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模块的PCB转接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0611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源模块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源模块的PCB转接板,包括输出走线层和输入走线层,所述输出走线层和输入走线层之间还铺设有PE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PE层最大程度地隔离电源模块的输入侧和输出侧,降低二者之间在PCB转接板上的耦合,提高产品的EMC性能。

PCB transfer board of power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模块的PCB转接板
本技术属于电源模块
,具体涉及一种电源模块的PCB转接板。
技术介绍
电源模块的输入和输出通过插座或金手指、引线等方式,连接到PCB转接板上,在PCB转接板上经过一段PCB走线,再通过插座或端子、引线对外引出到输入电源和输出负载。电源模块在工作中,会产生电磁噪声,并分别通过模块的输入和输出,对外传播。同时在PCB转接板上存在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耦合,影响整机系统的EMC(电磁兼容)性能,下面仅举两例,多不赘述:例1,AC输入DC输出的单个电源模块,或多个电源模块的并联,通过PCB转接板对外连接。若AC输入侧噪声较强,AC输入侧噪声会通过PCB转接板,耦合到DC输出侧;若DC输出侧噪声较强,DC输出侧噪声会通过PCB转接板,耦合到AC输入侧。这两种情况,都会使系统的EMC(电磁兼容性)变差。例2,DC输入DC输出的单个电源模块,或多个电源模块的并联,通过PCB转接板对外连接。若DC输入侧噪声较强,DC输入侧噪声会通过PCB转接板,耦合到DC输出侧;若DC输出侧噪声较强,DC输出侧噪声会通过P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模块的PCB转接板,包括输出走线层(100)和输入走线层(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走线层(100)和输入走线层(200)之间还铺设有PE层(3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模块的PCB转接板,包括输出走线层(100)和输入走线层(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走线层(100)和输入走线层(200)之间还铺设有PE层(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的PCB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E层(300)为覆设的完整铜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的PCB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E层(300)上开设有用于使所述PE层(300)连接到机壳或其他PE金属件上的螺钉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模块的PCB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走线层(10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放的第一子输出走线层(110)和第二子输出走线层(120);所述输入走线层(20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放的第一子输入走线层(210)、第二子输入走线层(220)和第三子输入走线层(230);其中所述PE层(300)铺设在所述第二子输出走线层(120)和所述第一子输入走线层(21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模块的PCB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走线层(20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放的第一子输入走线层(210)和第二子输入走线层(220);所述输出走线层(10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放的第一子输出走线层(110)、第二子输出走线层(120)和第三子输出走线层(130);其中所述PE层(300)铺设在所述第二子输入走线层(220)和所述第一子输出走线层(11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模块的PCB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走线层(20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放的第一子输入走线层(210)、第二子输入走线层(220)和第三子输入走线层(230);所述输出走线层(10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放的第一子输出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祥宇张帆严俊娥首福俊程刚
申请(专利权)人:维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