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化肥减量增效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1713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田化肥减量增效的方法,具体为:在水稻收割前,将紫云英种子与过磷酸钙混合均匀散播在稻田里,水稻收获时将秸秆粉碎覆盖于稻田,四周及时开沟避免秋淋,在紫云英盛花期连同上季水稻秸秆一起进行翻耕还田,沤一段时间后插植水稻。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目前西南地区稻油或稻麦水旱轮作区冬季撂荒普遍,稻田绿肥抗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水稻秸秆覆盖抗寒促进稻田绿肥生长,同时减少水稻种植化学氮肥投入,减少污染增加水稻收益的一种栽培技术。

A method of reducing fertilizer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in paddy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田化肥减量增效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产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稻田化肥减量增效的方法。
技术介绍
轮作休耕制度是解决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绿肥作为一种休耕期培肥地力的理想作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稻油或稻麦轮作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农业种植制度,近年来由于劳动力短缺,季节性冬闲休耕,稻草直接弃田成为普遍现象。稻油或稻麦轮作区稻田冬闲期长及休闲面积不断扩大,绿肥紫云英的种植潜力变大。稻田秸秆、绿肥资源的利用,是替代化肥养分从而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有效措施。两者都是比较清洁的有机肥资源,作为稻田养分的天然来源使得化肥养分的替代成为可能。水旱轮作,旱作季气候干燥、气温较低,冬闲稻田保墒保温效果差,不利于绿肥的出苗、生长。稻田秸秆覆盖具有明显的保墒保温效果,可以有效解决稻田免耕绿肥出苗差,抗寒性差的问题,同时稻田秸秆和绿肥翻压可以改良提高稻田质量。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稻田化肥减量增效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绿肥种植成本和节约劳动力成本,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增加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稻田化肥减量增效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改善稻田土壤微生物环境,同时减少成本,降低化肥污染,操作简单便于推广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稻田化肥减量增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紫云英播种在水稻收割前3-5d,将紫云英种子与磷肥混合均匀,并散播在稻田里,在水稻收获时将秸秆粉碎覆盖于稻田,同时在稻田四周开沟以避免秋淋;(2)紫云英秸秆联合翻压第二年带籽紫云英和盛花期紫云英同水稻秸秆联合翻耕还田,沤7-10d后施基肥插植水稻,基肥中氮肥减量30%施加,当季水稻收获后秸秆粉碎覆盖地表,紫云英自然出苗,第三年盛花期紫云英连同上一季水稻秸秆联合翻耕还田,沤7-10d后施基肥插值水稻,基肥中氮肥减量20%施加。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紫云英播种方式为每隔一年播种一次。优选的,步骤(1)所述紫云英种子包括:早熟种和晚熟种,且质量配比为1:9。优选的,上述紫云英早熟种为南郑本地种,晚熟种为湘紫7号。优选的,上述所述紫云英种子与磷肥的质量配比为1:(2-3),且所述磷肥为过磷酸钙。优选的,上述紫云英种子的播种量为2.0-2.5kg/亩。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基肥为N、P2O5、K2O分别为8.4kg/666.7m2、6kg/666.7m2、7kg/666.7m2。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绿肥和水稻秸秆翻压还田不仅可以培肥稻田土壤,改善稻田土壤微生物环境,同时减少化学氮肥的使用,降低购买性农资成本,减少化肥污染,增加水稻籽粒产量,节约了种子及劳动力成本,操作简单便于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试验设计2017年9月20日紫云英种子与过磷酸钙按照质量1:2混合均匀后人工散播,2018年5月5日带籽的紫云英和盛花期紫云英连同上一季水稻秸秆翻耕还田,2018年5月15日人工插植水稻,全生育期施肥量为N、P2O5、K2O分别为12kg/66.7m2、6kg/666.7m2、7kg/666.7m2,2018年9月23日水稻收获秸秆粉碎覆盖于地表,紫云英免播自然出苗,2019年4月23日盛花期紫云英连同上一季水稻秸秆一起翻压还田,2019年5月10日人工插植水稻,全生育期施肥量为N、P2O5、K2O分别为12kg/66.7m2、6kg/666.7m2、7kg/666.7m2。施肥方式为,氮肥基肥与追肥比例为7:3,磷钾肥全部基施。对照处理冬闲不种紫云英,水稻秸秆粉碎还田,其余农事操作均同实施例1。处理1早熟种和晚熟种种子质量比例为9:1,其余农事操作均同实施例1。处理2早熟种和晚熟种种子质量比例为8:2,其余农事操作均同实施例1。处理3早熟种和晚熟种种子质量比例为7:3,其余农事操作均同实施例1。不同早熟种和晚熟种混合播种比例比较,参见表1:表1表1中处理1中第一年可替代化学氮肥比例为30.4%、第二可替代化学氮肥比例为20.2%,较对照两季水稻产量亩产增加98.67公斤,每亩减少化学纯N用量12.14公斤,大大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潜在风险。实施例22017年9月20日紫云英种子与过磷酸钙按照质量1:3混合均匀后人工散播,2018年5月5日带籽的紫云英和盛花期紫云英连同上一季水稻秸秆翻耕还田,2018年5月15日人工插植水稻,全生育期施肥量为N、P2O5、K2O分别为8.4kg/66.7m2、6kg/666.7m2、7kg/666.7m2,施肥方式为氮肥基肥与追肥比例7:3,磷钾肥全部基施,基肥施肥量为N、P2O5、K2O分别为5.88kg/66.7m2、6kg/666.7m2、7kg/666.7m2,2018年9月23日水稻收获秸秆粉碎覆盖于地表,紫云英免播自然出苗,2019年4月23日盛花期紫云英连同上一季水稻秸秆一起翻压还田,2019年5月10日人工插植水稻,全生育期施肥量为N、P2O5、K2O分别为9.6kg/66.7m2、6kg/666.7m2、7kg/666.7m2,施肥方式为氮肥基肥与追肥比例7:3,磷钾肥全部基施,基肥施肥量为N、P2O5、K2O分别为6.72kg/66.7m2、6kg/666.7m2、7kg/666.7m2。实施例3试验设计处理1:每年播种紫云英,紫云英品种选用湘紫7号,其余农事操作同实施例2;处理2:该处理同实施例2。紫云英每年播种和紫云英隔年播种经济效益比较,参见表2:表2两种处理两年水稻总产量相近,但是处理2每亩地每2年所需成本要比处理1低80元,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培肥了土壤,节省氮肥投入的同时,对水稻产量还有一定提高的效果,与连年种植紫云英相比,还减少了成本,同时实现了增收。本专利技术中用到的紫云英早熟种为南郑本地种,成熟期大约为次年的5月5日,晚熟品种为湘紫7号,盛花期大约为次年的5月4日,紫云英当季腐解释放养分利用率按照50%计算,所用水稻品种为中籼杂交稻荃香优1521,但不仅限于这一水稻品种,本专利技术中所用水稻品种可以为任意品种。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田化肥减量增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1)紫云英播种/n在水稻收割前3-5d,将紫云英种子与磷肥混合均匀,并散播在稻田里,在水稻收获时将秸秆粉碎覆盖于稻田,同时在稻田四周开沟以避免秋淋;/n(2)紫云英秸秆联合翻压/n第二年带籽紫云英和盛花期紫云英同水稻秸秆联合翻耕还田,沤7-10d后施基肥插植水稻,基肥中氮肥减量30%施加,当季水稻收获后秸秆粉碎覆盖地表,紫云英自然出苗,第三年盛花期紫云英连同上一季水稻秸秆联合翻耕还田,沤7-10d后施基肥插值水稻,基肥中氮肥减量20%施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田化肥减量增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紫云英播种
在水稻收割前3-5d,将紫云英种子与磷肥混合均匀,并散播在稻田里,在水稻收获时将秸秆粉碎覆盖于稻田,同时在稻田四周开沟以避免秋淋;
(2)紫云英秸秆联合翻压
第二年带籽紫云英和盛花期紫云英同水稻秸秆联合翻耕还田,沤7-10d后施基肥插植水稻,基肥中氮肥减量30%施加,当季水稻收获后秸秆粉碎覆盖地表,紫云英自然出苗,第三年盛花期紫云英连同上一季水稻秸秆联合翻耕还田,沤7-10d后施基肥插值水稻,基肥中氮肥减量20%施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化肥减量增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紫云英播种方式为每隔一年播种一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稻田化肥减量增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红郝兴顺田霄鸿崔月贞宁鹏刘勇张春辉吴军舰王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省水稻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