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自动切块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84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铃薯自动切块播种机,包括机架、切种器、种箱、种勺、拨种轮和驱动轴,所述机架的前端通过螺栓与种箱相连接,所述机架的上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座椅,所述机架的下端设有切种器,且切种器的前侧设有开沟铲,所述切种器通过传动齿轮与排种链连接,所述排种链的上端通过螺栓与种勺连接,所述机架的后侧连接有覆土盘,所述种勺的下端设有拨种轮,且拨种轮通过转动轴承与驱动轴连接,所述拨种轮的上端设有刀片,所述机架的上端连接有握柄,所述机架的下侧连接有地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马铃薯自动切块播种,并且能够一次性完成整薯自动切块、播种等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且结构简单实用,降低了成本。

A kind of potato automatic cutting and sow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自动切块播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是一种马铃薯自动切块播种机。
技术介绍
当前随着国家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提出,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同时对马铃薯机械化作业机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尤其在马铃薯播种前期,需要对马铃薯进行切块,人工切种不仅成本高,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生产效率。因此,提出一种马铃薯自动切块播种机尤为重要,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马铃薯自动切块播种机能够一次性完成整薯切块和播种等作业,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自动切块播种机,以解决传统技术需要人工进行切块,不仅成本高,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生产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马铃薯自动切块播种机,包括机架、切种器、种箱、种勺、排种链、拨种轮和驱动轴,所述机架的前端通过螺栓与种箱相连接,所述机架的上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座椅,所述机架的下端设有切种器,且切种器的前侧设有开沟铲,所述切种器通过传动齿轮与排种链连接,所述排种链的上端通过螺栓与种勺连接,所述机架的后侧连接有覆土盘,所述种勺的下端设有拨种轮,且拨种轮通过转动轴承与驱动轴连接,所述拨种轮的上端设有刀片,所述机架的上端连接有握柄,所述机架的下侧连接有地轮。优选的,所述种箱的侧面由固定挡板和斜连接板组成,且种箱的中部设有滑动板,利用种箱可以达到储存马铃薯的作用。优选的,所述拨种轮是由两片拨种轮对称布置组成,且拨种轮的中部设有缝隙,可以使刀片在拨种轮的中部进行转动,达到切开马铃薯的作用。优选的,所述种勺采用长凹式,且种勺的底部设有窄孔,种勺可将土壤、杂草等杂质通过孔隙漏掉,减低含杂率。优选的,所述地轮通过转动带动驱动轴,驱动轴带动拨种轮转动,可以带动拨种轮进行转动。优选的,所述机架通过V型固定连接板和螺栓与开沟铲连接,可以保证开沟铲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切种器和排种链,可以实现马铃薯自动切块播种,并且能够一次性完成整薯自动切块、播种等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去掉了播种前期人工切种的的工序,降低了成本,且结构简单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排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切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拨种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开沟铲、3-切种器、4-覆土盘、5-地轮、6-座椅、7-种箱、8-种勺、9-排种链、10-握柄、11-刀片、12-拨种轮、13-驱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马铃薯自动切块播种机,包括机架1、切种器3、种箱7、种勺8、排种链9、拨种轮12和驱动轴13,所述机架1的前端通过螺栓与种箱7相连接,种箱7具有储存的作用,所述机架1的上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座椅6,所述机架1的下端设有切种器3,利用切种器3可以将马铃薯进行切割,且切种器3的前侧设有开沟铲2,开沟铲2具有开沟的作用,所述切种器3通过传动齿轮与排种链9连接,排种链9具有传动的作用,所述排种链9的上端通过螺栓与种勺8连接,种勺8具有提取马铃薯的作用,通过三角形折弯的方式将整薯输送到切种器3上部后掉落,所述机架1的后侧连接有覆土盘4,所述种勺8的下端设有拨种轮12,拨种轮12可以将马铃薯转送到刀片位置,且拨种轮12通过转动轴承与驱动轴13连接,可以利用驱动轴13带动拨种轮12进行转动,所述拨种轮12的上端设有刀片11,所述机架1的上端连接有握柄10,握柄10可以将切种刀片11进行加持,所述机架1的下侧连接有地轮5。所述种箱7的侧面由固定挡板和斜连接板组成,且种箱7的中部设有滑动板,利用种箱7可以达到储存马铃薯的作用。所述拨种轮12是由两片拨种轮12对称布置组成,且拨种轮12的中部设有缝隙,可以使刀片11在拨种轮12的中部进行转动,达到切开马铃薯的作用。所述种勺8采用长凹式,且种勺8的底部设有窄孔,种勺8可将土壤、杂草等杂质通过孔隙漏掉,减低含杂率。所述地轮5通过转动带动驱动轴13,驱动轴13带动拨种轮12转动,可以带动拨种轮12进行转动。所述机架1通过V型固定连接板和螺栓与开沟铲2连接,可以保证开沟铲2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机架1主要作为马铃薯自动切块播种机主体,整机采用后悬挂的连接方式,马铃薯播种机为大垄单行作业模式,利用开沟铲2将在地面上部进行开沟,通过长凹式种勺8从种箱7内部将整个的马铃薯提取后,经过三角形式排种链9的输送方式将种薯输送到切种器3的上部落下,从种勺8落下的整薯被拨种轮12接到后,拨种轮12在驱动轴13的带动下推送到刀片11位置,两片拨种轮12中间留有缝隙,刀片11可以从两轮的缝隙划过,整块的马铃薯被切成两块,随后落到种沟内,利用覆土盘4将土进行覆盖,从而完成马铃薯播种,座椅6上部的操作员可对种勺8内漏掉的种薯进行补种,降低漏播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铃薯自动切块播种机,包括机架(1)、切种器(3)、种箱(7)、种勺(8)、排种链(9)、拨种轮(12)和驱动轴(1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前端通过螺栓与种箱(7)相连接,所述机架(1)的上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座椅(6),所述机架(1)的下端设有切种器(3),且切种器(3)的前侧设有开沟铲(2),所述切种器(3)通过传动齿轮与排种链(9)连接,所述排种链(9)的上端通过螺栓与种勺(8)连接,所述机架(1)的后侧连接有覆土盘(4),所述种勺(8)的下端设有拨种轮(12),且拨种轮(12)通过转动轴承与驱动轴(13)连接,所述拨种轮(12)的上端设有刀片(11),所述机架(1)的上端连接有握柄(10),所述机架(1)的下侧连接有地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自动切块播种机,包括机架(1)、切种器(3)、种箱(7)、种勺(8)、排种链(9)、拨种轮(12)和驱动轴(1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前端通过螺栓与种箱(7)相连接,所述机架(1)的上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座椅(6),所述机架(1)的下端设有切种器(3),且切种器(3)的前侧设有开沟铲(2),所述切种器(3)通过传动齿轮与排种链(9)连接,所述排种链(9)的上端通过螺栓与种勺(8)连接,所述机架(1)的后侧连接有覆土盘(4),所述种勺(8)的下端设有拨种轮(12),且拨种轮(12)通过转动轴承与驱动轴(13)连接,所述拨种轮(12)的上端设有刀片(11),所述机架(1)的上端连接有握柄(10),所述机架(1)的下侧连接有地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洪珠王炳军刘荣国王新成张明慧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洪珠农业机械有限公司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