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才芸专利>正文

椅背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0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公开了一种椅背结构,它包括:椅背座、椅背垫、泡棉和布,其特点是:椅背垫上设有透孔与椅背座上端的凸块,凸柱恰好扣合,泡棉置于椅背垫与布之间,依布周边的钩套与椅背垫背面的布钩扣合包覆。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椅背结构,换洗椅背的布面很容易,而且根据喜好,可以很方便的更换不同的面料及颜色的包覆布,可广泛的应用于不同的椅背。(*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椅子,特别是指一种椅背结构。目前,已有技术的椅背结构,都是将椅背粘上泡棉,再包覆上布,用喷枪以钉住的方式将布钉死,其缺点是若布脏了,在换洗上很困难,更换布也需较多的资金投入,而且更换颜色及更换不同的包覆布也极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椅背结构,使椅背包覆布的换洗容易,颜色搭配及面料更换上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椅背实现的。该椅背结构包括椅背座、椅背垫、泡棉、布、布钩、钩套、凸块、凸柱,所述椅背垫呈弧面流线形,背面设有8-10个不等距的布钩,正面粘上泡棉;所述泡棉置于椅背垫与布之间,由布予以包覆;所述布的周边对应布钩设有钩套,布将泡棉包覆后,将布钩钩套扣合;所述椅背座的上端设有凸块、凸柱,将扣合好已成整体的椅背垫、泡棉、布,通过椅背垫上的透孔与椅背座的凸块、凸柱卡合,即结合为本技术椅背结构。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由于采用钩套、布钩扣合的包覆结构,使换洗包覆布很容易,且依据个人不同的喜好,可很方便的更换不同面料、颜色的包覆布。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椅背结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椅背结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椅背结构平面剖视图;由图1、图2、图3所示,明显地看出,本技术主要包括椅背座1、椅背垫2、泡棉3、布4、布钩5、钩套6、凸块7、凸柱8等,其中,椅背垫2呈弧面流线形,背面设置有8-10个布钩5,正面粘有泡棉3,泡棉3的正面由布4包覆,布4的周边依据椅背垫2背面的布钩5,对应设有8-10个钩套6,将布钩5与钩套6扣合后,使椅背垫2、泡棉3、布4结合为一体,并植入椅背座1,将透孔9与凸柱8、凸块7卡合,形成本技术椅背结构。由上述结构可知,本技术椅背结构,确实结构简单、换洗方便,据达到客户要求更换颜色的要求,而且与椅子所做各种颜色搭配,能够迅速的组合及拆卸。权利要求1.一种椅背结构,它包括椅背座、椅背垫、泡棉、布、布钩、钩套、凸块、凸柱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凸块(7)、凸柱(8)设于椅背座(1)的上方;所述椅背垫(2)开设有透孔(9),椅背垫(2)的背面有布钩(5);所述布(4)的周边设有钩套(6);所述泡棉(3)置于椅背垫(2)与布(4)之间;布钩(5)与钩套(6)扣合,椅背垫(2)与泡棉(3)、布(4)结合为一体,植入椅背座(1),将透孔(9)与凸柱(8)、凸块(7)卡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公开了一种椅背结构,它包括:椅背座、椅背垫、泡棉和布,其特点是:椅背垫上设有透孔与椅背座上端的凸块,凸柱恰好扣合,泡棉置于椅背垫与布之间,依布周边的钩套与椅背垫背面的布钩扣合包覆。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椅背结构,换洗椅背的布面很容易,而且根据喜好,可以很方便的更换不同的面料及颜色的包覆布,可广泛的应用于不同的椅背。文档编号A47C7/40GK2422882SQ0021726公开日2001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14日专利技术者罗才芸 申请人:罗才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椅背结构,它包括:椅背座、椅背垫、泡棉、布、布钩、钩套、凸块、凸柱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凸块(7)、凸柱(8)设于椅背座(1)的上方;所述椅背垫(2)开设有透孔(9),椅背垫(2)的背面有布钩(5);所述布(4)的周边设有钩套(6);所述泡棉(3)置于椅背垫(2)与布(4)之间;布钩(5)与钩套(6)扣合,椅背垫(2)与泡棉(3)、布(4)结合为一体,植入椅背座(1),将透孔(9)与凸柱(8)、凸块(7)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才芸
申请(专利权)人:罗才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