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98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视频相机,其中框、第一镜头组件、第二镜头组件、电路组件、显示模组、电池、前盖以及后盖。中框包括外边框和隔板,外边框的两面为开口,隔板连接在外边框内的第一端且将第一端分隔为第一设置空间和第二设置空间,外边框内的第二端为第三设置空间,第一镜头组件和第二镜头组件设置在第三设置空间内,电路组件设置在第一设置空间内,显示模组设置在第一设置空间内且与电路组件电性连接,电池设置在第二设置空间内,前盖和后盖分别连接在中框的两侧,用于封闭中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视频相机通过在外边框的两面设置开口,且在外边框内设置隔板,使得电路组件、电池、第一镜头组件以及第二镜头组件的设置更加方便及稳定。

Video came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视频相机
本技术涉及相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视频相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码产品越来越普及,相机作为一种能拍摄影像的设备,受到广大消费者追捧,其中全景摄像机是可以独立实现大范围无死角监控的摄像机,在相机的两面均设置有镜头,能拍出360°的全景影像,更具美感,同时方便进行视频。现有技术中的全景相机或视频相机一般都仅包括壳体和壳盖,将电路组件和镜头安置到壳体内,然后封装一侧的壳盖即完成组装,这样的结构不够稳定,且装配及拆修都不够方便。故需要提供一种视频相机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视频相机,其通过在外边框的两面设置开口,且在外边框内设置隔板,以方便且稳定的设置电路组件、电池、第一镜头组件以及第二镜头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相机结构不够稳定,且装配及拆修都不够方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视频相机,其包括:中框,包括外边框以及隔板,所述外边框的两面为开口,所述隔板连接在所述外边框内的第一端且将所述第一端分隔为第一设置空间和第二设置空间,所述外边框内的第二端为第三设置空间;第一镜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设置空间内;第二镜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设置空间内;电路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设置空间内;显示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设置空间内且与所述电路组件电性连接;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二设置空间内且与所述电路组件电性连接;前盖,连接在所述中框靠近所述第一设置空间的一侧,用于封闭所述中框;以及后盖,连接在所述中框靠近所述第二设置空间的一侧,用于封闭所述中框。在本技术中,所述中框还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位于所述第三设置空间内,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在所述隔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在所述外边框的内壁上,所述第一镜头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镜头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底端连接。其中,以所述前盖为顶部,以所述后盖为底部,所述第一镜头组件包括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所述第二镜头组件包括第三镜筒和第四镜筒,所述第一镜筒和所述第三镜筒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设置空间内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二镜筒和所述第四镜筒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设置空间内的两侧,这里的第一镜筒、第二镜筒、第三镜筒以及第四镜筒内均设置有相应的各种透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镜筒靠近所述第三镜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在所述第三镜筒靠近所述第一镜筒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对的第二斜面,以避免干涉。另外,所述第一镜头组件和所述第二镜头组件分别通过相应的排线与所述电路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中部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两端与所述隔板之间均形成用于设置所述排线的定位槽。在本技术中,在所述第二设置空间远离所述第三设置空间的一端设置有风扇,在所述外边框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风扇相对应的进气散热孔,在所述外边框的两侧远离所述进气散热孔的一端设置有连通外部与所述第二设置空间的出气散热孔。其中,在所述隔板靠近所述第二设置空间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条,所述导流条之间形成多个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连接所述出气散热孔和所述进气散热孔。在本技术中,所述视频相机还包括麦克风模块,所述麦克风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在所述电路组件上电性连接有喇叭模块,在所述外边框上设置有与所述喇叭模块相对应的出声孔。在本技术中,所述前盖靠近所述第一镜头组件一端的周侧通过第一螺钉与所述外边框连接,远离所述第一镜头组件一端的周侧与所述外边框的内侧卡扣连接,所述前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镜头组件相应的第一避位孔,在第一避位孔和第一镜头组件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在前盖上的所述第一避位孔的周边设置有装饰环。所述后盖的周侧与所述外边框的内侧卡扣连接,所述后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镜头组件相应的第二避位孔,所述后盖通过第二螺钉加固与所述隔板的连接,所述第二螺钉位于所述第二避位孔的周边,在第二避位孔和第二镜头组件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在后盖上还设置有用于覆盖保护第二螺钉的外护环,同时起到装饰作用。在本技术中,在所述外边框的第一端外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支架的螺钉孔。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视频相机通过在外边框的两面设置开口,且在外边框内设置隔板,使得电路组件、电池、第一镜头组件以及第二镜头组件的设置更加方便及稳定,同时电路组件、电池、第一镜头组件以及第二镜头组件均匀中框固定连接,更方便前盖和后盖的拆装及维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视频相机正面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视频相机背面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视频相机的中框正面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视频相机的中框背面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一镜头组件设置在第三设置空间内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一镜头组件、第二镜头组件以及中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视频相机的第二镜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标示的部件名称如下:11:中框;111:外边框;112:隔板;113:第一固定件;114:第二固定件;115:固定块;116:导流条;1111:第一设置空间;1112:第三设置空间;1113:螺钉孔;1114:进气散热孔;1115:出声孔;1116:第二设置空间;1117:出气散热孔;1118:卡槽;12:第一镜头组件;121:凸耳;122:第一镜筒;123:第二镜筒13:电路组件;131:排线;14:显示模组;15:前盖;151:第一卡扣块;152:第一避位孔;153:装饰环;154:第一密封圈;16:后盖;161:第二卡扣块;162:第二避位孔;163:外护环;164:第二密封圈;165:第二螺钉;17:按键模块;18:第一螺钉;19:电池;1A:风扇;1B:麦克风模块;1C:第二镜头组件;1C1:第三镜筒;1C2:第四镜筒;1C11:第二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顶部」以及「底部」等词,仅是参考附图的方位,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术语中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频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中框,包括外边框以及隔板,所述外边框的两面为开口,所述隔板连接在所述外边框内的第一端且将所述第一端分隔为第一设置空间和第二设置空间,所述外边框内的第二端为第三设置空间;/n第一镜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设置空间内;/n第二镜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设置空间内;/n电路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设置空间内且与所述电路组件电性连接;/n显示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设置空间内且与所述电路组件电性连接;/n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二设置空间内;/n前盖,连接在所述中框靠近所述第一设置空间的一侧,用于封闭所述中框;以及/n后盖,连接在所述中框靠近所述第二设置空间的一侧,用于封闭所述中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频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框,包括外边框以及隔板,所述外边框的两面为开口,所述隔板连接在所述外边框内的第一端且将所述第一端分隔为第一设置空间和第二设置空间,所述外边框内的第二端为第三设置空间;
第一镜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设置空间内;
第二镜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设置空间内;
电路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设置空间内且与所述电路组件电性连接;
显示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设置空间内且与所述电路组件电性连接;
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二设置空间内;
前盖,连接在所述中框靠近所述第一设置空间的一侧,用于封闭所述中框;以及
后盖,连接在所述中框靠近所述第二设置空间的一侧,用于封闭所述中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还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位于所述第三设置空间内,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在所述隔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在所述外边框的内壁上,所述第一镜头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镜头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底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频相机,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前盖为顶部,以所述后盖为底部,所述第一镜头组件包括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所述第二镜头组件包括第三镜筒和第四镜筒,所述第一镜筒和所述第三镜筒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设置空间内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二镜筒和所述第四镜筒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设置空间内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频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筒靠近所述第三镜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在所述第三镜筒靠近所述第一镜筒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对的第二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丹谭锦泉蒋杰标赵向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看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