和上部的化学液体进行搅拌,滴液装置包括加料管、滴液管和控制阀,旋转控制阀使得导液通道逐渐正对或是逐渐偏离加料管和滴液管,使得加料管和滴液管导通或是关闭,如此用户可以向加料管加入化学液体,化学液体由滴料管进入容纳腔,进而与其中的化学液体进行反应,不仅如此,用户还可以通过旋转控制阀控制化学液体滴入容纳腔的速度和用量,操作较为方便,避免了操作员中毒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反应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反应釜的俯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反应釜沿III-III向的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照图1至3本技术提出一种反应釜100,包括:釜体110,所述釜体110具有容纳腔110a;搅拌装置120,所述搅拌装置120包括伺服电机121和至少二搅拌杆122,所述伺服电机121的输出轴容置于所述容纳腔110a,至少二所述搅拌杆122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121的输出轴,并沿所述输出轴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以及至少一滴液装置130,所述滴液装置130包、滴液管132和控制阀133,所述滴液管132连通于所述容纳腔110a,所述控制阀133设于所述加料管131和滴液管132之间,并可相对于所述加料管131和所述滴液管132旋转,以使所述加料管131和所述滴液管132导通或关闭。本技术的反应釜100包括釜体110、搅拌装置120、滴液装置130,釜体110由金属材料围合形成,釜体110具有一密封的容纳腔110a,该容纳腔110a用于盛装反应的化学液体,搅拌装置120包括伺服电机121和至少二搅拌杆122,该伺服电机121可拆卸安装于釜体110,输出轴部分伸入容纳腔110a,二搅拌杆122通过联轴器可拆卸连接于输出轴,且呈上下间隔设置,本申请中容纳腔110a的深度为H,二搅拌杆122之间的距离为D,1/2H≥D≥2/3H,如此在实际运用中,搅拌杆122可对容纳腔110a底部和上部的化学液体进行搅拌,避免了由于容纳腔110a的深度过深,搅拌杆122只能对底部的化学液体进行搅拌,导致搅拌不充分的情况。滴液装置130包括加料管131、滴液管132和控制阀133,滴液管132的外部可拆卸连接于釜体110,内部部分伸入容纳腔110a,控制阀133设置于加料管131和滴液管132之间,并且控制阀133具有连通加料管131和滴液管132的导液通道,旋转控制阀133使得导液通道逐渐正对或是逐渐偏离加料管131和滴液管132,使得加料管131和滴液管132导通或是关闭,如此用户可以向加料管131加入化学液体,化学液体由滴料管进入容纳腔110a,进而与其中的化学液体进行反应,不仅如此,用户还可以通过旋转控制阀133控制化学液体滴入容纳腔110a的速度和用量,操作较为方便。在本实施例中,滴液装置130的数量为二个,二个滴液装置130可满足用户向容纳腔110a中一次加入多种化学试剂的需要,可以理解的是,滴液装置130也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本申请的滴液装置130还包括导气管134,该导气管134连通容纳腔110a和加料管131,如此可保证容纳腔110a和加料管131中的气压平衡,使得化学液体由滴液管132中滴落的速度更为均衡。所述搅拌杆122包括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n釜体,所述釜体具有容纳腔;/n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至少二搅拌杆,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容置于所述容纳腔,至少二所述搅拌杆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并沿所述输出轴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以及/n至少一滴液装置,所述滴液装置包加料管、滴液管和控制阀,所述滴液管连通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控制阀设于所述加料管和滴液管之间,并可相对于所述加料管和所述滴液管旋转,以使所述加料管和所述滴液管导通或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
釜体,所述釜体具有容纳腔;
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至少二搅拌杆,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容置于所述容纳腔,至少二所述搅拌杆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并沿所述输出轴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以及
至少一滴液装置,所述滴液装置包加料管、滴液管和控制阀,所述滴液管连通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控制阀设于所述加料管和滴液管之间,并可相对于所述加料管和所述滴液管旋转,以使所述加料管和所述滴液管导通或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液装置还包括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连通所述容纳腔和所述加料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传丽张玉贞磨爱学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