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连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1955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程连接系统,其通过设置有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远程连接装置、现场远程调试模块和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远程连接装置通过获取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的IP地址和端口号,并获取现场调试模块的IP地址和端口号,并根据获取的信息打开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和现场调试模块在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中的数据连接通道,使得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和现场调试模块直接通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远程连接通信需要经过服务器中转导致的适用性差、延时长、占用系统资源和带宽多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传输速度快、耗费系统资源和带宽少、适用性强的远程连接系统。

A remote conn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程连接系统
本技术涉及远程连接调试
,尤其是涉及一种远程连接系统。
技术介绍
当工业出现故障时,调试人员可通过远程调试来进行故障排查,从而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现有技术中,通过远程调试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远程桌面类,比如QQ软件等;2、基于云平台的远程运维系统,云平台作为中转代理,所有的远程调试数据通过代理转发,现在工业设备和远程维护人员都仅和云平台这个代理通讯;3、基于VPN的连接,在工业设备和远程维护人员间建立VPN连接,通讯在VPN中进行。但是,上述的几种方式都存在较大的缺点,其中,第一种方式由于工业现场设备的软件、程序基本都是专用的,不一定适用于一般的远程桌面软件;第二种方式由于所有的通讯数据都需要平台进行中转,在大量设备需要维护调试时,平台的负担很大,且中转会导致延时增大的问题;第三种方式由于VPN连接耗费的系统资源和带宽都比较多,且降低了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因此,如何解决上述连接方式所带来的技术问题成为本领域迫切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传输速度快、耗费系统资源和带宽少、适用性强的远程连接系统。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远程串口连接系统,其包括远程连接装置、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现场远程调试模块和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所述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包括所述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连接至所述现场远程调试模块的所述数据连接通道,所述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所述现场远程调试模块分别与所述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连接;所述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与所述远程连接装置连接,所述远程连接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数据连接通道的打开或关闭。进一步地,所述远程连接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主动连接请求侧的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并获取所述被动连接请求侧的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传输所述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传输至所述被动连接请求侧,并将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第二端口号传输至所述主动连接请求侧;控制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第一端口号、所述第二IP地址和所述第二端口号控制所述数据连接通道的打开或关闭。进一步地,所述现场远程调试模块包括网络接口、串口接口和数据转换器,所述网络接口的一端与所述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连接,所述串口接口的一端与外部的现场设备连接以进行远程调试;所述网络接口的另一端、所述串口接口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数据转换器连接以进行数据转换。进一步地,所述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可使用软件虚拟串口界面。进一步地,所述远程连接装置可为服务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远程连接装置、现场远程调试模块和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远程连接装置通过获取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的IP地址和端口号,并获取现场调试模块的IP地址和端口号,并根据获取的信息打开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和现场调试模块在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中的数据连接通道,使得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和现场调试模块直接通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远程连接通信需要经过服务器中转导致的适用性差、延时长、占用系统资源和带宽多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传输速度快、耗费系统资源和带宽少、适用性强的远程连接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一种远程连接系统的一具体实施例模块框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一种远程连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远程连接系统,其包括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远程连接装置、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和现场远程调试模块;其中,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包括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连接至现场远程调试模块的数据连接通道,远程连接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控制处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数据获取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均与控制处理模块连接,以使得控制处理模块控制数据获取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的工作;数据获取模块与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连接以获取数据信息,数据传输模块与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连接以传输数据信息;控制处理模块与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连接,以控制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中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连接至现场远程调试模块的数据连接通道的打开或关闭。现场远程调试模块包括网络接口、串口接口和数据转换器,网络接口、串口接口均与数据转换器连接以进行数据转换。具体的,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现场远程调试模块分别与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连接,现场远程调试模块的串口接口与外部的现场设备连接,远程连接装置中的控制处理模块控制数据连接通道打开使得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通过数据连接通道与现场远程调试模块直接进行通讯,进而对外部的现场设备进行调试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远程连接通信需要经过服务器中转导致的适用性差、延时长、占用系统资源和带宽多的技术问题。以下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远程连接系统的实现过程:参照图1,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可为软件虚拟串口界面,远程连接装置可为服务器,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为互联网网络;当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互联网网络往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信息时(即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为主动连接请求侧),其通过NAT转换后获得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再通过互联网网络传输至服务器,服务器将获取的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通过互联网网络传输至现场远程调试模块的网络接口,现场远程调试模块收到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后往服务器发送连接响应信息,其经过NAT转换后获得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并将第二IP地址、第二端口号通过互联网网络传输至服务器,再经服务器传输至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同时,现场远程调试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往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发送连接验证消息,以用来响应连接正在进行及初步验证数据连接通道是否可通讯,保证了建立数据连接通道的可行性,若是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能接收到连接验证消息,则证明建立数据连接通道可成功,若是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不能接收到连接验证消息,则证明建立数据连接通道不能成功,需要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重新发送连接请求信息。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IP地址、第一端口号、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建立起不经过服务器只经互联网网络的数据连接通道,在数据连接通道建立完成后,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和现场远程调试模块的通讯数据不再通过服务器进行中转,此时,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现场远程调试模块分别与服务器定期连接或保持连接,以便在下次进行远程连接时重新建立起数据连接通道,使得两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更快、耗费系统资源和带宽更少、适用性更强。在进行现场设备调试时,只须通过将现场设备通过串口与现场远程调试模块的串口接口连接,则即可实现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进行远程调试现场设备的功能。应当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中,主动发起连接请求同样可以为现场远程调试模块,其实现的过程与上述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主动发起连接请求的过程基本一致,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程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连接装置、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现场远程调试模块和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所述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包括所述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连接至所述现场远程调试模块的数据连接通道,所述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所述现场远程调试模块分别与所述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连接;所述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与所述远程连接装置连接,所述远程连接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数据连接通道的打开或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程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连接装置、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现场远程调试模块和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所述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包括所述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连接至所述现场远程调试模块的数据连接通道,所述客户端远程调试模块、所述现场远程调试模块分别与所述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连接;所述互联网链路通道模块与所述远程连接装置连接,所述远程连接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数据连接通道的打开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连接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主动连接请求侧的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并获取被动连接请求侧的第二IP地址和第二端口号;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传输所述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传输至所述被动连接请求侧,并将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康德胡美峰张艳霞孔刚龚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