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26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室。其壳体内设有可将其内腔隔开分成上下两部分的水平拱板,拱板和炉排之间设有可将壳体下部内腔隔开分成左右两个燃烧室的竖直隔墙,壳体的侧壁上开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燃烧室相通的相邻加煤口,拱板在靠近加煤口的那端开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燃烧室相通的相邻出烟口,隔墙在远离加煤口的那端开有烟窗,拱板上设有可遮盖出烟口的可移动盖板总成。另外,炉排较隔墙短,壳体外有风室,壳体侧壁内的中部设置带两组风管的缺圈状风道及与所述风管相对的另两组风管,下部有两个对称于隔墙的、各带一组风管的风道,隔墙内的下部设置带两组对称风管的风道。本燃烧室可与小型手烧锅炉的锅本体相配套,热效率较高且烟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固体或粉末状燃料的连续燃烧室,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与小型手烧锅炉的锅本体相配套的、热效率较高且烟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的燃烧室。
技术介绍
多年来,小型手烧锅炉(0.2-1T/h)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城乡的小型企业及生活服务行业中。这种锅炉为正烧层燃炉,它包括上下直接连通的锅本体和炉胆体,炉胆体(承担燃烧室的作用)内的下端设置炉排,炉胆体的侧壁上开有与其内腔相通的一个加煤口,该锅炉内的烟气流程较短。新煤加于燃红的底火上燃烧时,将导致炉膛温度下降。新煤在底火的加热下先进行干燥,然后挥发成份(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和CO)挥发、析出并燃烧其中的氢,此时新煤的表面温度不超过500℃。因碳的燃烧温度在700℃以上,故碳氢化合物中的碳无法燃烧,成为游离碳并散布于烟气中;另外,该锅炉仅通过炉排上的间隙给煤层供应空气,以至空气量不足,煤层燃烧时因存在缺氧情况而燃烧不充分,更使烟气中的游离碳增多,这两种因素所形成的黑色烟气(其林格曼黑度为3-5级)通过上述较短的烟气流程直接排放到炉外的大气中去,因此,该炉使用时煤耗大且形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鉴于此,县级以上城市均对此种锅炉采取取缔措施,责成改为燃油、燃气或电锅炉,但这三种锅炉的使用成本过高,大多数业主难以接受。申请人经市场调查,尚未发现可与小型手烧锅炉的锅本体相配套的、热效率较高且烟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的燃烧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与小型手烧锅炉的锅本体相配套的、热效率较高且烟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的燃烧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烧室,炉排置于上下两端敞口的壳体内的下端,壳体内设有可将其内腔隔开分成上下两部分的水平拱板,拱板和炉排之间设有可将壳体下部内腔隔开分成左右两个燃烧室的竖直隔墙,壳体的侧壁上开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燃烧室相通的相邻加煤口,拱板在靠近加煤口的那端开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燃烧室相通的相邻出烟口,隔墙在远离加煤口的那端开有烟窗,拱板上设有可遮盖出烟口的可移动盖板总成。使用时,将小型手烧锅炉的锅本体配装在本专利技术燃烧室的上端即可。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专利技术燃烧室的燃烧方式采用双燃烧室、固定炉排、明火、双向燃烧方法,两个燃烧室要同时使用、交替加煤,当一个燃烧室加煤时,应移动盖板总成盖住加煤的这个燃烧室的出烟口,使加煤后大量逸出的挥发可燃成份(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和CO)通过烟窗进入另一个燃烧室,此时这个燃烧室正处于高温(在1200℃左右)燃烧阶段,即可将这部份可燃成份燃烬(这时,该燃烧室成为燃烬室),然后烟气通过该燃烧室的出烟口排出,按此方法两个燃烧室轮流转换操作,可达到消除黑烟、降低不完全燃烧、减少热损失的目的。配装本专利技术燃烧室的小型手烧锅炉总的烟气走向为烟气由加煤的燃烧室进入另一个燃烧强烈的燃烧室燃烧(烟气中的碳完全燃烧,烟尘落到燃烧室内),然后由该燃烧室的出烟口排出进入锅本体进行换热,再由烟囱排入大气。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燃烧室有两个燃烧室,且两个燃烧室互为燃烬室(当一个为燃烧室时,则另一个必为其燃烬室),从而起到改变烟气流动方向、延长烟气流程、提高传热系数、消烟除尘的作用。可见,本专利技术燃烧室可与小型手烧锅炉的锅本体相配套,热效率较高且烟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壳体的侧壁外设有风室,风室上设有进风接口,隔墙内的下部设有一端封闭、另一端与风室相通且高于炉排的风道,该风道上对称设有两组分别与两个燃烧室相通的风管,壳体侧壁内的下部设有对称于隔墙且高于炉排的两个风道,每个风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风室相通,所述两个风道上各设有一组与对应燃烧室相通的风管。这样在使用时,通过进风接口将风机与风室连通并开启风机,空气经隔墙内的两组风管、壳体侧壁内所设且与隔墙相对称的两组风管吹到两个燃烧室内的煤层下,起到助燃风的作用,给煤层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使煤层燃烧时不存在缺氧情况而提高燃烧效果,并使一部分燃煤气化成CO,成为半煤气化燃烧,从而更可达到消除黑烟、降低不完全燃烧、减少热损失的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炉排的长度小于隔墙的长度,壳体侧壁内的中部设有围绕侧壁且低于拱板的缺圈状风道,风道的两端均与风室相通,该风道上与两加煤口位置相应处设有两组分别与两个燃烧室相通的风管,壳体侧壁内的中部与所述的两组风管相对处设有两组分别与两个燃烧室相通且低于拱板的风管,风管的另一端均与风室相通。因炉排的长度小于隔墙的长度,故每个燃烧室的后部均形成一个预燃混合区,即给每个燃烧室内的烟气提供一个与空气充分混合的理想场所。这样在使用时,通过进风接口将风机与风室连通并开启风机,空气经缺圈状风道上的一组风管、壳体侧壁内所设且与所述风管相对的一组风管吹到燃烧室内的上部,起到二次风的作用,使燃烧室内的烟气在其预燃混合区内与空气充分混合燃烧并形成涡流,增加烟气在燃烧室内的停留时间;所述燃烧室内的烟气经隔墙的烟窗进入另一燃烧室(该室为燃烬室)时,空气经缺圈状风道上的另一组风管、壳体侧壁内所设且与所述风管相对的另一组风管吹到燃烬室内的上部,同样起到二次风的作用,使所述烟气在燃烬室的预燃混合区内与空气再次充分混合(即确保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CO有足够的空气与它们进行氧化)、强化燃烧并再次形成涡流,增加烟气在燃烬室内的停留时间,烟气流程进一步延长,从而使所述烟气中的游离碳全部燃烬,烟气排放达到环保要求。所述盖板总成由竖直连接板、与连接板垂直固接的水平支承板、水平把手、与把手一端固接且用来遮盖出烟口的水平盖板组成,连接板上在支承板上方处开有沿其长度走向的长条形槽口,壳体的侧壁上开有供支承板插入的缺口,支承板插进所述缺口中,把手与支承板铰接,其另一端从所述槽口中伸出,把手可沿该槽口移动,连接板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壳体的侧壁连接。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燃烧室的优点是热效率高,消烟除尘效果好。据检测,配装有本专利技术燃烧室的小型手烧锅炉,热效率为70%±2,烟气排放达到环保一类地区的排放标准(林格曼黑度小于1级,排尘浓度小于150mg/m3)。它可用在新设计的各类明火燃烧的立式锅炉和常压热水炉、茶炉(开水炉)上,也可用于原有小型手烧锅炉的改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燃烧室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的C-C剖视图;图5是图2的D-D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图5本燃烧室有一上下两端敞口且呈长方体状的壳体1,炉排6置于壳体1内的下端,壳体1内设有可将其内腔隔开分成上下两部分的水平拱板5,拱板5和炉排6之间设有可将壳体1下部内腔隔开分成左右两个燃烧室的竖直隔墙4,壳体1前侧的侧壁上开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燃烧室相通的相邻圆形加煤口1e,拱板5在靠近加煤口1e的前端开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燃烧室相通的、与隔墙4相对称的相邻圆形出烟口5a,隔墙4在远离加煤口1e的后端开有烟窗4c,拱板5上设有可遮盖出烟口5a的可移动盖板总成,炉排6的长度小于隔墙4的长度。盖板总成由竖直连接板2、与连接板2垂直固接的水平支承板9、水平把手3、与把手3一端固接且用来遮盖出烟口5a的圆形水平盖板8组成,连接板2上在支承板9上方处开有沿其长度走向的长条形槽口2a,壳体1在开有加煤口1e的前侧侧壁上开有供支承板9插入的缺口1f,缺口1f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燃烧室,炉排置于上下两端敞口的壳体内的下端,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可将其内腔隔开分成上下两部分的水平拱板,拱板和炉排之间设有可将壳体下部内腔隔开分成左右两个燃烧室的竖直隔墙,壳体的侧壁上开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燃烧室相通的相邻加煤口,拱板在靠近加煤口的那端开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燃烧室相通的相邻出烟口,隔墙在远离加煤口的那端开有烟窗,拱板上设有可遮盖出烟口的可移动盖板总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曙光吴玉昆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市力源工业锅炉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