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2886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种植方法,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种植方法,于10月中下旬播种油菜,施肥2次,于4月中下旬收获油菜籽;机械耕耙轮作接茬于4月下旬抛栽早稻,施肥3次,于7月中旬收获早稻;早稻机收后机械旋耕耙平后接茬于7月中下旬抛栽晚稻,施肥3次,晚稻于10月中下旬机械收获。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种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单位红壤稻田的粮油产量和质量,提高红壤稻田的光温水热土等资源利用率,还能不断培肥稻田,实现可持续利用。

A planting method of three cropping system for red soil paddy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产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粮油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是世界面临破解的三大难题。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土壤退化;是世界粮油安全面临的三大挑战。如何培肥土壤,提高耕地质量,建设稳产高产农田,优化种植结构,发展多熟种植,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增加粮油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实现周年可循环持续稳产丰收,是破解“三大”难题,迎接面临“三大”挑战,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技术。推广应用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是一条切合实际符合需求的技术路径。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是指,单位面积红壤稻田,在一个生产周年里,能够三种三收复种指数3.0进行粮油生产的同时,同步培肥稻田,实现用地养地融合的一种种植模式。现在由于种植技术、粮油价格及农村劳力、农业机械化等综合因素发生改变,红壤稻田种植模式有油稻、肥稻、薯稻、稻稻等二熟制农作模式,复种指数2.0;以及闲稻单作一熟制农作模式,复种指数1.0。红壤稻田中稻稻连作二熟制、油稻轮作二熟制和闲稻单作一熟制等3个农作模式,复种指数只有2.0甚至为1.0,秋冬闲或冬闲空置,光温水热土资源浪费大;而且,稻稻连作二熟制和闲稻单作二熟制2个农作模式冬闲长期冬泡,未进行水旱轮作,导致土壤次生潜育、潜育化加剧,影响红壤稻田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稻的稳产高产。以江西省为例,当前有红壤双季稻田2400万亩,冬闲田达2000万亩左右,如果能够创新适应新时代红壤稻田轻型简化的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将充分利用冬闲田,在发展水稻、油菜生产的同时,同步培肥红壤稻田,还能大幅度的提高红壤稻田复种指数为3.0。因此,提供一种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种植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种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单位红壤稻田的粮油产量和质量,提高红壤稻田的光温水热土等资源利用率,还能不断培肥稻田,实现可持续利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于10月中下旬播种油菜;施肥2次,1次基肥结合整地施入,1月初表面撒施追肥1次;于4月中下旬收获油菜籽;(2)机械耕耙轮作接茬于4月下旬抛栽早稻;施肥3次,1次基肥结合大田耕整施入,分蘖肥1次追肥全田撒施,抽穗肥1次追肥全田撒施;于7月中旬收获早稻;(3)早稻机收后机械旋耕耙平后接茬于7月中下旬抛栽晚稻;施肥3次,1次基肥结合大田耕整施入,分蘖肥1次追肥全田撒施,抽穗肥1次追肥全田撒施;晚稻于10月中下旬机械收获。进一步,步骤(1)所述播种油菜为晚稻茬后机械开沟(免耕)直播油菜或者灭茬旋耕播种覆土镇压喷药开沟一体化(接茬全程机械化)直播油菜。进一步,步骤(1)播种油菜施肥用量和方法为:每亩N10-11kg、P2O53-4kg、K2O5-6kg、硼砂1.0kg,分2次施用;第一次施用为结合机械整地播种撒施或条基施7-8kgN、3-4kgK2O、4-5kgP2O5和1kg硼砂,第二次施用于次年1月初前后追施余量的N和K2O。进一步,步骤(2)抛栽早稻施肥用量和方法为:每亩N9-10kg、P2O54-5kg、K2O7-8kg,分3次施用;第一次施用为结合机械大田整地基施50%N、100%P2O5和70%K2O,第二次施用于早稻分蘖期追施20%N,第三次施用于早稻抽穗期追施30%N和30%K2O。进一步,步骤(3)抛栽晚稻施肥用量和方法为:每亩N10-11kg、P2O55-6kg、K2O8-9kg,分3次施用;第一次施用为结合机械大田整地基施50%N、100%P2O5和70%K2O,第二次施用于晚稻分蘖期追施20%N,第三次施用于晚稻抽穗期追施30%N和30%K2O。进一步,所述氮肥为尿素和三元复合肥;所述磷肥为钙镁磷肥和三元复合肥;所述钾肥为氯化钾和三元复合肥。进一步,所述油菜选用冬播全生育期<190天、产量潜力≈150kg/亩的品种,具体为阳光131、丰油730,或者与该两品种生育期、产量潜力和品质相类似的油菜品种;水稻选用全生育期<115天、产量潜力≈500kg/亩的优质早稻和晚稻品种,其中早稻品种为嘉早311、中早39,或与该两品种生育期、产量潜力相类似的早稻品种;晚稻品种为五丰优T025、荣优308,或与该两品种生育期、产量潜力相类似的晚稻品种。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的配套技术要点:(1)油菜种植:采取晚稻茬后免耕直播或者机械化直播,油菜成熟机收碎秸秆全量还田;(2)早稻种植:要采取育秧抛栽,抛栽秧龄20-25天,成熟机收碎稻草全量还田;(3)晚稻种植:要采取育秧抛栽,抛栽秧龄不超过25天,成熟机收碎稻草全量还田。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种植方法,其中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技术是油菜-早稻-晚稻周年稻油轮作丰产技术,是一种创新的油稻稻周年稻油轮作模式:一方面,与当前稻田主体种模式即周年水稻单作一熟制农作模式和周年稻油轮作二熟制农作模式或者双季稻连作二熟制农作模式相比较,能够实现新常态下发展油菜生产,在不与水稻种植争耕地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红壤稻田的复种指数由1.0或2.0提高到3.0,直接有效提高单位红壤稻田的粮油产量和质量,提高了红壤稻田的光温水热土等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与周年水稻单作一熟制农作模式和周年双季稻连作农作模式相比较,不但能够使年际连作变成年内轮作,破除水稻连作障碍,还能通过水旱轮作以及秸秆全量还田下的养分运筹,不断培肥稻田,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的油稻品种选择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即油菜-早稻-晚稻周年稻油轮作模式,油菜品种选用阳光131、丰油730等双低油菜品种(或与该两品种生育期、产量潜力和品质相类似的油菜品种),早稻选用嘉早311和中早39(或与该两品种生育期、产量潜力相类似的早稻品种),晚稻选用五丰优T025和荣优308(或与该两品种生育期、产量潜力相类似的晚稻品种)。其中,不同模式技术的农作物品种选用和复种指数见表1。表1不同模式技术的农作物品种选用和复种指数与当前主体红壤稻田种植模式技术相比,周年单位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由1.0或2.0提高到了3.0,光、温、水、土、气等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增加了农产品数量,提高了粮油自给保障。实施例2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的茬口衔接油菜-早稻-晚稻周年三熟制农作丰产技术模式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1)于10月中下旬播种油菜;施肥2次,1次基肥结合整地施入,1月初表面撒施追肥1次;于4月中下旬收获油菜籽;/n(2)机械耕耙轮作接茬于4月下旬抛栽早稻;施肥3次,1次基肥结合大田耕整施入,分蘖肥1次追肥全田撒施,抽穗肥1次追肥全田撒施;于7月中旬收获早稻;/n(3)早稻机收后机械旋耕耙平后接茬于7月中下旬抛栽晚稻;施肥3次,1次基肥结合大田耕整施入,分蘖肥1次追肥全田撒施,抽穗肥1次追肥全田撒施;晚稻于10月中下旬机械收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于10月中下旬播种油菜;施肥2次,1次基肥结合整地施入,1月初表面撒施追肥1次;于4月中下旬收获油菜籽;
(2)机械耕耙轮作接茬于4月下旬抛栽早稻;施肥3次,1次基肥结合大田耕整施入,分蘖肥1次追肥全田撒施,抽穗肥1次追肥全田撒施;于7月中旬收获早稻;
(3)早稻机收后机械旋耕耙平后接茬于7月中下旬抛栽晚稻;施肥3次,1次基肥结合大田耕整施入,分蘖肥1次追肥全田撒施,抽穗肥1次追肥全田撒施;晚稻于10月中下旬机械收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播种油菜为晚稻茬后机械开沟直播油菜或者灭茬旋耕播种覆土镇压喷药开沟一体化直播油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壤稻田用养型三熟制农作模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播种油菜施肥用量和方法为:每亩N10-11kg、P2O53-4kg、K2O5-6kg、硼砂1.0kg,分2次施用;第一次施用为结合机械整地播种撒施或条基施7-8kgN、3-4kgK2O、4-5kgP2O5和1kg硼砂,第二次施用于次年1月初前后追施余量的N和K2O。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国滨李亚贞郑伟肖小军吕伟生肖富良叶川黄天宝刘小三李钟平陈国钧胡文亭吴艳余跑兰陈明叶德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