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全自动档案袋气吸式无损伤底部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2652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档案袋气吸式无损伤底部成型装置,该装置包括六个机构,分别是包括机架、旋转支架机构、配气机构、第一工位‑短边折叠机构、第二工位‑长边涂胶机构、第三工位‑折痕压实机构和第四工位‑高速脱模机构;旋转支架机构中的旋转支架周向均布固定于支架底座上,并由传动轴驱动,通过步进电机控制间歇旋转,带动档案袋依次旋转至预定好的各工位;配气机构在确保不损伤纸张的情况下配合完成对档案袋底部的短边折叠、长边涂胶、折痕压实和高速脱模四道工序;本装置在完成多工位传递档案袋的同时真正地实现了高效精准自动化,做到了不损伤纸张,低制作成本。

A full-automatic bottom molding device of bag suction ty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档案袋气吸式无损伤底部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包装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档案袋气吸式无损伤底部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工厂生产档案袋时,其底部成型大多由手工完成,自动化程度低,耗费人力。在现有的关于档案袋自动化底部成型装置如申请号为201810204848.4,名称为一种旋转式全自动成筒后档案袋封底和压瘪方法及其装置中,将已经制成筒状的档案袋雏形,套入矩形中空模具上,矩形模具均布固连在槽轮机构驱动的轮毂上,轮毂与槽轮机构的从动槽轮固连,槽轮机构驱动模具旋转到不同工位,依次完成封底的各道工序,压瘪则是将封底后的档案袋导入收敛的喇叭状滑道内,依靠逐渐收缩的滑道间隙将档案袋进行压瘪,以方便收集包装。该方法及其装置是通过多工位传递档案袋提高效率,但是其存在以下缺点:1、尚无法完成对档案袋底部的精准折叠与精确涂胶;2、由于档案袋牛皮纸的特性,档案袋底部在未完全压实前会翘起,翘起后影响之后各工序的进行;3、当脱模机构与模具发生干涉时会导致纸张撕裂;4、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这种纯机械的内部传动装置大大提高其制作和维护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档案袋气吸式无损伤底部成型装置,通过气吸式配气机构与旋转模具的结合实现对档案袋底部无损伤的折叠,高精准高效率且不伤纸的完成档案袋的底部成型,解决目前市场上档案袋手工封底工序的不足,也解决了纯机械的内部传动装置增加其制作和维护成本的问题,安全高效精准自动化。一种全自动档案袋气吸式无损伤底部成型装置,包括机架1、旋转支架机构、配气机构、第一工位-短边折叠机构、第二工位-长边涂胶机构、第三工位-折痕压实机构和第四工位-高速脱模机构;其中旋转支架机构包括吸气管路31、旋转支架32、支架底座33和传动轴34,其中每个旋转支架32均通过旋转支架32底部设置的螺纹通孔321螺栓连接在支架底座33外侧的一个侧面上,旋转支架32的顶部设有至少两个旋转支架通孔322;支架底座33中部设有中空孔331,其外侧的每个侧面上均设有多个盲孔333与一个支架底座通孔332,每个支架底座通孔332均与中空孔331连通;传动轴34位于支架底座33的中空孔331内,传动轴34分为两节,第二节沿端面的周向均匀设有多个传动轴通孔341,第一节固定在第二节左端端面的中部非传动轴通孔341的部分上,传动轴34分别通过其第一节左端与第二节右端的传动轴轴承座36及其内部的轴承连接在机架1上,且传动轴34第一节既与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一步进电机35平键连接,又与支架底座33中空孔331平键连接;每个旋转支架32上均连接有一个吸气管路31,其中吸气管路31包括至少两个吸气管312,还包括输气管313,每个吸气管312的吸气口端均与输气管313的一端连通,每个吸气管312的另外一端均单独与一个旋转支架通孔322连通,输气管31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旋转支架32底部的一个螺纹通孔321、支架底座通孔332,再伸入到传动轴通孔341内;配气机构包括配流盘41、负压泵42和固定气管43,配流盘41内部设有相对设置并连通的大气室412和小气室411,小气室411为圆形孔,大气室412为弧形孔,配流盘41固定在传动轴34右侧的传动轴轴承座36上,且配流盘41大气室412所在的一端与传动轴轴承座36内传动轴34第二节的右端面接触,其小气室411与固定气管43一端管路连接,固定气管43另一端与负压泵42管路连接,负压泵42固定在地面上;第一工位-短边折叠机构对称设置在旋转至此工位的旋转支架32前方的两侧,第一工位-短边折叠机构包括电动推杆11、短边成型模具12,短边成型模具12包括顶头121和U形挡板122,顶头121位于U形挡板122内部,U形挡板122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11的一端,电动推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电动推杆11自带电机,驱动U形挡板122活动,进而使得U形挡板122与其内部的顶头121能够将旋转至此工位的套有档案袋套筒的旋转支架32外面支出的档案袋底部的短边挤压在旋转支架32的顶部,使其短边形成折痕;第二工位-长边涂胶机构包括点胶器21、涂胶凸轮22和第二步进电机23,其中第二步进电机23固定在机架1上,点胶器21固定在机架1上并位于涂胶凸轮22上方,涂胶凸轮22的两端通过轴承座24及其内部的轴承连接在机架1上,涂胶凸轮22同时还与第二步进电机23连接,并由第二步进电机23驱动做顺时针旋转,点胶器21内部为贮存胶水的空腔,底部设有出胶口;涂胶凸轮22的远休止点旋转到正上方时,与点胶器21出胶口接触,完成取胶,涂胶凸轮22的远休止点旋转到正下方时,与档案袋底部长边接触,旋转掠过实现长边涂胶,完成上胶及压紧;第三工位-折痕压实机构包括压实杆51,压实杆51固定在机架1上,当旋转支架32转到压实杆所在位置时,旋转支架32上套有的档案袋底部长边与压实杆51之间实现线接触滑动,完成折痕压实功能;第四工位-高速脱模机构包括低速凸轮61、高速卸料轮62、转动轴63、角接触轴承座64、第三步进电机65和普通调速电机66,其中机架1内侧的机架横板37上设有两个转动轴63,这两个转动轴63的顶端均连接有低速凸轮61,底端均连接有第三步进电机65,机架1外侧的机架横板37上也设有两个转动轴63,这两个转动轴63的顶端均连接有高速卸料轮62,底端均连接有普通调速电机66,转动轴63通过角接触轴承座64及其内部的轴承连接在机架横板37上;当旋转支架32转到第四工位-高速脱模机构所在位置时,旋转支架32位于机架1内,低速凸轮61位于旋转支架32的两侧,并能够与旋转支架32上套有的档案袋接触,高速卸料轮62位于旋转支架32顶部的机架1外侧;机架1内侧机架横板37上与机架1外侧机架横板37上设有的转动轴63是两两对齐设置的,因此高速卸料轮62与其对应的低速凸轮61也是对齐的;所述的大气室412为弧形孔,当旋转支架32分别旋转到第一工位-短边折叠机构、第二工位-长边涂胶机构和第三工位-折痕压实机构时,其上的吸气管路31中的输气管313所在的传动轴通孔341均能够与配流盘41上的大气室412相连通,当旋转支架32旋转到第四工位-高速脱模机构时,其上的吸气管路31中的输气管313所在的传动轴通孔341不能与配流盘41上的大气室412相连通,此时吸气管路31中的输气管313所在的传动轴通孔341与配流盘41上非大气室412所在的部分接触,即此时配气机构停止对第四工位-高速脱模机构的吸气功能。所述的传动轴通孔341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旋转支架32的个数,吸气管312的个数小于或者等于旋转支架通孔322的个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的配气机构通过负压原理产生吸力吸住档案袋底部长边,防止档案袋套筒在各个工位完成功能时发生损坏。当档案袋在运动到第一工位-短边折叠机构、第二工位-长边涂胶机构、第三工位-折痕压实机构时,长边始终受到负压力,吸附在旋转支架顶部,防止档案袋长边翘起而影响各工序的工作精度,同时也防止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档案袋气吸式无损伤底部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旋转支架机构、配气机构、第一工位-短边折叠机构、第二工位-长边涂胶机构、第三工位-折痕压实机构和第四工位-高速脱模机构;/n其中旋转支架机构包括吸气管路(31)、旋转支架(32)、支架底座(33)和传动轴(34),其中每个旋转支架(32)均通过旋转支架(32)底部设置的螺纹通孔(321)螺栓连接在支架底座(33)外侧的一个侧面上,旋转支架(32)的顶部设有至少两个旋转支架通孔(322);支架底座(33)中部设有中空孔(331),其外侧的每个侧面上均设有多个盲孔(333)与一个支架底座通孔(332),每个支架底座通孔(332)均与中空孔(331)连通;/n传动轴(34)位于支架底座(33)的中空孔(331)内,传动轴(34)分为两节,第二节沿端面的周向均匀设有多个传动轴通孔(341),第一节固定在第二节左端端面的中部非传动轴通孔(341)的部分上,传动轴(34)分别通过其第一节左端与第二节右端的传动轴轴承座(36)及其内部的轴承连接在机架(1)上,且传动轴(34)第一节既与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一步进电机(35)平键连接,又与支架底座(33)中空孔(331)平键连接;/n每个旋转支架(32)上均连接有一个吸气管路(31),其中吸气管路(31)包括至少两个吸气管(312),还包括输气管(313),每个吸气管(312)的吸气口端均与输气管(313)的一端连通,每个吸气管(312)的另外一端均单独与一个旋转支架通孔(322)连通,输气管(31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旋转支架(32)底部的一个螺纹通孔(321)、支架底座通孔(332),再伸入到传动轴通孔(341)内;/n配气机构包括配流盘(41)、负压泵(42)和固定气管(43),配流盘(41)内部设有相对设置并连通的大气室(412)和小气室(411),小气室(411)为圆形孔,大气室(412)为弧形孔,配流盘(41)固定在传动轴(34)右侧的传动轴轴承座(36)上,且配流盘(41)上大气室(412)所在的一端与传动轴轴承座(36)内传动轴(34)第二节的右端面接触,其小气室(411)与固定气管(43)一端管路连接,固定气管(43)另一端与负压泵(42)管路连接,负压泵(42)固定在地面上;/n第一工位-短边折叠机构对称设置在旋转至此工位的旋转支架(32)前方的两侧,第一工位-短边折叠机构包括电动推杆(11)、短边成型模具(12),短边成型模具(12)包括顶头(121)和U形挡板(122),顶头(121)位于U形挡板(122)内部,U形挡板(122)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11)的一端,电动推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电动推杆(11)自带电机,驱动U形挡板(122) 活动;/n第二工位-长边涂胶机构包括点胶器(21)、涂胶凸轮(22)和第二步进电机(23),其中第二步进电机(23)固定在机架(1)上,点胶器(21)固定在机架(1)上并位于涂胶凸轮(22)上方,涂胶凸轮(22)的两端通过轴承座(24)及其内部的轴承连接在机架(1)上,涂胶凸轮(22)同时还与第二步进电机(23)连接,由第二步进电机(23)驱动做顺时针旋转,点胶器(21)内部为贮存胶水的空腔,底部设有出胶口;/n第三工位-折痕压实机构包括压实杆(51),压实杆(51)固定在机架(1)上;/n第四工位-高速脱模机构包括低速凸轮(61)、高速卸料轮(62)、转动轴(63)、角接触轴承座(64)、第三步进电机(65)和普通调速电机(66),其中机架(1)内侧的机架横板(37)上设有两个转动轴(63),这两个转动轴(63)的顶端均连接有低速凸轮(61),底端均连接有第三步进电机(65),机架(1)外侧的机架横板(37)上也设有两个转动轴(63),这两个转动轴(63)的顶端均连接有高速卸料轮(62),底端均连接有普通调速电机(66),转动轴(63)通过角接触轴承座(64)及其内部的轴承连接在机架横板(37)上;当旋转支架(32)转到第四工位-高速脱模机构所在位置时,旋转支架(32)位于机架(1)内,低速凸轮(61)位于旋转支架(32)的两侧,并能够与旋转支架(32)上套有的档案袋接触,高速卸料轮(62)位于旋转支架(32)顶部的机架(1)外侧;/n所述的大气室(412)为弧形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档案袋气吸式无损伤底部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旋转支架机构、配气机构、第一工位-短边折叠机构、第二工位-长边涂胶机构、第三工位-折痕压实机构和第四工位-高速脱模机构;
其中旋转支架机构包括吸气管路(31)、旋转支架(32)、支架底座(33)和传动轴(34),其中每个旋转支架(32)均通过旋转支架(32)底部设置的螺纹通孔(321)螺栓连接在支架底座(33)外侧的一个侧面上,旋转支架(32)的顶部设有至少两个旋转支架通孔(322);支架底座(33)中部设有中空孔(331),其外侧的每个侧面上均设有多个盲孔(333)与一个支架底座通孔(332),每个支架底座通孔(332)均与中空孔(331)连通;
传动轴(34)位于支架底座(33)的中空孔(331)内,传动轴(34)分为两节,第二节沿端面的周向均匀设有多个传动轴通孔(341),第一节固定在第二节左端端面的中部非传动轴通孔(341)的部分上,传动轴(34)分别通过其第一节左端与第二节右端的传动轴轴承座(36)及其内部的轴承连接在机架(1)上,且传动轴(34)第一节既与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一步进电机(35)平键连接,又与支架底座(33)中空孔(331)平键连接;
每个旋转支架(32)上均连接有一个吸气管路(31),其中吸气管路(31)包括至少两个吸气管(312),还包括输气管(313),每个吸气管(312)的吸气口端均与输气管(313)的一端连通,每个吸气管(312)的另外一端均单独与一个旋转支架通孔(322)连通,输气管(31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旋转支架(32)底部的一个螺纹通孔(321)、支架底座通孔(332),再伸入到传动轴通孔(341)内;
配气机构包括配流盘(41)、负压泵(42)和固定气管(43),配流盘(41)内部设有相对设置并连通的大气室(412)和小气室(411),小气室(411)为圆形孔,大气室(412)为弧形孔,配流盘(41)固定在传动轴(34)右侧的传动轴轴承座(36)上,且配流盘(41)上大气室(412)所在的一端与传动轴轴承座(36)内传动轴(34)第二节的右端面接触,其小气室(411)与固定气管(43)一端管路连接,固定气管(43)另一端与负压泵(42)管路连接,负压泵(42)固定在地面上;
第一工位-短边折叠机构对称设置在旋转至此工位的旋转支架(32)前方的两侧,第一工位-短边折叠机构包括电动推杆(11)、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顺王聪慧刘羽卓方美娜王泓元张浩裴永臣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