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贴膜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804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动贴膜工装,包括固定座、护板、动力装置、动力板和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的固定座凸台;所述固定座凸台连接吸气源,所述固定座凸台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吸气源的凸台通孔;所述固定座两侧对称设置所述护板;所述动力板设置于所述护板之间;所述动力装置连接气源,驱动所述动力板移动;所述动力板上开设有动力板通孔,所述动力板通孔移动式扣住所述固定座凸台。解决了现有方案造成的会造成错位贴膜、贴膜时会挤压物料造成物料损伤、两块板之间容易产生卡顿和有时会夹伤造作者手指等问题。

A kind of pneumatic laminating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贴膜工装
本技术涉及贴膜工装,具体涉及一种气动贴膜工装。
技术介绍
一般的,手机、电子手表和电脑等电子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电子行业,电子产品在出厂之前都需要进行贴膜。传统方法采用人工手动贴膜。有些公司生产体量大,无法通过手工去贴膜,需要借助一些辅助设备进行贴膜。采用辅助设备可以提高贴膜的效率,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现有的方案,采用两块相互挤压的板,将贴膜贴在物料的表面。这样的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物料和贴膜都无法定位,会造成错位贴膜;(2)采用两块相互挤压的板,贴膜时会挤压物料,造成物料损伤;(3)结构简单,两块板之间容易产生卡顿;(4)两块板相互挤压,会夹伤造作者手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气动贴膜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会造成错位贴膜、贴膜时会挤压物料造成物料损伤、两块板之间容易产生卡顿和有时会夹伤造作者手指等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动贴膜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护板、动力装置、动力板和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的固定座凸台;所述固定座凸台连接吸气源,所述固定座凸台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吸气源的凸台通孔;所述固定座两侧对称设置所述护板;所述动力板设置于所述护板之间;所述动力装置连接气源,驱动所述动力板移动;所述动力板上开设有动力板通孔,所述动力板通孔移动式扣住所述固定座凸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动力装置为气缸。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动力装置通过气阀连接所述气源。>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动力板上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直线轴承,所述动力板沿所述导向杆移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缓冲垫。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动力板上设置有定位贴膜的定位销。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固定并支撑住所述气动贴膜工装的底座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气动贴膜工装采用气缸驱动动力板移动,保证了动力板移动的平稳。采用气阀来控制动力板的移动。气动贴膜工装带来了如下效果:(1)采用定位销对贴膜进行定位,保证了贴膜位置的一致性;(2)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吸住贴膜,不会对物料产生挤压;(3)设置了导向杆和直线轴承,动力板可以顺畅移动没有卡顿;(4)设置了护板起到防止夹伤操作人员手指的作用;(5)设置了护板起到防止动力板偏移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固定座;2、护板;3、动力装置;4、动力板;5、固定座凸台;6、凸台通孔;7、动力板通孔;8、气阀;9、导向杆;10、缓冲垫;11、定位销;12、底座板;13、支撑柱;14、直线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贴膜工装。图中X的方向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的上端,图中Y的方向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的后端。气动贴膜工装包括固定座1、护板2、动力装置3、动力板4和固定设置于固定座1上的固定座凸台5。固定座凸台5连接吸气源。固定座凸台5上开设有连通吸气源的凸台通孔6。固定座1两侧对称设置护板2。动力板4设置于护板2之间。动力装置3驱动动力板4移动。动力板4上开设有动力板通孔7,动力板通孔7可移动的扣住固定座凸台5。还包括固定并支撑住气动贴膜工装的底座板12。底座板12设置于气动贴膜工装的底部。气动贴膜工装设置于底座板12前端的上侧。气动贴膜工装与底座板12之间设置有支撑柱13。支撑柱13的上端连接固定座1。支撑柱13的下端连接底座板12。优选的,支撑柱13为圆柱形。优选的,支撑柱13为四个。底座板12保证气动贴膜工装工作时是固定的。底座板12增加了气动贴膜工装的接触面积,使得气动贴膜工装可以稳固的放置。支撑柱13可以从多个位置支撑住固定座1。固定座凸台5设置于固定座1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座凸台5与固定座1之间形成有间隙,间隙连通吸气源。固定座凸台5的上表面并列开设有凸台通孔6,间隙连通凸台通孔6。凸台通孔6通过间隙连通吸气源。固定座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动力装置3。动力装置3固定安装于固定座1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动力装置3的驱动端穿过固定座1连接动力板4。优选的,动力装置3为两个。动力装置3从两端驱动动力板4,保证了动力板4移动的平稳性。动力装置3为气缸。动力装置3通过气阀8连接气源。优选的,气阀8为手动转向阀。气阀8安装于底座板12的后端。动力装置3为气缸,气缸型号的选择属于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装置的工作情况选择,例如可以选型号为SDA25*5的气缸。气阀8为手动转向阀,手动转向阀型号的选择属于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装置的工作情况选择,例如可以选型号为4H210-08的手动转向阀。动力装置3驱动动力板4作上下移动。气阀8打开时,动力装置3的驱动杆推动动力板4上移。气阀8关闭时,动力装置3的驱动杆推动动力板4下移复位。气阀8的设置使得可以很方便的控制动力装置3。使得物料一次贴膜时间大大的缩短。提高了物料的贴膜效率。固定座1上设置有直线轴承14。动力板4上设置有导向杆9。导向杆9穿过直线轴承14,动力板4带动导向杆9沿直线轴承14内移动。固定座1上设置有缓冲垫10;导向杆9穿过缓冲垫10。直线轴承14的外圈与固定座1相连接。导向杆9穿过直线轴承14的内圈。导向杆9的外表面与直线轴承14的内圈相配合。动力板4与导向杆9的上端固定连接。为防止动力板4下移复位时碰触固定座1造成损伤,缓冲垫10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优选的,缓冲垫10为橡胶垫。固定座1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护板2。优选的,护板2为两个。优选的,护板2为L字形。护板2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动力板4的上表面。护板2的下表面与动力板4的上表面的上表面相贴合。动力板4设置于护板2之间,动力板4作上下移动。护板2起到防止动力板4在移动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的作用。护板2同时还起到防护的作用。动力板4上移或动力板4下移复位时,会夹伤操作者的手,设置护板2避免了类似情况的发生。动力板4上设置有定位贴膜的定位销11。为保证每次放置贴膜的位置都是相同的,固定设置有定位销11。定位销11穿过贴膜,固定住贴膜的位置。动力板4上开设动力板通孔7的形状与物料形状相同,物料放入动力板通孔7内不会发生位置偏移。气动贴膜工装工作之前,动力板4的上表面与固定座凸台5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打开吸气源,固定座凸台5的上端形成真空负压。贴膜通过定位销11安装在固定座凸台5的上表面,被真空负压吸住。再撕去多余的贴膜贴附于物料上的贴膜被保留,多余的贴膜被撕去。打开气阀8使得动力装置3驱动动力板4向上移动。动力板通孔7内放置物料。关闭气阀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贴膜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护板(2)、动力装置(3)、动力板(4)和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座(1)上的固定座凸台(5);所述固定座凸台(5)上开设有连通吸气源的凸台通孔(6);所述固定座(1)两侧对称设置所述护板(2);所述动力板(4)设置于所述护板(2)之间;所述动力装置(3)驱动所述动力板(4)移动;所述动力板(4)上开设有动力板通孔(7),所述动力板通孔(7)可移动的扣住所述固定座凸台(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贴膜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护板(2)、动力装置(3)、动力板(4)和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座(1)上的固定座凸台(5);所述固定座凸台(5)上开设有连通吸气源的凸台通孔(6);所述固定座(1)两侧对称设置所述护板(2);所述动力板(4)设置于所述护板(2)之间;所述动力装置(3)驱动所述动力板(4)移动;所述动力板(4)上开设有动力板通孔(7),所述动力板通孔(7)可移动的扣住所述固定座凸台(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贴膜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3)为气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贴膜工装,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亮邱世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特丽亮镀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